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消渴病机与辨治*

2021-04-17龙新胜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文蛤淋病

龙新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许慎《说文解字》言消:“从水,指水将尽而未尽也;”渴:“水竭也。”消渴指的是缺水,水源不足;从现代医学来讲,它指的是一种以体液不足、自救饮水、多食易饿、身体消瘦为症状的疾病[1]。消渴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载有口中发甜之病,取名“脾瘅”,病机为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精微,反而酿湿生痰,则形体多肥壅,脂膏阻遏中焦气机,内生湿热,耗伤津液,而生消渴之疾[2]。消渴在《黄帝内经》中的病名有“消渴、消瘅、脾瘅、烦渴”等。瘅,有“劳”之意,又有“体瘦弱”“内生热”之意。如王冰注《素问》:“瘅,热也,极热为之也。”此处“瘅”应取“疾病”和“劳苦”之意。消瘅中的“消”指消瘦,“瘅”指内热和衰弱,消瘅是指以身体衰弱为主症的一类疾病,胃火盛是其核心病机。消渴之“消”当为消耗之义,其病机为津液不足、阴虚火旺,“渴”指口干,因津液被消耗而干渴。脾瘅为消渴的前一阶段,均属于“虚损”范畴。《难经》云:“治损之法奈何?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提出了虚损病的治疗法则。

1 病因病机

1.1 消渴源自正气虚《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虚是消渴发生的内在基础。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消渴是劳逸失度,气血不调,正气不足,脏腑元真不畅,津液输布障碍所致的津液代谢性疾病。《灵枢·五变》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失于濡养,气血不足,是消渴发生的根本病机。《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曰:“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寸口,又称气口、脉口,寸口脉浮,是血难以收纳外越之卫气,卫气浮越又难以推动荣(营)气正常运行的表现,是营卫倶伤的征兆。表明气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内在基础[3]。综上,消渴的发病机制是劳逸失度,伤及气血,致气虚生内热,阴津匮乏,发为消渴。

1.2 中消本是胃火聚中焦是消化水谷的场所,也是中消证发病部位。《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素问·气厥论》言:“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胃为水谷之仓,气血生化之源,若阳明气结,胃火亢盛,燥热蕴内,大肠津枯而致消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载:“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气盛则溲数……即为消渴。”趺阳脉,又名冲阳脉,是汉代三部九候脉诊法常取部位之一,位于足背,表浅易取,为阳跷脉与足阳明胃经交汇处,候胃气之盛衰虚实。脉浮多见胃实火,故阳热亢盛是消渴重要病机[4]。张子和认为,火在中焦消谷善饥,火在中上两焦烦渴而多饮。

1.3 脾虚湿盛消渴起《素问·奇病论》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体肥胖,多痰多湿,过食膏粱厚味,内伤脾胃,化热伤津,常发为消渴。应治之以兰,以除陈气。兰即佩兰,性辛味平,归脾、胃、肺经,功能为芳香化湿醒脾,脾健运则津疏布,消渴解。《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言:“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言:“湿家,其人但头汗出……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言:“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久病脾虚生湿,或痰饮内停困脾,致脾不运津,水津难以输布,均可出现消渴[5]。脾虚湿盛为消渴发病的重要病机。

1.4 瘀热消渴伴阴虚《灵枢·五变》提出,暴怒可以引起气血逆乱,致瘀血积聚,蕴久化热,发为消渴。《伤寒论》第236条言:“阳明病,发热汗出……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唐容川曰:“瘀血在里则口渴……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

1.5 下消多为元阳虚《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元阳虚弱,上不能蒸腾津液输注于肺;下不能温阳气化,致膀胱开阖失司,故而多尿、夜尿增多[6]。宋代程钟龄称之为“下消”。消渴与房事不节,元阴元阳受损有关,盛壮时房事不节,年长则肾气竭,百病生。真气虚耗,口干舌燥,精液自遗,发为消渴。沈金鳌也认为,消渴发病和元阳火衰,水火不济相关,宜引火归元,采用桂附八味丸(即金匮肾气丸)治疗。可见,肾虚为消渴主要病机之一。

1.6 厥阴消渴多肝郁《灵枢·五变》云:“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情志失调,气血上逆,胸中蓄癖,内热结滞,伤津耗液,可导致消渴。《伤寒论》第326条言:“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厥阴病病位在心、肝两脏,病机为阴虚和津液不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言:“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明确提出肝气郁滞,木火刑金也会导致消渴,治宜清泄肝火,针刺肝之募穴期门[7],为后人从肝论治消渴提供理论依据。

2 辨证论治

2.1 肺胃热盛消渴生,白虎加参效专工此类消渴,虚实夹杂,以阴津不足为本,火邪燔灼为标,病位在肺、胃两脏。临床症状为口唇干燥、口渴、饮水量多、食多易饥、舌红苔黄、脉数或细数。张仲景言:“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素问·刺热论》曰:“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因此,张仲景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此类消渴。方中石膏善清肺胃火,又咸寒生津止渴;粳米护胃理气;人参气阴双补(后用西洋参);甘草甘缓生津,调和诸药,全方清热益气,生津止渴[8-9]。

2.2 肾元虚衰消渴起,金匮肾气效奇异此类消渴,病在下焦,病机为肾气虚衰,阴阳两虚,多为阴损及阳,上不能运津液于肺,下不能司膀胱之开阖,中不能振奋脾阳,致津液不能布散全身,发为消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肾气丸主之。”张仲景之肾气丸,三补三泄中加入桂枝、附子温阳化气,三补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补阴之虚;三泻为泽泻、牡丹皮、茯苓,泄浊气;又用桂枝、附子助阳化气,起到阴阳双补的作用[10-11]。王冰称其治法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3 气虚水饮消渴生,五苓瓜蒌瞿麦行此类消渴,病在下焦膀胱,病机为内伤兼外感。《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云:“浮脉,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又云:“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气虚水饮之消渴,当温补阳气。五苓散中桂枝温通阳气,助膀胱蒸腾气化;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益气,共奏益气消水之功。王健康等[12-15]报道,小便不通、水饮内停之消渴,采用瓜蒌瞿麦丸治疗,疗效较佳。

2.4 瘀血内热消渴见,泄热化瘀抵当丸此类消渴,瘀血内停,蕴而化热伤津,虚实夹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第124条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提出了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张仲景治疗此类消渴,以抵当丸活血通络,通腑泄热[16-17]。抵当丸中水蛭、黄芩活血化瘀;桃仁活血通便;大黄解脏腑之热,活血化瘀,生津止渴,诸药共用,清热化瘀止渴。

2.5 厥阴消渴肝胃舛,寒热补泻乌梅丸此类消渴,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厥阴病为足厥阴肝气不畅,郁而化火,相火燔,炙津液所致;相火灼肺金致渴,灼胃致饥,传心则心痛而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寒除肝热,酸平气阴生。乌梅丸中乌梅柔肝;细辛、干姜暖肝散寒;黄连、黄柏泻心胃之火;桂枝、花椒温经通络;人参鼓舞正气。诸药共用,清上温下,契合寒热错杂、肝胃不和之消渴病机[18-19]。

2.6 肾亏痰郁消渴生,文蛤一味病自平此类消渴。病机为肾水不足,痰湿不化。《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载:“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文蛤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药征续编》认为,文蛤味苦、咸,性平寒,无毒,仲景用之取其利水走肾,堕痰之效。《医宗金鉴》认为,肾亏痰郁型消渴,水饮不重,故渴欲饮水而不吐水,热邪不重故无明显口干舌燥,以文蛤散生津止渴。笔者认为,文蛤味甘、咸,性微寒,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可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功能同参芪地黄汤。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文蛤淋病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文蛤蒸蛋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以文蛤为主题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不同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单纯性淋病对比分析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性病患者能否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