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滨下武志)
2021-04-17
近代史学刊 2021年1期
本栏目收入的三篇论文,都是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近代史的,其中以1930年代中国所要面对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最为核心。这些问题,都可追溯至币制改革所牵连的一连串问题。币制改革最大的意义在于统一全国的货币,但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与印度一起使用银的两个大国之一,可见中国在当时对国际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1930年中国采用关金券起,到1935年币制改革完成,都可以从全球视野来展开讨论。
从货币金融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用银,银除了有货币的功能外,亦是贵重金属,银在中国的流通,可以是贵重金属的交易,在纽约和伦敦将因应国际银价的涨落,流出和流入中国。中国的对外金融关系,以与英美等西方金本位的国家最为密切,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影响最大。上海的黄金市场在东亚扮演至为重要的角色,可谓与伦敦的金价紧密相连。欧洲和亚洲的国际金融结算,通过以金本位国家对黄金的存储来进行。中国对外的银关系,实际上是金和银的比价关系。当银价上涨时,黄金便遭到抛售,银流出中国,在上海的犹太资本利用金融市场的波动进行投机。币制改革以后,中国改以金汇本位,银在中国的地位便和以前大为不同。中国通过外国在华银行,与外国金本位的国家维持来往关系,当然这些外资银行在中国亦进行各样的投资活动。总而言之,从币制改革的过程,可以清楚见到中国金融史的“全球性”特征,忽略这个特征将无法了解中国1930年代的金融和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