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在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2021-04-15张洁戚继忠魏进华郭阿君李顺梅王洪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人才培养

张洁 戚继忠 魏进华 郭阿君 李顺梅 王洪俊

【摘要】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操作以学科竞赛为实践平台进行分类规划,建立多元化导师团,学生为中心的团队创新实践培养的模式,制定系列的师生业绩考核规则,优化学术环境并提出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得出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分析能力、团队分工协作能力和综合设计实践能力。为培养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创新实践人才教育与改革提供了可借鉴路径。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  研究生  学科竞赛  创新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學科竞赛在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研究与实践(JG202104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194-03

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出研究生不仅应具有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等非专业素质[1]。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在学科竞赛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不断积累和拓展,竞赛的过程对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强,有关原创设计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大,在该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很有必要[2]。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设计竞赛的出现为风景园林的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3]。鼓励风景园林学硕士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一套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教育之路。

2.学科竞赛对风景园林学研究生的创新实践的重要作用

2.1学科竞赛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学科竞赛的主题紧跟时代发展,题目都是专业的热点、难点和社会的聚焦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知识体系,丰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概念到形式的一套完整的方案。学科竞赛在于应用完整构思,启发潜力和创造力、设计能力,促进了创新的思维实践;学科竞赛启发创新的设计思维,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的学术研究生。

2.2学科竞赛可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分析能力

现今研究生渴求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化的研究程序和研究办法,而学科竞赛把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方法渗透到设计的各个环节和实践中,这个过程就是风景园林学的设计的科研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有的甚至和学位论文相结合,提升到理论的研究,从而夯实了研究生的科研分析和实践能力。

2.3学科竞赛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参加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很好的实践机会,从拿到任务书,到组织队伍,设计概念的讨论与产生,各类图纸的绘制和排版等工作,都来自团队的协同合作。每个作品都是团队的合作下完成,就是团队在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在知识、技能、软件的使用经验等方面互相学习和激发灵感的协同合作。

2.4学科竞赛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是要在社会服务和设计项目中不断实践学习的。但实践项目不是时时都有。学科竞赛现已发展颇具规模,从国际大赛的ASLA和IFLA,到国内国家级“园冶杯”和“艾景奖”和各个省级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赛事等,竞赛呈现的级别全、多层次、类型和难度不同的系统赛事。这些不同级别的学科竞赛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的很好的渠道。

3.基于学科竞赛的风景园林学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加学科竞赛是提高研究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是一个跨学校、跨专业和企业合作的创新实践平台,应该得到研究生教育单位的高度重视。

3.1成立风景园林学研究生竞赛创新中心实践平台

建立集中有效的创新服务中心实践平台。组织管理以导师为负责制,细化导师应承担的责任。在创新中心中强调宽松的学习和团体合作的氛围,由有经验的教师和团队统一领导和规划设计任务等,为实际参加各类竞赛做到有力的组织支撑。同时定期聘请有经验的导师和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和报告。在创新中心中对接专业的热点和前沿,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3.2学科竞赛和专题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学应用学科的特点设计学科竞赛的专题课程。课程中对现有的学科竞赛分级研究,如国际、国内、省级进行设计主体、设计风格、设计表现、设计深度等信息研究。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竞赛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根据本校风景园林学的地域性和教学特点进行对标和靶标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对大赛进行深入的解析。专题课程以学生模拟和实际参赛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

3.3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多元化的竞赛导师团,打造优秀的竞赛团队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多元化导师团。导师实现校内跨学科、校外跨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多层次的合作,学生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跨专业的竞赛设计团队。通过在各项学科竞赛中累积竞赛经验,形成自己的创新团队,进而打造优秀的竞赛团队

3.4针对学科竞赛的制定系列的师生业绩考核规则,优化学术环境

学生和老师都要在业绩的考核上给予一定重视和完善的制度建设。在OBE教学理念下,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水平和学生获得的竞赛的级别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激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参加竞赛做到学术创新和能力的逐步提高,打造良好合作和竞争激励机制共存的学术环境。

4.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经验调查的结果分析

从2013年北华大学就开始招收风景园林学学术硕士,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赛事,获得多项奖项。对近4年的风景园林学的科学学术学生(共31人)依据以往参加设计竞赛的经验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果分析如下:

4.1参加学科竞赛基本数据

本次针对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卷发放31份,回收31份,有效问卷100%,其中女生20人,男生11人。学生获得竞赛的信息83.87%来自导师和学校网站,61.29%来自专业公众号。总之看出在硕士阶段,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信息主要所得渠道还是导师和学校的引导。83.87%的学生认为参加学科竞赛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受益匪浅。

4.2参加学科竞赛的作用分析

参加学科竞赛具体提升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呢?从图表1可以看到,77.42%的学生认为增加专业知识的积累;83.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创新思维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77.42%的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另67.74%的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增加科学研究兴趣。

4.3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方式

为了激励更多硕士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我们探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目的是什么?从图表2可以看到96.77%的学生认为可以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获得实践经验;77.42%的学生觉得可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67.74%的学生可以获得证书和奖励,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增添更好的履历和经验;61.29%的学生认识更多的同学,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另有48.39%的学生认为适当参加竞赛可以有益身心、调节学习压力。

那么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如图表3和4,首先,22.58%的学生通过学校的重视或者设置专业竞赛奖金,设定合适的评奖学金的规则,调整专业学科竞赛等相关政策。具体的措施里61.29%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竞赛培训,可以看出对以往开展的竞赛的培训还是得到学生的认可的。

5.结论

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的集中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积累、团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表现在学生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对设计方法掌握和团队合作配合度;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执行力。在教学培养模式中,应该加强学校和学科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这是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关键;学生对参加学科竞赛的提高自身能力方面认可度高和学校的完善的赛事指导和业绩认定是培养模式的执行的基础。总之,学科竞赛在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这方面的经验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和其相关设计专业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晶,徐雅琴.新时期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6):5-7

[2]樊佳奇,庞磊.风景园林专业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研究[J].河南农业,2016(5):99

[3]闫晨.以设计竞赛为载体推动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20(3):5-7

作者简介:

张洁(1976年-),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和美學评价。

戚继忠(1961年-),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功能景观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