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1-04-15张金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初中化学互联网

张金国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理念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行为,展示着它前所未有的魅力。化学教学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明确化,使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容易做成功的实验,不安全的实验、化学史、与化学有关的生活情境,或授课教师的典型例题、学生的典型错题等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本文将基于“互联网+”理念谈谈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与改进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化学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139-02

一、“互联网+”理念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和“互联网+教育”的矛盾

不适应、不接受、不好操作。

(二)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的困惑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很多学生还不能正确对待,很多家长和学校还在限制学生使用。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矛盾

互联网+时代对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要求很高,但是我们目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都很差,暂时还不能适应。

(四)教师能力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矛盾

当前,有些老教师与时代脱节,青年教师多媒体滥用,沉迷于娱乐和购物,网络在教学中的功能没有真正发挥,网络成为摆设。

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模式探究

(一)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互联网+”技术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实验有些具有危险性且有毒,不方便演示和让学生动手操作,可讓学生观看视频。如铝热反应、氯气制备实验。还可以在学生观看实验后利用动画模拟微观机理和过程,使其更深入理解化学原理。

如原电池一节,学生观看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实验现象,然后Flash动画模拟微观机理,帮助学生宏微结合的深入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化学实验或化学现象,这会对化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

如在讲铁的冶炼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而且要求的温度很高,要用酒精喷灯,要及时收集或处理尾气。对实验精细度要求高,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为此可以通过播放实验微课解决,由于视频可以暂停,也可以循环播放,观看时还可以随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清楚时可以回放,因而学生印象深刻,效果较好。

再如,在学到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时,许多同学将信将疑,我调查过:多数同学不太相信,认为金刚石那么硬、那么昂贵,怎么可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呢?这时如果用金刚石做实验,学校条件又不允许,而且也没有必要破费,这时就可以通过媒体寻找并播放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学生通过观察,看到了金刚石在液氧中剧烈燃烧,向生成物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通过证据推理知道了金刚石确实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从而解决了疑惑,学习兴趣也大增。还有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时,很难使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观察到,此时可以通过同屏或直播,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互联网+”技术

在化学教学中,宏—微—符是化学的基本特征,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难以观察的微观现象变得更加具体。

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Flash播放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运动,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溶液的形成教学中,学生对溶液的特点“均一性”感到很不好理解,这时可以Flash播放蔗糖、食盐溶于水的微观粒子运动动画。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运动,最终形成任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数目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的物质。食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它们不断运动最终形成任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数目相同,性质也相同。这些都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

(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互联网”技术

有人说化学学科特点是实验,我认为不太准确,为什么呢?因为众所周知,物理学科离不开实验,生物学科也离不开实验。那么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很赞同一位名人的观点,他认为“化学学科的特点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急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与再次加工,而构建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点的脉略关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初中化学属于启蒙学科,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解还是落实在黑板上,都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这时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展示知识点关系的图表,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同学通过群聊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再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教师根据单元内容、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学生的化学基础备课,绘制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思路清晰的组织教学;课堂上学生看到各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也可在头脑中建立知识网络结构。课下学生还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成绩。

(四)习题或复习课宜用“互联网+”技术

复习课往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脉略条理化,此时教师若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制作成课件,还可以录制成微课。当然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自己设计制作测试卷,或录制自己讲解的疑难解析,而后通过班级微信或钉钉群分享。当然了,教师也可将这些知识点穿成串,制作成课件、微课,利用这些课件或微课进行串讲或提问,学生兴趣会大增。

另外,课堂导入阶段,如果内容需要选择一些图片、故事、游戏或新闻事件等,这时通过媒体将这些材料展示,用以创设情境或提供提出问题所需材料,也能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大有裨益。

(五)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精美课件

课件是教师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的设计构思通过课件都可以体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成为信息技术融合课堂的必备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才能跟上时代,让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例如盐类的水解一课,教师通过播放精美的课件导入,紧密联系生活,播放学生实验视频——盐溶液的酸碱性检测,从宏观上感知盐类的水解。

此外,互联网+时代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基本功,同时还需要能熟练使用电脑和网络,并学会微课制作、网站建设,能利用微信、博客、云盘等作为载体进行传播。

(六)利用互联网资源,探索互联网教学的新方法

“互联网+”技术融合中学化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地深度参与课堂。例如,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老师使用钉钉,学生在另一端听课,教师这边滔滔不绝,学生可能没理解、听不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边讲边和学生互动,使学生理解,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一些名师课堂、好的教育资源网站,教师可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在家观看学习,提升起到日常在学校学习的不足。同时也有一些化学学科方面的微信公众号,有知识点的总结,也有在线测评,学生可参与测评后查看解析和得分,适时反馈学习情况。课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送了一些高质量的化学微课堂公众号;学生可在线选择观看其中的短小精美的微课,解决日常学习中的漏洞,也可在线分专题测试某章节的内容,更有化学之窗,可以拓展学生的化学学科视野,里面有化学家的故事,有物从何处来的科普知识(如玻璃制造等);教师合理加以利用,可拓宽课堂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漏洞,进行及时补缺,同时也为教师的教指导方向。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个性化手册,利用题库根据每次学生考试中错题出现的情况,个性化推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中获得提升。

(七)依托“互联网+”技术,引入微课教学

微课可以为中等至中下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很多学生课堂未听懂某个知识点,若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或难点制作成一个微课,供优生课前预习或差生课后复习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微课的应用还需教师对学生进一步把关,即对学生的学习做进一步的评价,而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应在课堂上,以测验的形式或问答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去使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互联网教学理念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蓉.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學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6(34):26-28

[2]戚宝华.试论“思维导图”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19(7)

[3]付佳斌.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初中化学互联网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