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2021-04-15刘宪伟闫会青李生财
刘宪伟 闫会青 李生财
【摘要】近年来随着《纲要》以及《指南》的颁布,明确指出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两小时,其中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可见体育活动对于幼儿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幼儿园中体育活动包括:幼儿园早操活动、体育教学活动以及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因此对于幼儿体育教师从事学前体育活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需求出发,为幼儿体育教师职前的培养设定相应的课程作为能力提升支撑。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师 能力发展 体育课程
【基金项目】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项目:《基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GXYZJG2018Y14)。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3-0119-02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园早操活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保障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幼儿体育教师,幼儿体育教师是否具备组织开展以上体育活动的能力,是孩子能否在体育活动中掌握并提高相应能力的保障。那么作为幼儿园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作为培养具备相应能力职前应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作为支撑呢?
一、幼儿基本体操及创编的能力
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早操活动能使幼儿神经系统彻底摆脱睡眠产生的抑制状态,激发和恢复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机能,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为幼儿园一日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早操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锻炼幼儿的骨骼、关节及肌肉群,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同时还发展幼儿柔韧、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及体能的发展。因此早操活动对于幼儿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
幼儿基本体操组织与创编的能力:一套完整的幼儿园早操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队列队形、操节活动、动作发展(体能)以及放松活动。作为幼儿体育教师要具备的能力有:一是做操的能力,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动作的获得大多是通过直观的模仿,教师做操的标准程度直接影响幼儿做操的质量以及幼儿动作的发展。二是应具备幼儿园早操活动创编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编排适合不同年齡段幼儿园早操活动。把幼儿园早操活动的设计更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
作为幼儿园体育教师职前的培养需开设《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基本体操》这门课程作为幼儿体育教师做操能力以及操类创编能力的支撑。《幼儿基本动作发展》这门课程应包含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的详细内容。例如,根据《纲要》以及《指南》对于基本动作“跑”的要求,小班应发展幼儿什么样的“跑”的动作,中班和大班应发展幼儿什么的“跑”的动作,同样对于其他基本动作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应该有详细的动作要领、讲解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分布。《幼儿基本体操》这门课程的支撑,首先在课程教授的基础上让幼儿体育教师学会跳操的本领,无论是简单的操节还是复杂的操节,在音乐的伴奏下跳操时必须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和规范做出操节的动作。其次,教授幼儿体育教师队列队形编排的能力,不同年龄段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队列队形,对于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以及幼儿的身体姿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此门课程应让幼儿体育教师掌握基本的队列队形的编排方法。第三,是幼儿创编操节的能力,每学期幼儿园的操节活动应更换内容或是增加操节的难易程度,因此作为幼儿体育教师应具备操节的创编能力。第四,早操体能大循环环节的编排,作为幼儿体育教师在《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以及《幼儿基本体操》的支撑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基本动作编排大循环活动,利用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幼儿的体能。因此,以上两门课程对于幼儿园顺利的开展早操活动至关重要。
二、体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幼儿活动的基础大多数为以基本动作为基础的活动。幼儿的基本从生理学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活性动作(满足基本生活,非条件反射),二是功能性动作(后天形成,条件反射的建立),三是技能性动作。那么这些动作的获得有幼儿自然发展获得和后天的学习获得。幼儿到一定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动作能力,如果幼儿靠自然发展,那么幼儿的动作发展的能力将远远落后于学习获得动作的幼儿。因此,学习是幼儿正确掌握动作发展的重要的途径。幼儿掌握正确的基本动作离不开幼儿体育教师的传授以及幼儿的学习,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就是幼儿动作发展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它是保障幼儿获取正确动作的重要途径。
作为幼儿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以下的能力:一是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生理、解剖以及心理发育等特点,运动生理和解剖是幼儿运动能力体现的重要标志,了解幼儿运动生理和解剖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体育教师了解幼儿应有的运动能力以及神经发育情况;二是掌握各年龄段应达到的基本动作发展能力,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三是了解幼儿动作形成的基本规律,了解幼儿在动作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四是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体育教学的设计与方法,幼儿的注意力时间不同于高年龄段或者成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幼儿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幼儿高质量学习动作的关键。
基于以上能力的要求,对于培养幼儿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首先开设关于《幼儿运动生理学》《幼儿运动解剖学》《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学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作为幼儿体育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幼儿基本动作发展》这门课与幼儿园早操活动中应掌握的基本动作一致。《幼儿运动生理学》《幼儿运动解剖学》作为教师了解幼儿的运动生理以及解剖特点提供理论性的支撑。《学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可作为提升幼儿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核心课程,其中包含幼儿的技能形成及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幼儿体育教学实践等内容。
三、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發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组织至关重要。对于幼儿体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呢?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应以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为基础,通过游戏情景的设计在愉悦的场景中使幼儿的动作得到发展。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组织需要幼儿体育教师具备的能力:一是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能力。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应是幼儿对自身生活经验或是幼儿对自身掌握的基本动作的运用。幼儿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发展情况,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符合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这样体育游戏活动才能够顺畅的开展。二是组织体育游戏的能力。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体育教师的精心组织,幼儿体育教师要了解体育游戏活动的常规。无论何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都要建立起活动的常规,活动常规是体育游戏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
基于以上能力的要求,培养幼儿体育教师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应开设《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以及《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等课程作为支撑。其中《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包含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组织原则以及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常规建立等内容。
四、掌握幼儿其他体育动作发展的能力
幼儿园除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之外,还会借助其他动作的一些项目来发展幼儿。例如操类、舞蹈类、球类、民传类等,这几类动作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姿态、协调性以及幼儿的平衡能力等等。
幼儿其他动作发展的能力:一是操类动作的发展能力,已在早操活动和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二是舞蹈类动作发展的能力,作为幼儿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幼儿基本舞蹈的动作示范的能力。三是球类动作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利用各类球的基本功能和属性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例如,利用篮球可发展幼儿拍、滚拨、抛接的基本动作等,利用足球可发展幼儿脚踢的基本动作等,形式玩法可多样化。四是民传类动作发展的能力,民传类动作发展幼儿体育教师应具备示范各种常见民传类项目的能力。例如武术、板鞋、滚铁环、打陀螺、抖空竹等等。
基于以上能力的要求,培养幼儿体育教师其他体育技能发展的能力应开设《体操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舞蹈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球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民传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支撑。《体操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应包含操类的基本动作以及操类的基本功练习方法,操类的创编方法等等。《舞蹈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要以幼儿的体育舞蹈为主,体现幼儿基本舞蹈动作以及创编的方法。《球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应包含常见的球类的基本玩法以及作用。《民传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应包含常见民传项目的玩法以及作用。除了理论的支撑之外还有培养幼儿体育教师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能力。
作为培养幼儿园体育教师的重要环节如何能够根据幼儿园的需要有方向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关键。以上基于幼儿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可作为幼儿体育教师培养的基础理论支撑课程。《学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可以作为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其他《基本体操》《幼儿基本动作发展》《体操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舞蹈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球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民传类动作发展的设计与实施》等课程可作为幼儿动作以及技能发展的支撑课程。
参考文献:
[1]郭锦欢.新时代幼儿体育教师素质需求调查及培养路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20.
[2]张庆飞.浅析幼儿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