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策略

2021-04-13可文海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基础工程教学改革

可文海

【摘要】《基础工程》课程所具备的理论性特征非常强,因而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时,则有着较高的难度,对于此种情况,若未能重视实施《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那么则会导致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于《基础工程》课程的开展要求,因而则势必难以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培养,所以说,务必要重视实施《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就以《基础工程》的主要特点及实践环节教学的问题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基础工程  实践环节  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195-02

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我国《基础工程》领域之中,所应运而出的新理论以及技术方式均越发增多,在此背景之下,若仍旧运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来展开《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那么则难以保障实践教学的展开,因此说,务必要结合于具体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投身于具体的实践之中,实现对于《基础工程》教学的大力改革和创新,以期最终获得显著的《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育成效。

一、《基础工程》的主要特点及实践环节教学的问题

(一)《基础工程》的主要特点

《基础工程》为土木工程学科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为普遍应用的学科之一,不管对于何种建筑来说,在实施修建的过程之中,均强调实施基础施工以及设计[1]。能够说,《基础工程》为一项综合性、以及系统性均较强的学科,强调于应用结构力学、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以及方式,对于地基基础实际施工以及设计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加以积极应对,会包括数值以及数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强调学生在编程、数学等方面均具有着较好的基础,并且也强调学科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及明晰《基础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及日后的进步方向等,这样在开展《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才能够做到有所针对,保障《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的问题

以现阶段的教学状况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分析,在展开《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整个阶段,还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主要体现在下述内容之中:一方面在实施课程设计的过程之中,产生了过于注重计算,而忽略设计的状况,长久至今,《基础工程》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均体现在设计的精准性层面之上,针对标准化运用以及有效性设计等方面,则未能予以切实衡量和分析,致使课程设计的最终效果,表现出单一化、同质化的特征,因而则势必会影响到《基础工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成效[2]。另一方面在安排实践时间方面之上,也缺失客观性与科学性,具体来说,实践时间的不科学安排,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获知,对于实习企业来说也易于产生负担。对于土木工程产品来说,其在制作工序方面上往往十分复杂,同时前道工序所产生的效果,易于被后道工序所影响,甚至会导致前道工序毫无痕迹,因而就无法对于前道工序进行认真观察,仅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加以讲述,就难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

二、《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策略

(一)提倡概念教学

通常来说,科学概念为人们进行思考以及实践的最终成果,其所具備的抽象性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虽说已经掌握了较扎实的基本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却因未能充分参与至具体的实践之中,所以则未能切实了解到生产期间所涉及到的概念内容,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实施讲解时,务必要清楚讲明科学概念之根本内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所会经历的阶段来说,则主要包括领会、应用、优化以及拓展这四个阶段,以领会阶段来说,即体现为初步理解,对于应用阶段来说,则体现为将自身所学习到的定理以及概念内容等,运用至实践之中去解决好相应的问题,以优化阶段来说,即体现在掌握定义及概念内容,并且掌握概念的延伸。以拓展阶段来说,就体现在对于概念内容的灵活性应用,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结合于实际的问题进行深入性探析,实现对于问题的正确性解答。

结合《基础工程》课程所具备的特征,则能够从下述方面来展开概念实践教学工作,对此,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实施实例讲述,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感性认知程度,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到相关的概念内容。另一方面还需强化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观察为学生增强自身感性认知的一项关键方式,教师在实施实验演示的过程之中,应以适合的教育语言去加以讲述,做到打动和感染每名学生,促进科学概念和实物二者之间的切实关联。除此之外,还应促使学生充分投身于实践之中,以便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更为深层次地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内容,之后提高学生对于《基础工程》知识内容的应用能力。例如,对于“连续基础内力计算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内容来说,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则易于遇到困难,在实施柱下条形基础讲述前,应了解到地基—基础作用的相关概念。务必要将概念作为重要的着手点,逐步开展教学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脑海之中建设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迁移能力,而不会导致《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展开,处于“一言堂”的开展状态之下。

(二)野外实习,注重实践教学

对于《基础工程》课程来说,其所具备的实践性特点非常之强,所以务必要让学生投入至具体的实践之中,针对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实践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为整个教学期间相对较薄弱的一项内容,其易于产生相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实践的位置,往往处于流动性的状态之下,和城区所处的距离较远,因此在展开课程的过程之中,通常均会采用就近原则,因而学生则难以真正了解到大型桩基施工等,也正是由于受到此种实践条件的限制,所以许多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的过程之中,均不具备较好的感性体验和认知。再者,实践的时间也通常较为不足,如在此方面的课程安排较为少,因而也会致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产生意犹未尽的状况。

基础工程为土力学的第三序列,注重于基础设计及具体的施工,注重于知识结合以及实践运用,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我国来说,所具备的岩土类型非常多,同时在地质环境方面之上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就算对于同样的基础形式以及结构来说,那么也并非处在切实一致的状态之下,所以应促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基础工程》课程的展开有着明显的经验性特点,务必要充分吸收相关的基本原理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做到结合于实际的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总的来说,应促使学生尽量和真实的工程情况之间加以接触,以期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基础工程》课程予以更為深入性的认知。

(三)全程考核,扎实基础知识

对比于其他课程来说,《基础工程》课程和其之间往往有着显著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此门课程还包括着大量的实验以及野外实践的内容,所以对于本门课程来说,还务必要重视实施全程考核,对于某些学校来说,虽说设置了《基础工程》实践环节课程,然而却缺失相关的仪器,并且在此方面的师资力量也有所匮乏,因而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则通常仅会注重于理论课程的展开,但这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来说还较为不足。因此就强调于《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展开,务必要实施全程考核,对于学生的期末成绩来说,应涵盖于日常的学习成绩以及期末的试卷成绩这两部分的内容。以日常的成绩来说,还包括考勤以及作业等方面的成绩,以实践成绩来说,则主要涵盖野外实践以及考勤方面学生的具体表现成绩等,教学的主要目标体现在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也强调于强化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展开《基础工程》教学工作的整个阶段,还务必要关注于过程,而不可仅关注于最终的结果,并且对于《基础工程》教师来说,也不可受到某些不良风气的错误影响,绝不可将功利放置于教学之前,而是要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正向地展开《基础工程》教学实践工作,这样才可以和《基础工程》教学工作开展之初衷相契合。例如,在讲述降低不均匀沉降状况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之后,那么教师则需注重对于学生的全程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了解学生对于此方面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是否能够对于此方面知识予以有效运用等,从而通过此种方式来进一步保障学生对于《基础工程》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这样也能够做到扎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得学生在往后的就业之中,也能够通过具备此方面的基础来更好地投身于工作实践之中。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开展《基础工程》课程的过程之中,重点强调具备实践性,唯有让学生投身至具体实践之中,才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透彻性、扎实性掌握,并且也能够实现在实践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基础工程》知识内容去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谅,刘朋,卢黎,王经天.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4):215-218+231.

[2]王祥秋.新工科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5):70-71.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基础工程教学改革
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探讨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