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开发研究

2021-04-13柯恩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开发小学数学

柯恩祥

【摘要】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于教育的关注视为民族发展的血脉。现阶段,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方法也不断丰富与创新。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在激发潜能、创新思维、巩固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这里我们就小学的数学校本作业为主题探讨:怎样设计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哪些方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校本作业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98-03

一、怎样设计小学数学校本作业

(一)层层递进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性,对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回顾旧知识中也因为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导致知识接受程度的不一样。况且在小学阶段,几乎全体小学生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不能够完整地在数学方面构造知识点的联系,所以在接受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齐头并进。正常情况下,一年级和六年级就有不同的个体特点,这时候校本作业就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设计,在相同年级校本作业还要留意小学生之间不同的兴趣爱好影响着数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触发知识点的引线开始,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缩小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差距,最大程度上让全体小学生掌握全面的数学知识。

(二)激发思维活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阶段是培养思考的重要阶段,对于中学知识的极速掌握是个必备过程。思考绝不仅仅是数学单科的重要技能,在各科目里也尤其重要,比如你读一篇课文不能仅仅是为了没有不认识的字,而是理解这篇课文究竟是讲了什么故事,更深入的思考这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否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凄凉。小学数学更要这样,教师应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放性思维。比如直角不只是教材里的两个直角尺和桌角,还会在黑板、教室门、墙角的一端被我们学生发现。设计校本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富有思维的嫩芽天马行空、破土而出。

(三)兴趣话题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课堂有效的引入话题。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连加连减运算时候,总有些学生算完前两个数就不愿意算下去了,引入图文或话题,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环境,问他们一棵大树上飞来了8只小鸟,有2只小鸟爱玩飞走了,之后又飞来了7只小鸟,这时候还有几只鸟?这样引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深度学习。在设计数学校本作业之前,要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现在有些学生爱玩电子竞技,但是校本题目因素设定要除了游戏人物之外,不能引导学生方面的兴趣。可以多添加一些学生身边常有事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力,让学生有兴趣把题目做下去。小学数学校本的设计一定是能简单为之的。

二、重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中缺乏实践性,没有把握知识架构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这里的整体性不只是历史年代的脉络图,不是时间线串成的一部人类的著作,对于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点的章节也是有相关关系的,比如我们先学习了图形再学习了图形的面积,先认识了角度,再认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然后区分是哪种三角形。知识体系的完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题型的把握,不致于最后忘了还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小学数学校本作业有必要构建小学的知识思维导图,让小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性思考。

三、重视校本作业的形式

教育学中重点之一就是在学生成长阶段上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被关注,每个人都有主观意识能动性,因其环境等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性也要被关注。数学思维的活跃力度也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掌握程度上不一致,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数学很多题就是万变不离其宗,解题思路是固定的,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要想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概念,灵活运用知识点,在数学校本作业的题目的设计上要突出多样性,利于锻炼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多考虑靠近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事物,形式上也不一定局限于固定的模仿类、生硬的作业形式。设计多种类型的校本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力,给他们感觉作业不是压力与禁锢,而是在自己的乐趣中学习运用知识,让知识在生活的场景中得到内化与升华。

在五年级小学数学课程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以在本课程中设计以下校本作业进行对知识点的巩固提升,列出以下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进行作答,这样就潜移默化地调动了学生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题目一:观察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以下两种三维立体图,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的立体图,它们分别有几个面?有什么共同点?例举几个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正方体。

题目二:总结法。对于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收获?有没有遇到难以理解的,有的话把问题写下来交给老师,让老师帮你。

题目三:操作法。用硬纸片制作一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让家长或者老师检查是否符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制作标准。

题目四:设计法。在方格作业本上画出长方体的六个面,并说出六个面是否一样大小,如果六个面一样会是什么?

题目五:练习类。完成课本36—37页的课后习题。

这几种作业的设计方法具有灵活性,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兴趣选择高效的知识掌握方法。不仅提高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而且有利于下节课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学习,深入后来的体积学习。通过多种多样的校本作业形式让学生在空间概念上富有想象力,让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看懂生活。

四、重视问题作答的差异

同一个数学问题中,会有多种解法,俗称一题多解。这就是数学思维的体现方式了,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其作答方式也会产生差异性,尤其是数学题,对数学问题题目的理解就一定程度上决定这道题思路的走向,还是要先读懂题目。但是另一方面,老师对于学生们的作答方式要给出肯定的态度,再次根据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各种方法的比较,再进行对含有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用这种理解来解决数学题,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缩小解题障碍带来的成绩差距。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促进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維活跃性,让学生找出不同角度上的解决方法。经常有小学数学校本作业某一题目上看出来数学思维的运用情况,比如小学课程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可以设计一个问题:

玩具店最近进行玩偶商品的降价销售,购买5件玩偶送1件,小明买了6件,每件玩偶30元,活动期间的一件玩偶降价了多少钱?

第一种解答:30×6-30×5=30(元) 30÷6=5(元)

第二种解答:30÷6=5(元)

这两种作答方式的区别显而易见,方法一是根据问题来进行的,我们都知道降价了多少肯定用减法计算,用没有降价之前的价格减去降价后的价格。这种解题方法没有错误,但是相比于第二种解题方法,是稍遜一些,第二种是抓住了题眼,用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题思路,对买五送一的理解程度不同,就会有这种解题差异性,仔细想一想买了五个玩偶之后,赠送了第六个玩偶没要钱,就是便宜了30元,那原本是要把30也要付给商家的,关键就是这30元,转化数学思维就是买了5个便宜了30,那买一个不就是用除了。对于第二种方法解题的学生,让他们分享,也会带动其他学生的多种角度思考分析解决的能力。所以,在校本作业设计要在尊重各个理解程度不一样的学生解答问题基础上,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

五、重视学生潜能激发

学生是发展的,没有教育上的拔高,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如何激发学生潜力就是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重点所在。

按照教育学上的相关理论,校本作业设计要适用学生的发展阶段,并且在同一个发展程度的区间内进行稳步的提高和突破,适当地利用难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本阶段的发展区间内,跨越式升级。有些难题锻炼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打破常态化的作答方式,点亮思维的火花,实现逆向思维、举一反三、图文结合等思维方式的锻炼。不仅能掌握数学的知识点,还在数序学思维中活跃起来。重视学生的发展素养的提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可以借鉴以下思考题:

例:小明做剪纸游戏,从一张正方形纸上连续剪了5次,分别剪下它的1/2、1/4、1/8、1/16和1/32,剪下纸片的总面积相当于原来正方形纸面积的几分之几?

步骤一:问题分析。求剪下纸片的总面积相当于原来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1/4、1/8、1/16和1/32的和。

步骤二:列式解题。1/2+1/4+1/8+1/16+1/32

该题运用了分数与图形的结合,有直观性、易于理解的特点。根据题目中标记出来框架内的分数,就能理解到整体是个1的前提下,用1减去1/32就是问题的答案,这渗透了反向解题思维。有大部分学生会把图形的重要程度降低,如图中所述一个个地加起来运算结果。图形和数学一直是紧密的关系,利用图形辅助运算,还会有画图表、辅助线等,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大千世界,数学本身就像个包揽万物的知识宝库,只凭数的运算不能开发更多的未知领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空间数学思维、逆向思维、举一反三等的锻炼是校本作业的设计前提。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校本作业一定要利用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让学生听得懂,更有信心地去接受下一个发展区域的知识。

六、总结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小学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教育路程。虽然学生的各种知识体系、各种身心自控力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但是对于教育来说,这将是学生各方面培养的初级过程,尤其是小学数学的那种思维的活跃还有解题思路的多样,给校本作业的设计带来了挑战。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丰富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通过多种角度的训练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并且在题目难度上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水平的拔高,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源是生活实践,我们以后所学的知识都是围绕我们生活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洪定.农村小学依托校本研训推进课改的探索和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6(22)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开发小学数学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