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2021-04-13刘勇博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刘勇博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入,难度系数也有所增加,因此这门学科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就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之后又论述了当前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7-0189-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当前的教学中,已经逐渐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安排和设计,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基础,设置各项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1.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核心素养,同时也是一项重点内容。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素质要求,学校和教师也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重视起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能够确保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在当前的人才市场中,各项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是人才质量的关键衡量指标,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促进了教学的不断革新和优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加大了对于学生能力养成的重视力度,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和完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标准要求,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为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实验探究、物理观念。学生要在接受物理教学的基础上,掌握物理概念和知识,从而形成物理观念与思维,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之下,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上,并未重视学生的技能与素养。所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也没有养成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实践应用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调整,确立起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物理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2.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各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变革,也促进了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一部分显著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以往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具有较为鲜明的“填鸭式”的教学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灌输上,学生被动学习和接受,这显然违背了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学生只能够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机会[1]。

其次,重点关注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性。学生要想掌握物理知识,学好、学透这门学科,也要具有较强的思维与探究能力。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并未强调物理定律的规律,只是单纯地为学生布置背诵任务,学生仅仅通过概念、定义的记忆,获得物理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不具有完整的思考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以习题训练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很多教师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并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如果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也难以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依然存在大量问题,需要予以解决以及关注。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3.1 创设教学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将物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比如说,针对一些教学难点问题,教师就能够通过多模态课件,进行物理实验过程的演示,这样才能够从各个感观层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另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充实教学内容。比如说,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的物理游戏的设计,在所创设的情境之下,通过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寻找其中的规律,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2]。

3.2 培养类比思维

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基础的内容就是物理实验,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类比思维,就要在科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而让学生掌握物理原理与规律,通过对于实验条件、过程的类比分析,能够对于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规律,做到更深入的探究。因此教师也要把握科学探究这一有效的途径,在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在物理教材中,除了涉及到物理实验、概念、规律、公式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一些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进行物理研究,进行物理知识的类比与研究。比如说,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向学生进行具体知识概念的讲解,而是首先要对这一理论由来的历史,进行介绍与讲述,并提及到有关的实验证明,之后再教授实验理论。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对于这些内容,进行类比和分析,通过相应的思考,加深对于知识理论的理解,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

3.3 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对于高中物理来说,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掌握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判断、决策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的进行,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掌握逻辑思维、探究分析以及概括能力,获得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虽然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抽象性,但是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开学习,能够大大减轻学习难度,让学生找寻到物理知识中的趣味所在。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具有更加强烈的主動性和自觉性,进行问题的发现、思考与分析,让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物理思维。同时,通过探究性的实验,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水平。比如说,在学习伽利略的斜面直线实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亲身探究,通过动手实验来获得结论。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积极的思考。这样通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再通过各种方式加以验证,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3.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激发。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物理教师也要对于教学方法,做出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渗透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所具有的案例和常识,通过生活化的内容与物理知识的高度整合,也能够对学生提供积极的指导,让学生有效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其次,还要充分地利用物理实验,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实验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内容,也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中物理教师也要落实好实验教学,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获得科学思维的培养,不断地增强实践探究能力。另外,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发明与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最后,教师也要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地融入历史的内容。通过物理史,让学生具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将物理史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教师要充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外资源的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目标,通过对于教学模式与方案的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养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研究,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志彪.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11)

[2]万小建.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3)

[3]李粟珍.“观—思—言—讲”——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高中数理化.2021(2)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只因是物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