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的小学美术课堂
2021-04-13何彩燕
何彩燕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此时的发展需求,教师不再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之上,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成长,实现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美术学科也被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核心素养,从注重学科逻辑到更关注生活逻辑,从学生成长和现实生活的绘本为载体。以儿童的视角去重构课程, 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完善美育素养,教师将绘本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寻求多种提升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绘本 小学美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7-0145-02
美术发展历史悠久,顺利开展美术教育意义深远。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转折的关键时期,周围的真实环境对其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通适性、经典性、时代性、个性化的重要性,借助当下丰富多彩的美术绘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概念,产生美术学习兴趣,将经典性、时代性的绘本知识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达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和生成性的目的。本文就当前小学美术课堂的常见问题深度分析,结合绘本的定义和教学价值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阅。
一、利用绘本,丰富优化课前知识铺垫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满堂灌,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结合绘本资料,优化课前导入环节,有效拓展教学范围,使得大家在正式学习之前便对本节课的绘画主题有所了解,从而做好思想建设,提高创作能力。
比如,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民居》《走进现代建筑》的学习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感受建筑之美,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为了拓展他们的美术视野,在课前教师就可以设计预习主题,引导他们翻阅相关的绘本资料,思考一下,我们家乡的房子一般具有怎样的特点?相比于城市的高楼大厦,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其带着疑问走进课前预习环节,借助《中国地图》绘本内容更加全面、立体地感受到家乡的建筑特点和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的异同,深度学习探究各式各样的民居和现代建筑与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的关系,进而在正课讲解的过程中丰富分享和设计思路,免去了铺垫的环节,直接进入建设与人文、建设与科技的探讨,展示出建筑之美。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资料,欣赏各式各样的雕塑、邮票等艺术作品,设计创意房屋,以此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形成教学的有效闭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利用绘本,开创美术探索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缺乏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常常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养成错误的思维认知,影响自身发展。教师应该意识到环境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结合绘本内容,开创有效的美术情境,潜移默化地完善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使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当中得到艺术的熏染,了解到更多优秀的绘画知识,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比如,在进行《缤纷的色彩乐园》相关知识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认识三原色和间色,利用三原色调出多种颜色,感受到色彩的变幻之美。生活当中色彩的应用随处可见,教师的教学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之上,还可以利用绘本《色彩的战争》,以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红、黄、蓝色认为自己本领大争吵为切入点,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红、黄、蓝三种色彩的强大本领,由此提出问题,“通过观察绘本内容,你可以发现其中的几种色彩?”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将三原色反复碰撞、重组的色彩画面,最终发现红与黄经由碰撞得到橙色,红与蓝经由碰撞得到绿色,红与蓝经由碰撞得到紫色。红、黄、蓝三个都不服气时碰在一起却变成了黑灰色,使得学生看到原本单调的原色变成各种丰富多彩或灰暗色彩的过程,以此享受色彩变化的乐趣,在这种强烈的对比当中增强色彩体验,具备美化生活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尝试体验调出或浓烈、或淡雅的各种不同色彩组合的作品,激发探索创作缤纷色彩生活乐园的成就感。
三、利用绘本,拓展创作表现形式
挖掘绘本中的科学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呈现出绘本的故事性、科学性、艺术性。各校美术老师也根据各学校的美术特色,应用儿童绘画和综合材料结合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如立体、平面绘本插画,手工绘本书等多种方式呈现。
比如在进行《我们心中的学校》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展开联想,绘画出自己心中的學校。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以平面效果图的形式展示出绘画的细节,这种从平面造型到立体图形的思维转变对于他们的绘画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帮助他们发掘到多种绘画的角度,学习到更多创作手法,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作品,展示出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设计模型。创建涵盖多种立体绘本书籍的STEM课程,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维,或开展项目式研究,带领他们共同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选材方法和构思的角度,列举常见的细节展示方法,以此丰富他们的思维认知,增强表现形式和技巧。学生根据的兴趣和能力形成不同方向研究小组,制定小组创作方案和计划,让他们根据自己心中所想选择合理的展示方法,去探究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分享交流,以此获得创新实践的成就感。
四、利用绘本,培养发散思维空间
选择恰当的绘本素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完善的萌芽和转折阶段,在提升其创作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发散的思维是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美术作品基础,只有借助绘本完成深层次的情感交融与碰撞,才能全方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认知,实现共同发展。
比如,在进行《动物的花衣裳》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联系《花格子大象艾玛》绘本展开教学,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画出“大象化妆节”的情境,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哪些动物一生只有一件衣服?大象艾玛为什么只想穿灰色的衣服?你想为大象设计怎么样与众不同的花衣裳?从而使其展开发散思维联想“大象化妆节”,以绘本故事问题式情境,引发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换花纹、改颜色、组合植入等法宝, 为每个动物都穿上与众不同炫彩的花衣裳,深度培养自身发散思维,并生成了系列发散思维探索课程,从而进行了教材重构,开展思维训练专项探讨,如:替代、组合、植入、提炼、渐变、异变、裂变、重构、共生、正负形等思维路径研究,尝试将经典赏析、头脑风暴、示范诱导、游戏激趣、故事情境、逻辑图导、调查研究、影视媒体等训练方法引入课堂教学。
五、利用绘本,生成课程提升创作能力
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提高。想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发挥出绘本的最大教学价值,教师更应该选择丰富的绘本资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侧重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使其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进行《家乡的山林》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对于家乡的山林大家都有哪些印象呢?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山林当中有很多种类的树木,有的同学说山林四季的颜色不同……那么在完成家乡的山林学习任务时,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将其展示出来,这种创作方式并不局限于单一画面创作,也可以是故事创作等等,在表现山林层次性时,采用近大远小、先主后次等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手脑结合,丰富多种艺术创作的途径。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绘本故事创作,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情感升华,以《河流的一生》绘本为例,作品当中表面展示的是一条河流的发源,最终完成与大海的融合,实则蕴含生活的画面,展示出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景象,实现了景物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在完成“家乡的山林”创作时,也不应该将思维局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安插几个小动物、人物、山脚下的房子等等,将会使得作品元素更加丰满,表达的情感也丰富多彩,并赋予意义。经由这样的绘本课堂,学生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创造全新的绘本故事,在作品当中融入自身情感,从而不断完善个人身心素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本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种应用途径,良好的绘画能力和丰富的美术内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为艺术素养的不断完善打下深远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面向“未来”的召唤,主动对接时代需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打破学科边界,强调美术课程的综合性,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多个角度寻求更多利用美术绘本的策略方法,发挥出绘本的重要教学价值,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促進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美术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变革路径,建构具有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开辟现代教育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丁琴.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6):159-160.
[2]高昳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线描绘本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176-177.
[3]刘彩霞.浅谈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0(11):275+277.
[4]朱丹丹.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美术组织绘本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32):130-131.
[5]杨国杰.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绘本探究[J].新课程,2020(4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