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优”对策探究

2021-04-13杨金慧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杨金慧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育问题虽然有所改进,但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优”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培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9-0082-02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平稳、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即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当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全能、高素质的人才能夠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好、更强的发展动力。为此,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出,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变革,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国各教育单位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培优”工作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三令五申要求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针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最大化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高中数学,较之于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来说,其学习的难度较高,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为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但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

首先,教师方面。即使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依旧有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无法转变教学思想,这其中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部分教师无法第一时间转变教学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教师会依照应试教育观念的指导,在教学方式上,坚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自身为主体,针对教材的内容,对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强制性的记忆。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教材内容,学生在忙于记忆的同时早已无暇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这就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极其压抑、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就开始降低,甚至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打瞌睡、开小差等情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难以有效的发展,从而阻碍了其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阻碍了“培优”教育工作的开展[2]。

其次,学生方面。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习惯、智力发育都基本处于成熟的状态。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其自尊心较强,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部分学生会由于家庭因素、同学影响或者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而出现叛逆的情况。例如,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学生的心理状况不稳定,出现不爱说话、不爱交流、不爱互动甚至是抑郁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上课时无心听讲,下课时寡言少语,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既不求助教师,也不和同学进行探讨,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此外,同学和教师的影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非常大。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并不仅仅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他学生的影响。例如,在上课期间,身边的同学有些打瞌睡、有些做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认真听讲的学生,久而久之,好的学生也会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下,被其他学习行为差的学生所同化。另外,教师在日常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部分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喜爱程度,有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的影响,在学生的意识里,教师的个人魅力直接影响了该学科的魅力。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阻碍到“培优”教育工作的开展[3]。

2.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优”策略

2.1 基于学生和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要完成“培优”的教育工作,首先就必须引导“培优”对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正“培优”对象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让“培优”对象从主观上接受数学,并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学习[4]。

首先,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激活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数学知识的魅力,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只存在于题海之中。高中数学知识,蕴含了符号、逻辑推理、图例、协调、统一、对称等等,这些知识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5]。因此,在教导数学知识前,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既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不仅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能够在推理的过程收获成就感。例如,交易过程中货币的加减乘除,售货过程中的盈利亏损,还有行程和时间的关系,顺流和逆流的行船时间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无不透露着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些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数学知识的学习。

其次,基于学生和学科的特点,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智力发展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即使是在同一个教师的教学下,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依旧有所不同。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基于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可能习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等待下一次教师讲解的时候,在根据教师的讲解在进行解题,这种学习方式过于单一,数学知识是一项具有逻辑性、发散性思维的知识,单纯地依靠自身的一种解题思路,或者教师教导的一种解题思路来进行解题,是非常不利于自身思维的发散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引导这类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和其他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化自身的解题思路。

2.2 调整教学方式,制定科学的“培优”教学模式

“培优”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培优”教学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机械式的讲解,而是针对“培优”的对象,对其学习上存在的明显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问题;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态度良好,但是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缺陷等等。因此,为了落实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教学,就必须调整教学方式,制定科学的“培优”教学模式[6]。

首先,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填鸭式的理论讲解为主,针对大部分学生易错的题型进行统一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整体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扫盲,但是针对个别学生却毫无用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让每一位学生针对自己做错的题目,制作错题集,教师在通过错题集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档案,根据档案来调整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可以利用引导法、情境教学、设问教学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错题中的知识点的内涵,从而逐渐减少学生的错题率。同时,这种深入学生之中的行为,还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情感桥梁,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地寻求教师帮助,进而落实“培优”教学的工作。

其次,增强个体辅导。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国教育的机制,高考是所有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导致高中数学教师很难有充沛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逐一“培优”。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建立的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摸清每一位“培优”对象的情况,在日常的教学和题目讲解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和问题,让不同的“培优”对象一起参与进来,既能够完成教学安排,又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题目和问题的理解,实现“培优”、教学两不误。

3.结语

综上所述,“培优”是一项系统、长期的教学工程,在“培优”过程中,只有科学的制定“培优”方案,才能落实好“培优”工作。当今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提升对学生的关注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为“培优”工作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赵爱玲.农村高中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下),2019(8):101-102.

[2]周改.高中教学中“培优补差”研究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3):107-107.

[3]冶美贤.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几点看法[J].文渊(高中版),2019(1):310.

[4]王开泰.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中国新通信, 2020,22(10):212-212.

[5]高祥年.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4):53.

[6]邵燕萍.淺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8):167-16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