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导向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思
2021-04-13谢荣彩柳晓娜郑艳芳崔玲玲
谢荣彩 柳晓娜 郑艳芳 崔玲玲
【摘要】为了充分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小学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但由于缺少经验,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问题。在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获得了新的思路,应该重新梳理各项工作。本文从中小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现状出发,将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提出几点课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三全育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问题 路径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三全育人’的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03057);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 ‘三全育人’导向的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路径研究”成果(2004114);2021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现状和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SY20216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9-0001-02
“三全育人”具体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总目标是开展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教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建立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在教学的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遭遇了许多问题。
1.中小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遭遇的问题
1.1师生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中小学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卷面成绩,功利性较强,追求短期内的效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非主科”类的课程缺少重视。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对该课程的编排和课时安排都存在问题,课程的系统性不足,在教学时毫无创意地讲解理论,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其他文化课的知识上,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无法打下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更没有对这门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1.2教学方法不成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涉猎广泛,知识点多,信息丰富,但是教师的授课方法却没有适应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缺少多变性。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方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习惯导致教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不能灵活应变,加之这门课程的建立时间不长,教师还缺乏成熟的教学经验,只能边实践边摸索,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被调动,中华传统文化没有以新鲜、趣味的方式呈现,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在兴趣上的需求[1]。
1.3教学内容驳杂
我国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较广。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较少,再加上课程中的重要信息较多,学生对大部分信息都很陌生,导致教学进度缓慢。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得加快速度,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这导致该课程的教育作用无法充分体现。
2.基于“三全育人”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课程教育新理念
中小学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应该调整教学的重心,关注点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变为他们优良品德习惯的养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建立起实践教育的新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社会公民奉行的基本准则,同时也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目的相统一[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尽管教学材料以理论的方式呈现,但最终目标是通过理论渗透来教育学生思想,支配学生行为,这一点教师必须谨记并落实。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素质、习惯、品质、思想的养成,用爱国、诚信、友善来引导他们,使学生透过理论知识的表面,感受到所学内容内在的思想情感和价值。比如,数千年前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提出的言论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今仍在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每日三省吾身”,这些言论不仅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材料,更应该成为学生坚持的习惯和人生格言。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从课外选择优质材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又能彰显时代和文化特色,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此外,还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计划、教育方案、教案设计等进行重新修订,进一步增强该课程的教育性、深刻性、指导性。
2.2以“全员育人”为指导,优化教师队伍
在“全员育人”思想下,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教育者,校内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教育队伍被壮大,教育力度也被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种代表形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内容涉猎了多个领域,与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点都是共通的,由于课程安排较少,教学的时间有限,传统文化任课教师凭借个人的力量能够获取的教学成果是有限的,必须与其他教师联手,共建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从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随时随地向学生渗透知识,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习惯。
首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展开研讨,分析各学科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及入手点,要求全体教师均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来。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等材料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利用诗词表达的内涵和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这类理科课程也并非无法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发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诸如此类的实践可以有很多,当每一名教师都成为了中國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者,教育成果无疑将成倍式地提升[3]。其次,还可以建立另外一种“全员教育”的思路,那就是全体教师都负责对学生的课上学习、课下言行、活动等进行监督和教育。当代中小学生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网络中的一些信息和行为对他们造成了很严重的诱导,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扭曲,经常脱口而出一些不健康的网络用语,模仿一些“网红”的行为举止。各科教师在发现后要立即制止,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我国传统理论和思想,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再比如,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发现,学生在家中存在顶撞长辈的行为,挥霍零花钱,经常与其他同学攀比,于是与该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教育,使他们重新认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思想。当然,学校也要就“全员育人”的理念展开系统性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全体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明确自身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责任及工作方法,必要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活动。
2.3以“全程育人”为指导,优化教育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有限,在宝贵的时间中,教师不能依照最原始和粗犷的方式来照本宣科,要知道這也是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全程育人”的指导思想下,任课教师首先要优化课堂上的教育方法,再寻求课下教育的多种手段。
首先,为了避免学生抵触,也为了加深印象,使他们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教师要丰富教学的信息和授课的方法,为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体验。我国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已经推广,教学工具已经更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完全可以加以利用。比如,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呈现丰富的背景资料,甚至引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画、影视片段。视觉上的冲击将带给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不仅学习兴趣倍增,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更进一步[4]。脱离了课堂,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组织一些实践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弥补课堂内时间的不足,也能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比如,教师和学生一同参观文化博物馆,为他们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先进的锻造工艺等,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还可以在学校内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诵读活动、科普活动、答题竞赛活动以及辩论活动等,使学生时刻处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耳融目染,受到熏陶。
2.4在“全方位育人”的思想下构建课程教育环境
“全方位育人”下,需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各方面的功能和优势,不仅要利用师资力量、教学材料上的便利,还要构建出优良的教育环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拥有更强有力的支撑。比如,可以对校园进行装点布置,新增一些带有文化气息的设施、摆件。利用校园内的海报、宣传栏、广播、国旗下讲话等渠道投放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5]。
3.结语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必要引用“三全育人”理念,通过重新建设教师队伍,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教育阵地等方式,使该课程教育工作步入正轨,达到理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潘媛媛.基于“三全育人”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J].现代交际,2019(2):144-145.
[2]陈燕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J].福建茶叶,2020(4):215-215.
[3]王朝晖,方从严.“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4-77.
[4]靖彩玲.高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6):230-231.
[5]陈国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刍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1):42-46.
作者简介:
谢荣彩(1980年-),女,河北桃城人,讲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