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2021-04-09蒋丹蔡敬

关键词:满意率胸腔镜根治术

蒋丹, 蔡敬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手术室,江苏 徐州,221004)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案,该术式为微创治疗手段,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并发症少等优点[2]。但术后可能发生感染,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创伤,从而影响其恢复。因此,医务人员需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因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其尽快康复。有研究[3-4]发现,与常规护理比较,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干预效果更理想。本研究选取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探讨其应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术前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平扫和纤维支气管镜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肺癌,且具备胸腔镜下肺癌根除术诊治指征;② 意识清楚且精神状态无异常;③ 肿瘤直径<6 cm,未转移至周围器官;④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心脏等脏器功能障碍;②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脑血管疾病;③ 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接受随访。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41.23±5.42)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为(42.75±5.31)岁。2组间上述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直至术后2个月。① 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前的指导,并向其宣教健康相关的知识,告知其手术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引导其积极配合;② 术中,由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③ 术后,护理人员定时检查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情况,给予其镇痛和营养支持等,并制订每日康复计划;④ 出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在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1.2.2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直至术后2个月。

1.2.2.1 术前护理干预 ①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焦虑、恐惧或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解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分享其治疗经验,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负性情绪。② 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各留置管的作用和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注意预防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其治疗、护理的配合度。患者在术前6 h禁食,在术前2 h禁饮,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葡萄糖溶液,以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1.2.2.2 术中护理干预 ① 护理人员提高静脉和动脉的穿刺成功率,选择型号合适的气管导管配合麻醉医师完成气管插管,协助其做好麻醉工作;② 手术室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手术室护士将静脉输液和冲洗液均预先加热至37 ℃左右,预防发生低体温现象;③ 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准备更加精准的手术器械和不同粗细的导引装置分离肺血管,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手术室护士根据患者的体格、病情、肋间隙大小和胸部肌肉的情况选择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具体规格,为医师提供适宜的缝线对伤口进行缝合。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如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等)、皮肤状况、静脉输液管路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位置,并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

1.2.2.3 术后护理干预 ① 术后6 h,患者开始进食和进水,早期可进食清流质食物,之后可进食米汤或稀饭等,逐步过渡至易消化的普食;②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对其开展相应的体能训练指导,早期进行简单的四肢水平训练,即上肢肘关节屈伸和腕关节屈伸旋转等;③ 护理人员固定患者的引流管,保持导管引流通畅,确保胸腔闭式引流瓶无漏气现象,合理把控量度,确保胸腔积液量<200 mL/d,若患者出现疼痛感,需采取止痛措施,同时做好清洁,以避免其出现感染;④ 如果患者无脓性、血性或乳糜状的胸腔积液,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后,提示肺基本复张时,护理人员可遵医嘱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于术后1~2 d拔除尿管。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指标 术后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简称为“拔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3.2 护理满意率 术后2个月,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率问卷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包括3个等级。总分>95分表示非常满意,65~95分表示满意,<65分表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护理满意率。

1.3.3 生活质量 护理前和术后2个月,采用健康调查量表36(SF-36)[5]中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和生理职能5个方面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方面总分均为0~100分,每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4 术后并发症 术后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肺不张、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和肺部漏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个月,2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分)

2.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6]。目前,临床针对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7]。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以切口小、疼痛轻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肺癌根治术中的常用手段。虽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传统手术的优点多,但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无法全面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因此,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在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帮助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8]。

常规护理措施容易引起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且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良好效果[9]。近年来,快速康复护理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综合多学科的优化护理措施,以循证医学作为证据,有助于降低其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这表明将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措施,使患者对疾病有初步认知,从而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强治疗配合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更高(P<0.05)。这提示通过对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给予其全面的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有助于患者树立积极和乐观的治疗信心,从而提高了其护理满意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不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在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病房护士及时拔除其胸腔闭式引流管,并嘱其及早进食和参加肺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有助于减轻其术后不适感,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恢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可有效促进其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且达到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胸腔镜根治术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