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
2021-04-08徐明
徐明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的特点,而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阵发性房颤最为常见,
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早发现、早诊治,意义重大。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日益完善,超声诊断技术因其无创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通过超声检查可清楚的观察到心脏活动,以便于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准确诊断[2]。本研究对2019年08月至2020年0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利用心脏超声检查,分析患者超声特点,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观察对象的纳入时间为2019年08月至2020年08月,包括51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研究组)以及5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常规组)。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在知晓研究目的意义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齐全,能够用于统计、评估。研究组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5.8±13.8岁;高血压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6±1.7年。常规组患者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0-77岁,均龄55.6±13.2岁;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1.6年。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收集所有观察对象的生化指标、体征检查资料。心脏超声诊断扫描仪器的探头参数调整为2-4 mHz,扫描速度50 mm•s-1,均在窦性心律状况下实施心脏超声观察,通过二维超声观察并测量患者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收缩期左房前后径,连续M型扫描观察,测定室间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左室后壁。
1.3 检测指标
采集空腹静脉血3-5ml送检,详细记录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包括血压、腰围、BMI指数、血脂、血糖以及血尿素氮)。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迅速充盈峰值速度(E)/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室间隔以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通过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长轴切面的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心室内径,并利用多普勒观察患者有无二尖瓣反流。
1.4 数据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临床体征
两组血压、腰围、BMI指数、血脂、血糖以及血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表1 生化指标、临床体征对比1 (±SD,n=51)
表1 生化指标、临床体征对比1 (±SD,n=51)
?
表2 生化指标、临床体征对比2 (±SD,n=51)
表2 生化指标、临床体征对比2 (±SD,n=51)
?
2.2 观察两组心脏超声指标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二尖瓣返流病例数更多,且E/A、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明显更高(P<0.05)。而收缩期右房上下径、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心脏超声观察指标对比(±SD,n=51)
表3 心脏超声观察指标对比(±SD,n=5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
2.3 心脏超声指标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
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房前后径与阵发性房颤相关(P<0.05),见表4。
表4 心脏超声指标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究其原因在于:高血压发展缓慢,病程长,可改变心脏结构,进而使其重塑性代偿性肥大,降低心功能,诱发心衰,十分不利于患者安全健康,且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心房颤动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3]。并发心房颤动不仅会加重高血压病情,使其疾病发展进程加快,而且还会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社会负担[4];而血压过高又会升高人体循环动脉压水平,使得人体左心室肥厚,降低心脏舒张功能,加重左室负荷,改变左室心房生理学、形态学结构[5]。二者互相影响、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左心房的改变,将会严重影响到心房电活动,导致生理指标异常变化,具体表现为心房点活动紊乱、心房传导减缓、心肌细胞不应期缩短,这些异常改变将会进一步扩大心房,使心房活动空间弥散程度、空间向量失衡,引起折返[6]。故而早期准确诊断,为临床有效治疗干预提供指导,显得很有必要。此次研究对照观察,发现研究组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二尖瓣返流现象,究其原因:二尖瓣返流时,逆向血流冲刷心房,能够降低患者欧心房血淤程度。与此同时,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还具有E/A比值更高、室间隔更厚、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更高等特点,而收缩期右房上下径、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却与单纯高血压患者一致。
通过Logistic分析因素,二尖瓣返流、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房前后径与阵发性房颤相关。王巧[7]研究报道中对照分析了40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与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结果,发现观察组E/A比值、左房内径均高于对照组,而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与对照组无差异,与本研究结果高度相符,可见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心脏结构,扩大左房内径,甚至还会改变患者生理指标。除此之外,就功能方面而言,两组患者心脏舒张能力均有所下降,以E/A<1为主要表现,但是研究组E/A高于常规组,提示高血压伴发阵发性房颤过程中,除了高血压所致的心脏生理学、形态学改变之外,还重构了左心房扩大形态学[8-9]。
综上,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较而言,可清晰的观察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心房扩大、二尖瓣返流等特点,有利于临床及时展开诊治,同时也可以将其视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高危因素,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