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4-08张力天
张力天
(大竹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达州 635100)
膝关节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滑车关节,也是人体中最复杂、最大的关节。半月板具有保持膝关节软骨的润滑,有效传递负荷,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一旦损伤则引起患者关节功能错乱。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常用术式,但采用该术式切除半月板后,患者膝关节软骨面将缺少缓冲,因而加快关节软骨的退变,引发其他后遗症[1]。近年来,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也逐渐被临床用于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但研究显示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
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通过对比研究探究其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选择更优术式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膝关节半月板受损诊断标准[3];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造血系统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膝关节骨折、盘状半月板损伤者;②心肺功能异常者;③继发性高血压者。按手术方式分为(n=41)与对照组(n=49)。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2.14±3.86岁;病程1~6月,平均病程2.41±0.49月;右侧半月板损伤21例,左侧2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29.17±4.83岁;病程1~6月,平均病程2.34±0.51月;右侧半月板损伤23例,左侧27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1.2.1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研究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后,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将止血气囊安置于患肢膝关节上方。于股骨外踝与髌骨上方交界处,将等渗盐水+肾上腺素60 ml注入关节腔内,置入关节镜观察半月板损伤情况。切除增生或阻碍操作的滑膜,保留滑膜边缘10 mm左右,使用蓝钳咬除半月板破损边缘,使半月板整体呈C形,清理病变的游离缘与纤维环,负压吸除腔隙内碎屑,固定半月板,冲洗关节腔,植入引流管按患者手术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缝合方式进行缝合。
1.2.2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麻醉与置入关节镜步骤与研究组相同。用关节镜观察半月板损伤情况,咬除半月板前后角与体部,尽量保留冠状韧带,负压吸除腔隙内碎屑,冲洗关节腔。两组术后均向患肢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1.3 观察指标
1.3.1 膝关节功能评价
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从交锁肿胀、不稳定、支撑、下蹲受限、跛行、疼痛和上楼困难这8个方面测评患肢膝关节功能,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性越好[4]。
1.3.2 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肢疼痛越剧烈[5]。
1.3.3 治疗有效率者的临床疗效[6]:优:活动范围正常,活动时无
治疗后6个月,采用Ikeuchi评分比较两组患响声、无疼痛感;良:活动范围正常,活动时无响声、无交锁症发生,活动时或活动后偶发轻度疼痛;中:活动范围正常,活动时有响声、交锁症发生,活动时或活动后轻度疼痛;差:活动范围受限:动时有响声、交锁症发生,休息或活动时均有疼痛。计算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优+良+中例数)/总例数×100%。
1.3.4 并发症情况
记录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67.35%(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Lysholm及VA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Lysholm及VAS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半月板是人体中重要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内侧关节面以及胫骨关节面外侧,主要起传递负荷、润滑关节、营养关节、稳定关节的作用。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类型,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7]。若未采取有效治疗,患肢膝关节功能和关节的稳定性均会降低,随着关节长时间磨损,会引发骨关节炎与关节骨损伤。关节镜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半月板损伤的常用诊治手段,通常与手术相结合,采取的术式主要为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
表3 并发症发生率(n(%))
半月板切除术适用于半月板稳定的小范围的层裂、斜裂、纵裂、横裂、提篮状撕裂以及活瓣样撕裂,具有创口小,并发症较少等优势[8-9]。虽然半月板切除术有较好的疗效,但患者手术后,患肢由于缺少半月板的固定和缓冲,关节软骨面直接接触,导致关节软骨退变加快,使患肢胫骨前移的发生概率上升。而半月板成形术具有易恢复、创口小的优势[10-11]。由于成形术中对半月板损伤处进行适量修整,因此尽可能的保留了半月板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保证了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膝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本实验结果表明:①两组治疗后Lysholm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提高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两种术式均能改善患肢行动力,且半月板成形术改善效果更好;②两组患者治疗后VAS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种术式均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③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半月板成形术可以有效保护残余半月板,保留半月板的各项功能,可以减少关节后部间隙,保持患肢可以通畅的传导关节负荷,稳点关节,降低患肢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相较切除术,更适用于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受损的患者,不仅具有较好疗效,同时可以改善患肢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风险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