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1-04-08崔佳嵩

系统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纳美芬神经外科盐酸

崔佳嵩

解放军第960 医院淄博院区神经外科,山东淄博 255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不合理性,导致了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1-3]。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目前脑血管的临床治疗大多数均采用微创技术[4-6]。由于脑血管疾病的特殊性,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如何尽快让患者苏醒,是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重要的问题[7]。该次研究为了探讨和研究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治疗效果, 选自2019 年2月—2020 年2 月来该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2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2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性患者46 例,女性患者54 例,共 100 例;年龄 22~72 岁,平均年龄(59.32±7.62)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分有48例Ⅱ级患者和52 例Ⅰ级患者。 实验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 55 例,共 100 例;年龄 23~73 岁,平均年龄(59.68±7.32)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分有49 例Ⅱ级患者和51 例Ⅰ级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在神经外科进行血管介入手术;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③该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治疗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②精神、语言和行为障碍的患者;③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④有精神类似药物使用的患者。

1.3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临床指标进行观察。 使用相关剂量的异丙酚、罗库溴铵和咪唑安定等麻醉药物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8]。之后对患者实施插气管工作,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调整异丙酚在血浆的浓度。在手术中根据患者的详细情况考虑是否对患者追加罗库溴铵用药的剂量。 针对手术中血压低的患者,要对患者实施去氧肾上腺素,从而可以让患者的血压保持平衡。 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停止使用异丙酚。 之后,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进行麻醉复苏,实验组患者实施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进行麻醉复苏。

1.4 观察指标

分析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给药至拔管时间和觉醒时间;对术后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 种,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通过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2.51±1.31)min 和觉醒时间(5.42±1.23)min 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 (5.13±1.42)min 和觉醒时间(12.11±1.64)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min]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min]

组别 给药至拔管时间 觉醒时间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t 值P 值2.51±1.31 5.13±1.42 13.560<0.001 5.42±1.23 12.11±1.64 32.630<0.001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0%(3/100)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18/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治疗满意度

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99.00%(99/100) 显著优于对照组81.00%(81/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患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9]。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数均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由于神经外科血管介入的微创手术中手术环境、手术方式和患者苏醒的时间对于提高患者术后运转的安全性有这一定的影响作用[10]。有关研究证明[11],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的治疗中使用全麻的治疗方式,对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等不良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改善患者在手术中因部分麻醉而导致患者发生的躁动,从而保证手术可以安全的进行。

盐酸纳美芬在临床中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和竞争性抑制作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12]。 由于盐酸纳美芬对于各种阿片类受体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脑啡肽及β-内啡肽等物质在人体内对人的呼吸、神经、心血管等都参加了调节控制的环节。 脑啡肽及β-内啡肽等物质均属于阿片类。因此对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使用盐酸纳美芬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出现瞳孔缩小、呼吸不顺等现象。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清醒时间,从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该次研究为了探讨和研究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该院神经外科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2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进行麻醉复苏,实验组患者实施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进行麻醉复苏。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 (2.51±1.31)min 和觉醒时间(5.42±1.23)min 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5.13±1.42)min 和觉醒时间(12.11±1.64)min(P<0.05);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0%(3/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18/100)(P<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 99.00%(99/100)显著优于对照组 81.00%(81/100)(P<0.05)。 这与郑燕国等[13]所撰写的《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分析》结论相符,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2.5±0.8)min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给药至拔管时间为(4.4±0.9) min(P<0.05), 从而充分证明了盐酸纳美芬可以大大缩短给药至拔管时间,盐酸纳美芬对于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中使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对缩短患者的给药拔管时间和觉醒时间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生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因此,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值得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麻醉复苏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纳美芬神经外科盐酸
盐酸纳美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盐酸泄漏
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NPPV治疗对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纳美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盐酸纳美芬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