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予以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综合治疗的作用

2021-04-08叶静刘艳

系统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瘤体肌瘤复发率

叶静,刘艳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医院妇产科,重庆 4045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但存在一定的恶化风险[1]。子宫肌瘤可引起白带异常、经期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压迫子宫,并引起女性不孕[2]。现代临床中一般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经腹腔镜阴道可以在较小的手术创伤上准确地摘除病灶,并能够保留子宫,确保患者生育功能[3]。但腹腔镜手术仍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术后出血、肌瘤复发率高等。子宫动脉阻断治疗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减少出血,近几年在临床中有所应用,该手术操作还可以阻断病灶供血,对于彻底清除病灶有利[4]。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子宫肌瘤予以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综合治疗的作用, 并选取了2017年5 月—2020 年1 月期间的68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综合治疗,每组34 例。观察组年龄最高47 岁,最低 24 岁,平均年龄(35.7±1.2)岁;病程范围 4 个月~3 年,平均(1.6±0.8)年;瘤体直径 2~8 cm,平均直径(5.2±1.1)cm。 对照组年龄最高 47 岁,最低 25 岁,平均年龄(35.3±1.6)岁;病程范围 5 个月~3 年,平均(1.7±0.5)年;瘤体直径 2~9cm,平均直径(5.1±1.5)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可确诊为良性子宫肌瘤;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子宫;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研究。排除标准:心肺功能缺陷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瘤体直径超过10 cm 的患者;弥散性腹膜炎患者;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合并大范围组织粘连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实施全麻,在腹部进行三点穿刺操作,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为12 mmHg,置入腹腔镜后探查盆腔及子宫情况,观察盆腔有无粘连, 合并粘连患者进行组织分离,探查瘤体位置、数量及大小等,使用电刀经瘤体根部剔除并取出,创面实施电凝止血,应用可吸收线对瘤腔实施8 字缝合, 仍然渗血位置同样进行8 字缝合,术毕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逐层缝合后以敷料覆盖包扎切口。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综合治疗,操作如下:全麻下实施三点穿刺操作并建立人工气腹,于子宫峡部略上方位置剪开阔韧带后叶腹膜,暴露并分离双侧子宫动脉,使之紧靠子宫,电凝子宫动脉,或以钛夹夹闭动脉阻断子宫供血,腹腔镜下查看子宫,在变为紫红色后,以单极电凝钩切开子宫浆肌层,夹住子宫肌瘤体并拉出,实施剥离剔除后取出,创面进行8 字间断缝合,瘤体直径在6 cm 以上的患者需注射垂体后叶素, 在子宫收缩后实施子宫动脉阻断术。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复查影像学未见子宫异常,瘤体完全消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是 (64.36±4.28)min,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13.24±3.55)h,住院时间(7.24±1.8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70.16±12.17)m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 出血量(mL)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 值P 值64.36±4.28 52.53±5.87 9.495<0.001 13.24±3.55 12.84±4.22 0.423 0.674 7.24±1.87 7.12±1.63 0.282 0.779 70.16±12.17 98.24±11.46 7.795<0.00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2 例)低于对照组的 23.53%(8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为2.94%(1 例), 对照组为17.65%(6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35~55 岁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是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以及腹部包块等症状[5]。 该疾病早期无显著的症状表现,临床中许多病例都是在体检或是瘤体较大致明显症状后诊出,此时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摘除瘤体。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损伤小,术野清晰,可以在影像学引导下准确地摘除病灶,术后恢复较快。 但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腹腔镜手术后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而且复发率较高[6]。考虑其原因在于:对于瘤体较多或较大的患者,腹腔镜下瘤体摘除治疗创面较大,术中易出现粘连情况,由于无法应用止血带止血,所以容易导致大出血、术后出血情况,止血措施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给患者带来了二次伤害,增加了复发风险[7]。 有研究指出[8]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 年的复发率可以达到56.3%,临床复发率较高。

在手术中发现,许多子宫肌瘤患者伴有子宫动脉增粗症状, 这可能和瘤体周围形成大量血管网相关,导致了假包膜[9-11]。 根据这一病理机制,医学界提出了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方案,通过该手术方式可以阻断瘤体供血,缩小瘤体质量,从而减少剔除瘤体留下的创伤,对卵巢的影响也比较小。 但子宫动脉栓塞术易引起盆腔疼痛和下肢酸胀感觉,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而考虑转换为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在解决瘤体供血问题的同时,可以改善以上不适感,提升患者耐受性。 从该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手术时间是(64.36±4.28)min,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恢复时间(13.24±3.55)h,住院时间(7.24±1.8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70.16±12.17)mL,低于对照组。 在联合手术方案下,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出血量更小。 孙秀兰[12]在其研究中也指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是(75.26±11.42)min,出血量(71.48±7.29)mL,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排气恢复时间(12.65±3.22)h 和住院时间 (7.11±1.62)d 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与该研究均认为联合手术方案下患者损伤更小。同时,在较小的手术损伤下,患者术后并发症也更少,手术安全性高。

该研究同时报道,在联合手术方案下,患者半年内复发率较低。 分析其原因在于:动脉阻断术的应用阻断了瘤体供血,让瘤体坏死,并进行摘除取出,可以显著地减少复发率,并改善组织粘连问题。因此,术后复发率较低。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方案治疗疗效显著,手术的安全性较高,而且复发较低,在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的同时,也为其降低了医疗负担,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瘤体肌瘤复发率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