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策略初探

2021-04-07杜李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初高中阶段区域

杜李娜

不同的学段,在教学形式上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尤其是初、高中的跨度大,这种背景下,地理教师更应该意识到知识衔接的重要性,确保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实现有效过度。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并非在短期内就能实现,需要长期实践和总结,认识到初中学生在感悟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师则是组织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当下的教学节奏,实现教学方法和重难点知识的有效衔接。

一、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衔接不紧密

从当下的教学情况而言,初中地理教学大多是强调记忆、背诵,忽视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没有将生活知识渗透其中。而高中教学则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直接导致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衔接不够密切。例如初中的“自然环境”教学,主要是分析地形、河流和气候的关系,而高中的“地理环境”教学,则是认识到各个自然要素的联系,知道这些地理要素的关系。由此可见,教学目标虽然是对自然要素的简单分析,但是高中生需要在熟悉特征的基础上,认识区域因素的相互关系。

2.重难点知识衔接不合理

地理课程中的教学重难点知识是核心知识,初中阶段的教学需要被动记忆,而高中则需要学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寻得对应的解决措施。[1]例如在初中阶段“印度”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需要记忆印度在具体位置,以及当地的气候、地形等知识,而在高中需要学生对当地农业、工业等区位因素展开系统讨论。对重难点知识的衔接不够密切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进行更为深度的探索和分析。

3.教学方法的衔接不恰当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同一种方法不适应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变化。部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问题的深层次探讨,只是将知识进行简单罗列,忽视了地理因素的系统性练习,即便是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也不会将其应用到高中阶段。再者,高中生相比较初中生而言,自我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显得更为成熟,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分析,不能过分依赖教师,进而造成初高中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策略

1.基于协调观念的衔接策略

对初高中课程目标进行深度分析,从中挖掘核心素材,这是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以“聚落”为例,初中阶段的“聚落”教学目标,利用地图简要说明自然环境各个要素的关系,并列举出环境对居民的影响;高中阶段“聚落”教学目标,认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借助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成因。从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无论是在初步解读地理概念的初中阶段,或者是在深化地理概念的高中阶段,两者都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的需要人为干预,向着更为协调的方向前进。所以,在聚落教学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概念体系,把握其中的核心概念,基于协调观念下分析地理中潜藏的人文因素,始终将地理概念贯穿始终。[2]

2.基于思维认知的衔接策略

综合思维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初高中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一般是在高低层面,假设学生的综合思维比较弱,则体现在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层面,凭借记忆找出答案。而高中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知识,主动分析地理现象,主动解释成因,所以初高中学生的综合思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所要做的则是在对比分析中,全面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例如初中阶段的“东北三省”,培养学生对区域认知中内部因素的综合认知能力,形成学习区域的自然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讲练结合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高中阶段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首先介绍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接着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农业发展角度、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这是对初中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所以,教师在思维认知的层面上,高中教学设计中体现初中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重复应用,保证对地形知识的讲解更为系统化。

3.基于实践能力的衔接策略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习地理最基础的方式,实践包含了户外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中学生最缺乏的则是实地走访调查,教学工作一般是在室内,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是在初中的基础上递进,教师以当下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气候图的教学中,通过观看天气预报的形式学习,或者让学生自行播报信息,准确感知地理存在的现实价值。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真正在现实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4.基于区域认知的衔接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量的图文材料,或者是身边及家乡的案例,以问题引导的形式,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将着眼点落在区域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上,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初中教学要求学生认知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高中阶段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如土地荒漠化治理、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同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相比,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到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区域问题。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区域概念,分析某个区域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各个要素的潜在联系,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密切,地理教师帮助学生把那些在初中是“了解”而在高中是“理解”的知识掌握好,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3]

三、结语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地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到地理实践活动中,实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效结合。再者,教师认识到地理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既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地理教师探索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初高中阶段区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分割区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