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意蕴
2021-04-06崔治忠
摘 要: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其中,敬畏自然要求人们敬重自然、感恩自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开发利用自然时保持一颗虔敬的心;顺应自然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要求人们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培育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文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6.001
[中图分类号]X2;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6-0005-09
习近平在生态存在论方面主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生态认识论方面主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类未来,在生态价值观方面主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贯彻生态认识论主张,实现生态价值目标,就需要认真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由于自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再加上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人类担负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其中,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意蕴,是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律令。
一、敬畏自然
人和自然不仅是生命共同体,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伙伴”。习近平指出:“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1]如果人类破坏自然,自然就会报复人类。人类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位居首位,凸显其重要性。那么,何谓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以及如何敬畏自然?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重要论述回答了这些问题。
首先,何谓敬畏自然。敬畏是一种既敬重又害怕的精神状态。一提到敬畏自然,人们会习惯性地想到敬畏神灵。人们之所以敬重神灵是因为人们认为要么宇宙万物是由神灵创造的,要么人生的福祸安危是由神灵决定的。人们害怕神灵是因为神灵会对人的言行举止进行奖惩,特别是惩罚人的恶言恶行。可见,人们敬畏神灵肇始于对神灵存在和神灵权威的认识。人的福祸安危既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环境,更取决于人的认知和行为。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自然界的诸多神奇现象可以得到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合理解释。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强势冲击下,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明显减弱。换句话说,科学的洪流蔓延到哪里,那里的神灵崇拜就会受到冲击。从认知层面来说,敬畏神灵是人无法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产物。从价值维度来看,敬畏神灵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言行举止。但从根本上说,敬畏神灵是通过虚幻的方式对人的心灵需求的慰藉。在人类社会早期,面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和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人们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人们敬重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丰富物产,同时,又害怕风雨雷电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某些自然物产生了原始崇拜。到现今为止,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对雪山、江河湖海、牛、树等报以敬畏之心。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不仅能合理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而且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发和利用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不再是茫然无知的产物,而是理性认知的结果。具体来说,人类应该敬重自然的馈赠,不只把自然看作获取物质能量的源泉。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提供了生产资料,人类不能把自然提供的丰富物产视为理所当然。虽然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付出了艰辛劳动,但如果没有良好土壤、大气、水、矿产和生物资源等,人类的生存将更为艰难。既然人和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就应该敬重这一生命共同体,感恩自然界给人类的馈赠。只有对自然心怀敬重,人们才会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慎之又慎,才会对自己的欲求和行为进行反思。在敬重自然的同时,人类应该对改造自然的行为报以适当的畏惧心理。尽管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但大自然仍然有许多奥秘还没有被人破解。再加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受价值追求的影響,短期利益的考量必然制约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永续发展的理性认知。恩格斯曾警示人们:“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2]人们应该始终对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抱有畏惧之心,畏惧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畏惧自然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报复。
其次,为何敬畏自然。何谓敬畏自然与为何敬畏自然密切相关,对何谓敬畏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也回答了为何敬畏自然。当然,要全面理解敬畏自然的原因,还需要对为何敬畏自然进行专门解答。我们可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获得三个方面的回答。第一,敬畏自然是人类盲目改造自然得出的宝贵经验。习近平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观点,指出小亚细亚、希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坏了森林,最后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同样,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发展高山畜牧业,砍光了山南坡的枞树林,到头来山泉的枯竭和雨季的洪水毁坏了畜牧业的根基。这种情形在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当中广泛存在,废气、废液、废渣的随意排放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的肆意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地资源的粗放利用加速了土壤的荒漠化,这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警示人们必须敬畏自然。自然绝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拥有巨大反击能力的生态系统。第二,敬畏自然是约束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只有心怀敬畏之心,人们才会高度重视敬畏的对象,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对敬畏的对象产生伤害。对自然的敬畏亦是如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类普遍对自然充满敬畏。但是,随着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提高,人类把自然从高高在上的神坛拉下来,作为可以榨取最大利润的对象。然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启示人们必须敬畏自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要求人们必须约束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习近平指出:“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3]只有对自然心存敬畏,人们才会善待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第三,敬畏自然是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根本前提。从历史维度来看,人对自然的改造贯穿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从现实维度来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只存在于当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只存在于当下。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从祖先那里延续下来,我们相信人类也将通过我们延续下去。人对自然的依赖不仅存在于当下,更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而要实现这种共生共存,需要人们敬畏自然。这种敬畏不仅源于自然养育了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而且源于自然还要为子孙后代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能量。
最后,如何敬畏自然。虽然敬畏自然和敬畏神灵在语言表达上很相似,但两个“敬畏”的具体涵义不一样。前一个“敬畏”建立在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是对自然养育人类伟大举动的敬重和对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担忧;后一个“敬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将自己不能解释的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人类敬畏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4]敬畏自然不是目的,保护自然才是目的。敬畏自然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人们不仅认可自然的伟大,而且把敬畏自然与自己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内化为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当人们拥有敬畏自然的态度时,就能在言行举止当中真正做到敬畏自然。敬畏自然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把培育敬畏自然的意识作为思想基础,把敬畏自然作为道德要求,并付诸实际行动。就思想基础而言,对自然敬畏意识的培育不能借助于神秘说教,只能依靠理性辩护。相对而言,建立在理性辩护基础上的敬畏更深沉、更持久。只有深切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巨大伤害,人们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就道德要求而言,敬畏自然不是神秘力量强加于人的责任,而是人类自觉担负生态责任的具体表现。当人们将敬畏自然作为自觉的道德要求时,对自然的敬畏不仅成为约束言行举止的“软约束”,而且从心灵深处影响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身需求的审视。作为实际行动,敬畏自然不是人们匍匐在大自然面前祈求神山、神树、神水的保佑,而是感恩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减少或停止对自然界的伤害,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对不同的人和社会组织来说,敬畏自然的行动不尽相同,敬畏自然的效果存在差别,但敬畏自然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
二、尊重自然
敬畏自然与尊重自然密切相关,但又有明显差别,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包含对自然的敬重,区别在于敬畏自然除了敬重自然之外还包含对自然力的担忧和畏惧,尊重自然除了敬重自然之外还包含重视自然地位、遵守自然规律。如果说敬畏自然主要是人们对自然的纯粹心理态度的话,那么尊重自然除了在心理上重视自然之外,还将自然置于与人平等友善的地位。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就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把自然视为可以随意改造的对象。同样,也不能把自然奉若神灵,跪拜在其面前。人与自然之间有类似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虽然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人们重视自然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地位,将自然视为虚拟道德主体。类似于对敬畏自然的分析,笔者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解答来理解习近平关于尊重自然的主张。
首先,何谓尊重自然。在回答何谓尊重自然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尊重”。尊重,就是尊敬和重视的意思,一般指尊敬和重视个人、集体或抽象物的主张、权利、利益等。作为动词,尊重通常连接主词和宾语,主词指称实施尊重这一行动的主体,而宾语指称尊重的对象。尊重将主体和客体置于平等相待的位置。“尊重自然”是一个省略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人尊重自然”。那么,人尊重自然的什么东西呢?这是理解“尊重自然”基本内涵的关键。第一,尊重自然的地位。自然是生命之母,地球是人類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些重要观点凸显了自然界的重要地位。自然界的地位包括物质地位、生态地位和道德地位。物质地位表现为自然界包含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些资源是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生态地位表现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自然界为一切生命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才把自然称之为生命之母。道德地位表现为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尽管只有人类才有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但人在与其他生命相处时会将对方置于道德主体地位,从而赋予自然界以道德地位。第二,尊重自然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稳定有序的联系。尊重规律有助于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开展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自然界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尊重自然就内在要求尊重自然规律。习近平指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5]第三,尊重自然权利。严格来说,政治学层面的权利是对人而言的,人之外的自然物没有权利之说。但是,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将自然物置于虚拟道德主体的地位。为了便于言说,笔者将自然物具有的虚拟道德权利认定为自然物具有的道德权利。因此,尊重自然内在包含对自然权利的尊重。需要说明的是,尊重自然权利并不意味着人类必须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实际上,离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就不可能生存,更不用说发展。尊重自然权利就是在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也就是说,如无必要决不伤害无辜生命。
其次,为何尊重自然。或许人有会问,尊重是相互的,人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需要获得自然的尊重。但是,自然不是行为主体,无法尊重人。因此,有人主张没有必要尊重自然。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尊重不一定非要对方以尊重回报自己。况且,人类尊重自然是有回报的,这种回报就是自然界以大言无声的方式为人类提供优质生产生活环境。从理论层面来说,人类尊重自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尊重自然是敬畏自然的必然要求。敬畏自然不仅是敬重自然界和担忧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表现为对自然界的尊重。虽然敬畏某一对象不是尊重该对象的必要条件,但敬畏是尊重得以产生的充分条件。当人们对某一对象心存敬畏时,就会在言行举止当中尊重该对象。同理,对自然的敬畏必然包含着对自然的尊重。如果人们一方面敬畏自然,另一方面却不尊重自然,那么这样的敬畏绝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要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长远认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一切生命的珍惜和呵护之上。对自然拥有真挚而深沉的敬畏之心,就必然对自然心生尊重之情。第二,尊重自然是维护生命权利的内在要求。这个世界因为有生命而精彩,同样,这个世界因为有生命而残暴。生命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但生命的存在和维持需要摄入必要的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当中,一些生命的生存以另一些生命的消亡为代价。在人类变得强大之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维持了生态平衡。但人类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不仅大大压缩了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且干扰了正常的食物链,使得一些生命迅速消亡,进一步影响了生态平衡。因此,不管是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着想,还是从避免自然灾害发生的方面考虑,人类应该反思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人们需要城乡鸟语花香、平原蓝绿交融、山峦层林尽染,“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6]。第三,尊重自然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要求。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能量全部来源于自然界。同时,自然界也为人类提供了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不管是为了感恩自然养育了人类,还是为了给人类永续发展营造良好生存环境,都需要尊重自然。
最后,如何尊重自然。与敬畏一样,尊重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且表现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当中。当然,心理状态也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层面,尊重自然就是重视自然的价值和地位,把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物质保障,把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在行为举止方面,尊重自然就是感恩自然的馈赠,善待一切生命,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做到用之以时、用之以度。就全社会而言,尊重自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尊重自然首要的任务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需要说明的是,恩格斯所谓的“统治力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主宰力量或控制力量,而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就会变成肆意破坏,就会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此,人类历史一再给出倒证。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尊重自然规律,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8]第二,尊重生命权利。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来看,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哪种生命高于其他生命。但从生存能力来看,生命是有差别的。有些生命将自己的生存建立在对其他生命的蚕食之上,有些生命则依赖于微少的物质能量。从自然界的运行来说,食肉动物享用一些生命的躯体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无法劝说食肉动物停止食肉,食肉动物停止食肉还有可能导致自身的灭亡。因此,尊重生命权利不是对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而言的。人类尊重生命权利就是不能无辜伤害其他生命,不能将自己的幸福完全置于其他生命之上。相反,应该感恩其他生命为人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尊重生命权利不是要求人们停止宰杀牲畜,而是倡导文明宰杀。第三,尊重生态地位。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脚踩同一个地球。自然对人类来说太过重要,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但是,只要有人就必定有自然。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人们须臾离不开的自然没有重要与否的问题。说它重要,它也存在。说它不重要,它也存在。实际上,尊重生态地位不仅要肯定自然对人类的物质保障地位,而且要肯定良好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9]这一重要观点指出了人类尊重生态地位的必要性。
三、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之一,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中,顺应自然处于由知向行转变的中间环节。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可以体现在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举止当中,但更多地体现在知情意方面。与之相对,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举止方面。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利用者和守护者。正因为人与自然物处于平等地位,人就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那么,什么是顺应自然、为何顺应自然以及如何顺应自然?对这些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给出了准确答案。
首先,何谓顺应自然。顺应是指顺从、适应。在日常用语当中,“顺应”一词的运用主要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应人民意志”“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等。就顺应自然的基本涵义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位平等是顺应自然的前提。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人具有理性认知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具体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当中,人类将自己视为主体,把自然作为客体。虽然当代西方哲学家反对主客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做法,但认识和实践活动包含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始终指向对象。因此,主客二分终究是无法消除和漠视的。需要说明的是,主客二分并不意味着主客体不平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类高于自然或自然高于人类都不是合理的、可持续的。相反,科学合理的做法就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平等。从宇宙本体来看,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过程。顺应自然就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大为提高的情况下,要求人类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自然。第二,尊重自然是顺应自然的内在要求。顺应自然不是屈从于自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摄入最基本的物质能量,人需要改变自然的存在状态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就以“行”来说,人们不仅有交通需求,而且有方便、舒适、快捷的交通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遇河架桥、逢山开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然原有的存在状态。顺应自然的新理念要求人们在改变自然存在状态的同时,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尽可能修复生态环境,促进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共存。第三,主动适应自然是顺应自然的基本要求。除了尊重自然之外,主动适应自然也是顺应自然的内在之义。在现代社会,人不再是被动适应自然的动物。在深化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改善生态环境,主动适应自然。不管是荒漠化地区的植树造林还是城市的绿化行动,都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的具体表现。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宽、程度会越来越深。
其次,为何顺应自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好措施就是顺应自然。任何以人的意志改变自然规律的活动到头来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如前所述,顺应自然不是对自然听之任之,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谨慎地干预自然,使自然更好地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就顺应自然的必要性而言,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第一,顺应自然是尊重自然的内在需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尊重自然就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顺应自然,顺应自然需要人们重视自然、敬重自然。自然界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有机物又形成完整的生物链。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性和生存规律,各种生命构成共生共存的命运共同体。虽然无机物没有生命,但它们是生命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二,顺应自然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基本要求。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不会停止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但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自然。为了获取工业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人们可以开掘自然资源。但是,开采之后必须对开采区进行环境整治,否则会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人类为了获取热能和动能,可以开发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但必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果环境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自然灾害。顺应自然不仅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基本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违背自然规律且以人的喜好“改善”自然环境的活动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闹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启示人们,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即使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人们可以为一些物种提供人造的生存环境,但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要求始终不会变,也不能变。第三,顺应自然是保障生命权利的根本措施。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庄子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熟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10]虽然庄子的本意是从正处和正味出发来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寻求万事万物的一致性,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不同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和规律。人类尊重其他生命的正确方式不是以自己的理解和爱好对待它们,而是认识和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性。
最后,如何顺应自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顺应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适应。因为在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的今天,人们不可能再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方式。机械化生产和快节奏生活不仅深刻影响着生态环境,而且成为现代自然界的一部分。不管人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多高,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顺应自然既包括对其他自然物的顺应,也包括对人类自身的顺应。具体来说,顺应自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顺应自然规律。概言之,尊重自然规律主要是一种态度,顺应自然规律主要是一种行动。顺应自然规律必然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有助于顺应自然规律[11]。順应自然规律不同于遵守交通规则,交通规则是人们约定或凭借理性颁布的,是人们都能看得懂、可操作的规定和要求,而自然规律不是人们制定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感知就可以把握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需要深入。科学理论是人类把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顺应自然规律就要把握科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任何违背科学理论的对自然的改造,要么会带来严重自然灾害,要么成为一场人间闹剧。第二,顺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自然内在包含对人自身的顺应。顺应人类主要包括顺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顺应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既包含顺应人的生命变化的规律,还包括顺应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人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不断涌现的需求。顺应人类不是无限地满足人的需求和不考虑后果地施展人的才华。相反,顺应人类应该节制人的欲望、规范人的认识、引导人的行为,以便与顺应自然规律结合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良好生态环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顺应人类应该突出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顺应人民愿望的重要措施。第三,顺应自然变化。世界万物处于运动变化当中,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自然亦是如此。而且,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会加速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些自然变化对人类有利,有些则有害。顺应自然变化不是一味地迎合自然变化,而是顺应有利于人类和其他物种生存的变化,阻止或减小有害的自然变化。虽然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运用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变化就需要运用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使自然变化朝有利于人类和其他生命生存的方向发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在顺应自然变化方面的主动性将持续增强。但无论如何,人类都不能变顺应自然规律为违背自然规律、变顺应自然变化为随意推动自然变化。
四、保护自然
人类有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权利,与此同时,应该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和顺应最终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保护上。自然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指称整个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那么,如何保护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生态系统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回答何谓保护自然和为何保护自然。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要重视处理好制造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决不能以当前的、局部的利益去损害未来的、全面的发展。”[12]他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反复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了何谓保护自然、为何保护自然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等重大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指明了方向。
首先,何谓保护自然。之所以要保护自然,就是因为自然受到人为破坏。在人类生产能力低下的时代,不存在保护自然的问题。相反,人们面临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的难题。因此,保护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保护自然的责任将越来越重。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5]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护自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和领域。就基本涵义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减少生态破坏。保护自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破坏”是一个具有价值色彩的概念,其事实基础是人类对某一地区的自然现状进行了改变。当这种改变违背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生态理念时,对自然状况的改变就成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自然破坏就是减少违背生态文明理念和损害人的根本利益的生产活动。当然,有些破坏自然的行为影响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有的则影响大多数人甚至全人类的利益,有些还存在复杂的利益矛盾。第二,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的另一面就是节约自然资源。只有节约和高效使用资源,才能降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但人类发展是永续的。因此,只有节约资源,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使用的宝贵财富。第三,维护物种多样性。保护自然就是减少自然破坏、节约自然资源,就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生态环境的改善有诸多表现,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物种多样性得到维护。在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扩张的今天,其他物种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胁,因而保护自然就是要划定人的活动领域,为其他物种特别是濒危物种留下基本的生存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保护自然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长远来看,保护自然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人民的责任,人民群众是保护自然的根本力量。
其次,为何保护自然。顾名思义,保护就是尽力照顾,使保护对象免受损伤。保护自然就是约束人类行为,使自然免受损伤。为什么要保护自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工业化起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5]。2013年9月,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河北出现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问题非常严重,不仅影响了河北的生态环境,而且制约了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年,北京雾霾严重,可以说是‘高天滚滚粉尘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13]。我国是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虽然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普遍比较好,但它们也经历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阶段,且在当代同样面临挑战。地球只有一个,不断加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迫切要求人类保护自然。第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长。现代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却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在这个物质能量有限的地球上,许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例如煤炭、石油、金属等。许多资源人们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有些很快就会枯竭。此外,如果人类不节约使用,许多可再生资源也会加速枯竭。虽然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着手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和环保新材料,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不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保护自然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三,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旺盛。随着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和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旺盛。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阐释绿色发展理念时指出,一方面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约束趋紧的问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14]。我国人民是如此,世界人民亦是如此。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求引导人们自觉投身保护自然的伟大事业当中。
最后,如何保护自然。人类享有自然,也要保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个人、社会组织、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作用,共同推进;需要在约束人类破坏自然行为的同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丽世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是当今世界保护自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国家开展自然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体现保护自然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引导人们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保护自然首先要引导全民培育生态文明新理念。只有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自觉保护自然的观念,保护自然才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近平强调:“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3]第二,划定红线、底线和上线。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环境治理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確保重要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通过环境质量底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通过资源利用上线,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突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了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边界线,环境治理底线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资源利用上线提出了必须依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走向未来。“三线”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了不可突破的立体空间,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设置了“硬约束”。第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人的生活需求受制于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改造自然、发展经济、人们的生活三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习近平在深刻分析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3]因此,开展自然保护工作就必须在改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就发展方式而言,要培育践行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生活方式而言,要反对不合理消费和奢侈浪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只有当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时,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才会明显减少,保护自然的要求也才会融入人们的一言一行当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6.
[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4]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03).
[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6]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9-04-29(0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9.
[9]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1).
[1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7 .
[11]吴灿新.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及其重大价值[J].岭南学刊,2018(1).
[1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0.
责任编辑:祝远娟
收稿日期:2021-11-05
基金项目: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9005)。
作者简介:崔治忠,男,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