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采集前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探讨*

2021-04-03叶小凡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征询间隔期采供血

——周 春 南 敏 王 静 叶小凡

血液质量管理贯穿于采供血业务的各个环节,如何通过信息化使血液质量管理更加规范是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1]。目前,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有效筛查低危献血者,从源头上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是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本研究从江苏省血液中心的管理实践出发,探讨了血液采集前的献血者招募、献血者筛查中质量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

1 管理实践

1.1 献血者招募

开通96614全省统一献血服务热线,实现来电号码关联业务系统中献血档案数据,依托知识库,借助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为咨询者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服务[2];并与微信公众号后台对接,实现公众号信息的查看回复[3]。

献血者在微信公众号通过身份认证后,在献血预约界面,填写姓名、性别、手机号码,选择献血地点和日期,即可快速预约献血。在献血导航界面,可以看到献血点分布情况,献血点一键电话咨询可以查找附近献血点并提供路线导航服务。微信预填征询表可提前填写,如果是重复献血者,自动补充个人信息,无需重复输入[4]。

献血者在微信公众号认证身份后,还可进行献血记录查询、血液检测结果查询、电子献血证查看等,内容包括历次献血地点、献血类别、献血量、血液检测结果、血液用于何处、是否可以献血及是否处于间隔期等[5]。

1.2 献血者查询

通过江苏血液云平台中的“献血者联网屏蔽管理系统”,实现全省两家血液中心、12家中心血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将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信息在全省范围内共享。通过分布式轮询方式,实现献血者间隔期屏蔽信息的联网实时查询功能[6]。同时,江苏血液云平台与上海血液云平台、浙江血液云平台进行对接,实现江浙沪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信息的交换共享,并通过三地平台之间数据对接实现分布式轮询[7]。

1.3 献血者征询体检化验

江苏省在全省统一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时,规定对于征询体检初筛不合格的信息需要录入业务系统中,并对每一项征询体检初筛不合格项目设定阻止期限。比如:对征询表中的每一条征询内容以及初筛化验中的各个项目分别设定不合格阻止期限,这样在献血者再次献血时,就能够看到上次征询或初筛不合格情况,防止隐瞒,既保护了献血者身体健康,又保障了血液质量。

2 成效

2.1 献血者招募效果

江苏省无偿献血电子证平台从2019年9月上线以来,截至2020年9月,全省累计领用并激活电子献血证共471 852人,显示了献血者对电子献血证的极大热情。对献血者的招募和服务以与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绑定方式进行,以江苏省血液中心公众号为例,2020年1月-10月关注人数净增长28 182人,平均每月增长3 131人;公众号文章阅读量429 185人次,转发分享14 618次;全血预约471人次,成分血预约8 050人次,其中成分血预约人次占成分血献血总人次的69.4%。

2.2 献血者联网筛查效果

献血者联网屏蔽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范围内高危献血人群的实时联网屏蔽,包括检测不合格屏蔽以及献血间隔期屏蔽,从源头保障了血液安全。其中,全省联网间隔期查证功能通过分布式轮询方式,实时查询该献血者在全省范围内是否在间隔期内,杜绝未到间隔期的献血者跨区域频繁献血。2020年1月-10月,献血者联网屏蔽管理平台成功制止阳性献血者在异地献血1 464人次、3 741人次,阻止间隔期内献血者在异地频繁献血5 545人次、14 166人次。

江苏省与上海市签订献血者间隔期屏蔽信息共享协议,实现了省际献血者间隔期信息共享。2020年1月-10月,阻止间隔期内献血者在两地频繁献血1 259人次、3 556人次。

江浙沪三地血液中心建立了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联合屏蔽制度,搭建了江浙沪HIV抗体确认阳性献血者联网屏蔽平台,实现了3省市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信息的自动交换共享[8]。截至2020年10月,该平台共享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信息1 397例,其中江苏496例、浙江571例、上海330例,有效阻断了高危献血者的跨区域献血。

2.3 献血者征询体检化验不合格阻止效果

以江苏省血液中心为例,2019年共在征询、体检、化验环节录入不合格信息3 836人次,其中属于转氨酶、血红蛋白等短期阻止的有3 144人次,成功阻止这部分献血者在短期内再次献血。

3 讨论

江苏省血液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采供血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第一,要有统一的领导,整合全省采供血机构数据标准,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方法,顺利完成全部功能的上线运行。第二,各采供血机构要协调配合、规范管理,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检测假阳性被淘汰的情况,因血液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但高灵敏度的ELISA检测试剂应用于低危健康献血者人群的筛查,假阳性检测结果难免发生,而检测阳性的献血标本,对其相应献血者一般都采取永久屏蔽策略,这就造成了这些献血者不能再次献血。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在实行联网屏蔽的同时,建立了献血者归队程序,制定了《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南》《江苏省献血者归队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开发了献血者归队管理系统,全省推广献血者归队信息化管理,保留了假阳性献血者献血权利,对可能的假反应性献血者予以必要的甄别,努力消除因不确切的检测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江苏省血液中心在血液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血液质量管理信息化需涉及多个环节,如血液检测,需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成分制备,需建立成分制备信息管理系统,对成分制备的滤白、离心、分离、速冻、融化、病毒灭活等实现智能化管理;血液存储,需建立环境温度监控系统和物联网血液冷链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对血液存储和运输的冷链进行监控;临床用血,需建立血液预警管理信息系统等[9]。这些采供血业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都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撑。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主线,采供血机构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还需继续深化血液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如实现与用血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将献血信息接入市民健康卡,实现献血信息共享[10]。将市民健康信息接入全省献血者联网平台,实现健康信息共享[11]。通过建设智慧血液安全管理平台,真正形成血液“从血管到血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等,从而保障血液安全,真正实现血液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猜你喜欢

征询间隔期采供血
关于储粮防护剂安全间隔期的问题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血站采供血设备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考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河北画报》杂志意见征询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献血者健康征询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珍惜这一声“不”
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