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喻文化视角下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研究①

2021-04-01侯鹏郭青青刘子麟孟欣雨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侯鹏 郭青青 刘子麟 孟欣雨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西安 710071;2.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科学学院 天津 301617)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于2020年8月底审议通过,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其中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普通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想要得到良好的运转,招生质量需首当其冲,其次培养质量作中流砥柱,最后就业质量促良性循环,否则将导致“进口”不顺,“出口”不通。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于1970年在《代沟》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喻文化”,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亦称“老年文化”,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根基,后辈向前辈学习,前辈须向后辈传授基本生存技能、对生活价值的理解、规范生活方式及是非观念。同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亦称并喻文化、共成型文化,文化传递方式主要是同辈间相互学习。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亦称“青年文化”,由后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在现代通讯和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前辈只有虚心向后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更能生生不息,持续进步[1]。

基于“三喻文化”视角将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的内生脉络交织结合,为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展现出新的特点及发展意义。探明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并使其融合互补,捋顺高水平运动队内部脉络,对于提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及多维发展十分重要。

1 研究样本与方法

1.1 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为陕西、江苏、山东、北京、天津等22个省及直辖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其生源省份来自于31个不同省份,分别归属游泳、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网球、击剑等13个不同运动项目,以此尽量满足研究样本多样性。测试样本1000人,通过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等对数据进行审核后,有效样本数据638份,抽样过程采用方便抽样、雪球抽样和整群抽样,具体为线下实测与分省雪球滚动式线上微信问卷相结合,基础信息如表1所示。

表2 招生现状调查结果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体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基础理论,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对样本高水平运动队中队员及其教练和相关教学人员进行半结构式、非正规式的个别人员直接访谈。过程包括:访前准备、建立关系、试探性交流、正式访问和整理资料。采用事故树等方法罗列分析当下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脉络。

1.2.2 量表测试法

基于文献研究及观察访谈所得到的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设计问卷,问卷设计尽量选择已被国内外学者证实较为成熟的条目,并进行适当修订,经过5位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及20位高水平运动队队员评估审查,主要目的是让教练员和运动员评价问卷条目的陈述语义是否清晰准确,内容是否容易理解,对问卷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后用于大规模测量。测量结果使用Excel对研究样本数据分类进行对比分析。

2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的实然困境

2.1 招生困境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在教育部宏观控制下,由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招生办法,由省市招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共同负责统一录取。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均可招收入学,另有国家队些许现役运动员常年在外训练处于挂名性质。自实行高水平运动队政策以来,我国运动员招生生源构成大体可分3条路径:一是省市专业运动队退役或准退役运动员;二是省市专业运动队的二线未注册运动员;三是运动水平较高的高中学生运动员[2-5]。根据以往文献及数据查阅,大多高校招生通常倾向于“速成”,为短期获取最高效益,所招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比例为省市专业队的二、三线优秀运动员居多,普通高中学生占少数。虽短期内省市专业队运动员比高中生运动员技高一筹,但入学后多数已无潜力可挖或无心训练,再者运动量及时间的减弱导致能力上很难再有质的提升。

表3 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表4 就业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研究样本数据采集,如表2所示,当下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主要存在2个困境。第一,信息获取渠道窄。学生多靠线上自发搜索或是听取前辈意见从而了解并报考,但未有学校“官方”发言人进行解释,从而常出现信息不清,盲目报考落榜的现象。第二,专业选择问题。当下新生代大学生多崇尚自由,且兴趣爱好广泛,经过多方访谈,当下运动员学生普遍认为限制专业,失去选择权,会导致之后的被动学习和被动择业,且自身较抵触此类招生方案,从而放弃报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还有近半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限制学生选择专业,无疑使运动员学生在“学校排名高但专业弱”及“学校排名低但专业强”中举步维艰。除此之外,各高校近年来也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和灵活的招生制度,借以争取更多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例如免除部分学费、竞赛保研等政策,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运动员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也存在市场经济下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择业面的拓宽,使许多家庭重新考虑对子女的未来发展与投资问题而导致的生源缺乏[6]。

2.2 培养困境

在培养方面各地域存在不同问题,其中如典型高校大省陕西和湖北。陕西省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存在省内各项目运动水平有限、无优秀生源、高校学训矛盾及经费不足等现状[7];湖北省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存在训练时间过短、成绩奖励过低和运动员学业保障等问题[8]。其余省份如四川、辽宁、广西、甘肃和新疆也均存在教练员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经费不足、场地缺失及学训管理等问题。无疑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的系统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教体结合”的办队机制尚未形成。具体来看,针对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训练经费不足,渠道单一,学训矛盾依然存在,运动员评价体系不健全,优秀学生运动员生源不足,后勤医疗不完善,训练场馆、设施严重不足等都是制约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的重要原因[9]。

根据研究样本数据采集,如表3所示,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运动员在获得奖学金上持平,说明当下我国高水平运动队涵盖相关政策,使得学生运动员在校内具备“平等”身份;参加赛事及参加过最多赛事上可看出,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级赛事及校级赛事占比较少,多为国家级和省级,可见大多学校对于校级体育竞赛支持力度依旧较低且高水平运动员无法培养参加国际级比赛,失去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理念的初衷。

2.3 就业困境

就业方面根据近年文献显现出不容乐观且亟待解决的现状。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率受性别、运动等级、学校培养模式及运动员自身就业态度和职业规划等因素的影响,譬如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等级越高,其就业率越高,女运动员就业率比男运动员低10.1%,且工作内容与篮球专业的相关度低[10];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普遍认为学训矛盾和受迫性的专业选择导致了就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部分运动员就业认知态度不明确及家长对就业的错位观念也是严重影响着就业的方向和质量[11];华东地区的高水平运动员普遍存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文字表达能力差及对自己就业方向不明确[12]。

根据研究样本数据采集,如表4所示,高水平运动员入校前后在职业规划方面有明显差别,可见高水平运动员在入校后会收到一定程度的就业规划指导,或是在校内感到一定的就业压力,从而受到了某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次98.41%的高水平运动员认为学校名气对就业有影响,这与当下就业单位考虑“双非”(985或211)、“出身”等就业形势有一定关系,同理就业影响招生毋庸置疑;在高水平运动员相关政策上,普遍希望出台相关优势政策以协助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就业,这也同时对高校的招生起到了一定匡扶的作用。

3 高水平运动队“三喻文化”视角下的多维重构

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理论及现代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实现高效、优质联动后,便可融合成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效应。在“三喻文化”视角下,根据高水平运动队内生代际关系及建设体系结合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可将“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分别交织于“招生-培养-就业”构成多维主体,通过恰当调节与取长补短,搭建符合当下社会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模式。

3.1 前喻文化——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多维主导地位的认同

在“前喻文化”中,前辈向后辈进行文化及信息传喻,教育信息由前辈流向后辈。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前喻主体”亦是如此,由教练员代表学校履行教育职能、对队员进行学训教育,传递为人处世、敢于担当的良好品德,以便其能在毕业之后优质就业并取得远大前程,高水平运动队“前喻主体”是最正式、最经常的主体,往往对高水平运动队起着主导作用。“前喻式”在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体系中作为主要建设方式,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主体中最一般的形态。

3.2 同喻文化——实现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多维主导的营养根基

同喻文化是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文化传喻方式,由同辈人中的先进者向后进者进行文化的传递。高水平运动队的“同喻主体”,即处于平行关系的队友、同学之间互相传喻文化,互相竞争学习,互相激励前进的主体。由“前喻文化”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学生进行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教育,而产生的良好就业效果及发展状况,便会吸引学生运动员慕名而来,对招生起到内隐外显的促进作用,当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在一起竞争奋斗便会衍生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运动队内的良性循环。

3.3 后喻文化——增强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多维主体的整体效应

后喻文化是后辈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前辈的文化传喻类型,信息由后辈流向前辈。米德在阐述“三喻文化”时,重心放在了“后喻文化”,给予了青少年对于文化传喻的信心,可见“后喻文化”乃是整个人类文化传递方式的发展方向。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后喻主体”,往往由高水平运动队新队员作为新鲜血液来担当,他们既使高水平运动队持续发展,又催使教练员不断学习先进训练理论、高校改革以适应当下其新的学训需求和时代使命,以求更好对接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并施以优质的培养。

4 结语

在“三喻文化”视角下,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呈现出多维交叉的特征,显现出“Y↔Y1↔Y2”的联动闭环。通过高校及教练员的优质培养,使高水平运动员获得就业能力及远大前程,由点到面的扩散学校相关招生信息,“反哺”式带动学校宣传,吸纳更多精英高水平运动员入校,通过学校和教练员的不断改革进步促进培养质量,产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招生方面政府当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高校应拓宽招生渠道使信息源源不断向外扩散,完善自由选择专业权利以满足其兴趣,发挥其所长;培养方面教练员应主动提升理论与教学能力,满足当下学训需求,高校应持续优化训练场馆设施,完善激励政策(如构建校体育名人堂、奖学金制度、保研政策),增加国际赛事参与;就业方面,高校当协同教练员完善对高水平运动员就业规划的监测指导,使其明确就业路径及方向,条件允许下出台相关匡扶政策以保证高水平运动员就业资源的获取;最终以联动闭环模式实现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就业”的可持续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四川省民办高校运动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研究
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执教能力的研究及建议①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