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2021-03-31刘丽萍
刘丽萍
摘要:初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同时,数学也是贯彻在人一生的知识内容,数学教学一直受到教育部的广泛关注,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初中数学更加看重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双减政策给教学体制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该政策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课堂教学
引言:从2021年的9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了针对义务教育的双减政策,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两个方面出发,尽可能提升学生在实际课堂中的学习成效,对整个义务教育体系造成了影响。
1.“双减”政策给教学体制带来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落实也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体制迎来了重大变革,该项政策的重点落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及课后作业负担两项内容,但这并不表示要使教学质量和标准下降。对于教学来说,双减政策推进向效益型教学方向的发展,减少“题海战术”,教学的观念与指导性思想都应当做出改变,既保证学生的学习负担下降,也要保证整体教学的效率,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会变得更高,教师实际进行教学时应当紧抓重难点内容,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系统的连贯性,从教法上进行突破,对于课后习题要进行精减,避免随意性和重复性,让习题从量到质充分改变。同时,教学工作将会开始侧重于学生素养方面的提升,像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掌握“会学”技能而不是學会即可、整体教学促进“活学”替代传统“死学”等等。
2.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不合理导致学生兴趣下降
以往的许多初中数学教学仍旧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大部分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了解不足,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规律也没有深入探究,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下降,教学质量偏低。调查发现,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对考试,普遍不喜爱这门学科,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缺少了获得感与成就感。这种方式的教学久而久之也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心态,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不能够继续采用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弥补课上教学的不足,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都需要尽快提升,因此教师也必须以充分了解学生为起点,进行严谨、有效的课前准备,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
2.课堂教学氛围压抑,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的很多课堂都体现出一种严谨、压抑的氛围,同时许多数学教师也是给学生带来严肃形象,导致许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精神紧绷,遇到难题怯于提问,逐渐失去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除此之外,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明显,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因材施教,教学的针对性不强,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难以达成一致,也会影响到实际教学的效果,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停滞不前而被忽视,教师为了提升成绩反而加重其学习任务,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3.“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3.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其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是从确保教学理念的正确性,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初中数学的备课工作应当要更加重视质量,教师不可以以往的观念看待数学备课,认为教学难度不高而随意备课或是简单备课,备课的过程中应当紧抓“三备”要点,一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准确,教师应当开拓思维,凝集智慧,根据实际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现状来探索出最适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保证教学方法应用的科学性;二是对学生情况要充分了解,初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已经是十分显著,由于思想的成熟化,其学习兴趣、动机、习惯以及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心里应当有一个学生具体的水平层次,提前想好针对于不同学生将要采取的教学措施;三是在习题方面的准备,合理设计课堂将要运用的练习习题,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斟情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习题。教学准备阶段还需为学生整理出丰富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教材来开展教学工作,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应当运用当前的互联网搜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制作出一些视听结合的视频学习资源,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启发出数学思想,培养其数学素养。
3.2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初中数学课堂实现高效性的关键还在于学生,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学习效果来说有着很大影响,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实现减负而缩短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那么在课上的学习成效就要提升,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主要可从兴趣出发,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时,可以从超市销售、存储以及房产交易等多种生活化场景上的一元二次方程入手,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化,也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新鲜感,让学生产生积极心理,还能够直接从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比如说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小老师”角色,让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体验为学生讲课的感觉,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听讲的时候被吸引,还能够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感,提升课堂的学习成效。
3.3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讲,其逻辑性较强,同时也具有着较强的应用性,但数学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许多知识是积累也是深入,比如说在新知识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新知识与学生以往学习的旧知识有什么联系,合理设计导入环节,让新知识不再“新”,能自然地呈现出来,像是可引导学生对定义进行推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新的知识理论,培养出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层次化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避免出现知识零散、学生抓不住重点的情况,结合其学习规律,构造出知识归纳的思维导图,重点标注出一些公式、易错点以及概念等,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成效,还有助于学生日后进行复习。
3.4打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教学氛围
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与学习压力,随着作业和课外培训的减少,课堂教学也变的更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要赋予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都会使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还需打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一些学生在进行个人学习时通常会遇到困难,但是在课堂上又羞于提问,因此,可设计一些团队合作学习的应用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引入一些讨论题,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参与进来,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也可询问同学,或是小组对老师进行提问,推动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弥补不同学生之间能力的缺点,使得这个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愉快,有效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进行新的思考,主要思考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得减负目的达到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由本文分析可知,“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包括: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从学生兴趣出发提升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等等。
参考文献:
[1]师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之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5):67-68.
[2]焦小强.利用微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1(29):144.
[3]龚美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1(2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