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2021-03-31杨文红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策略

杨文红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充分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存在教学管理不够完善,硬件条件缺失,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从而导致了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行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高效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将针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化探究,现内容如下。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学策略

引言

职业教育是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术学校能够为我国各领域的工作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企业对员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计算机实训活动,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主要目标,为职业技术计算机技能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

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学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而形成相应的技能。要想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但目前就实际的计算机技能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期间,未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教学实践当中仍然习惯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未能主动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相关知识时,就无法调动个人的学习积极性[1]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问题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从而也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理论教学上,从而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相应的实践技能,这一片面观念直接弱化了计算机技能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往往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拆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穿插设置,这也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连贯性,两者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二、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课实践教学策略

(一)教师善导,提升教学实效

职业院校的学生敢于尝试、热情洋溢,对于实践类学习内容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因此对传统讲授模式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为学生的能力發展、技能训练提供新方法、新途径。教师要在教学模式创新中重视引导方式的优化,通过发挥学生学习优势提升教学实效。首先,导学问题应为教学情境的构建服务,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进行启发和引导。其次,导学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促进学生善问能力的形成。再次,教师要借助导学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所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便是"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促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技巧和能力,可以在面对新问题时做到独立思考。教师善导,教学活动才能兼顾学生技能学习与学习能力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手段。

(二)使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所以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教学法,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应用。教师在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可以使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计算机主课程中三维动画设计的学习任务,学生就可以使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查询,尽可能完整地掌握三维动画设计的相关知识,然后学生可以在信息搜索完毕之后,利用自己已掌握的信息,简单地设计一个三维动画作为实践作业,在课堂上一并展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教师作为一个辅助角色在一旁进行观察,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不足的地方进行记录,以便在学生展示结束后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掌握的三维动画设计的全面程度进行评价,及时进行补充。其次,教师还要从专业视角对学生自行设计的三维动画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在完成任务时还能较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提升实践教学比例

计算机技能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借助相应的实践过程,理论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广大学科教师的共识。作为一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锻炼。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以具体实践项目为载体,对相关理论性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在探究中多主动思考,勤于动手、观察,从而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夯实,及其综合能力的培养[2]。其次,教师教学地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机房条件,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性学习空间。

例如,教师在教学“Windows系统”的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任务中熟悉操作、灵活掌握相关理论。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对操作理论与技能的熟悉过程,如果缺少了实践的过程,学生对“Windows系统”地掌握就会比较机械,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机会,并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将零碎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结成知识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其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专业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有效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转化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此外,实践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必要过程,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不断创造是计算机领域的发展的原动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为载体,促进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吕旻.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0,7(3):29-29.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计算机专业教育在职业技术学校中的现状及对策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视唱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