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内生动力激发的思考
2021-03-31邱学林张俊清于倩颖
邱学林 张俊清 于倩颖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既具备精湛技艺又具备优秀的职业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之前很多学者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做过许多研究,更多从方法论角度研究工匠精神。基于此,吸收借鉴之前的研究成果,从职业精神认识论视角出发,站在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立场,以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职业的精神内涵和特征、职业精神内生的外部困境、职业精神内生动力不足的外在表现、院校教师“三全育人”的方向选择,以期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职业精神;内生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093-03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战略机遇期。全球化背景下,科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历史交汇期,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创新创业精神逐步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以软实力参与市场竞争与国际竞争将是发展的必然。在这个难得的机遇面前,诸多矛盾交互叠加,只有提升软实力才是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加强既具备高技术技能又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培育,使之既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具备企业竞争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及自我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与竞争、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优化配置的现实选择。
一、职业精神内涵及属性
职业精神是从业者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领域,能动地展现自身职业性质、特征的思想观念与价值选择,通常表现为爱岗敬业、遵律守法、注重安全、团结合作、求真务实、诚信友善、钻研创新等精神。职业精神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1.传承性。职业精神在形态上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形成与发展会结合特定的社会物质环境做出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新的职业观念和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必须将“职业精神+文化传承”融入于职教改革全过程。
2.异质性。职业存在须以行业存在为基础,根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同划分为若干行业,不同行业基于其自身特性和生存的土壤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信仰、规则、价值取向,依托不同行业形成的职业,其职业精神既互相交融又相互冲突。
3.时代性。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总会催生新的教育形态出现,承担新的使命。职业精神在不同时代会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古代职业精神强调技术技能、行为习惯的同时,崇拜“祖师父”是从业个人安生立命的根基。新时期,要求职业人的职业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职业精神融入“中国魂”,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精神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4.人文性。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展示人文魅力, “人文,人之道也”,职业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又要以人文精神教化他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5.社会性。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依存整个人类社会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时,社会进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养分和土壤。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才能具有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最终目的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二、职业精神内生的外部困境
职业精神培育有其内生的基因,同时又会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在职业精神产生过程中内因起主要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影响。具体来看,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环境供给不足
1.职业教育地位
多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制度上供给不足,凸显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弱化职业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制度的供给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进入新时期,高等教育制度供给亟待改革。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界定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享有同等地位,紧接着相关措施陆续落地。但是,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效果依然要放在一定历史周期进行检验。
2.市场约束机制不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布署。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推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人们思想带来极大冲击。市场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开始凸显,时代的变革在思想冲突中冲击了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
3.职教政策执行时有急功近利倾向
不可否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了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但是,职业院校在与社会的博弈中,在就业率导向的困局中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无疑是职业院校博弈的最优解。职教的政策导向下,近年来职教改革的大门已经打开。受政策惯性影响,横向来看,产学研脱节,政、校、行、企脱节,教学用脱节等依然是难解的课题;縱向来讲,职业教育的通道尚未真正贯通,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体系尚须完善。面对新时期职教改革政策,校企贯通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等系列改革仍困难重重。
(二)资源环境缺乏
职业精神培育必须有其存在的土壤。职业精神与职业本体相辅相成,职业本身须有其职业环境。职业环境分软环境与硬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需要政府保障资源供给和优化资源配置。目前,软硬环境供给速度明显比不上高职扩张速度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增长的速度。
三、职业精神内生动力不足的外在表现
(一)目标模糊,规划粗浅
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引领学生发展的灯塔,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缺乏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时无动力,实践时无兴趣,就业时无意向,工作时无思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标导向不清晰。因此,职业导师必须真正做到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做好自身定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监督和帮助学生按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专业教师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教学过程中除完成既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外,还要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興趣不足,行为敷衍
学生学习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该学什么、为什么学、为谁学、怎么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懒惰、行为敷衍、进取心不足,为任务而完成任务,就考试而应付考试。为此,必须从学生的思想根源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深入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引导他们走出教室练,跟着企业走,进入项目干,随着季节转。
(三)诚信缺失,利益优先
诚信是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一环,是网格化社会中个人存在的基础。通过案例观察发现,系列大学生失信问题时有发生,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学生爱慕虚荣,生活上贪图享受,追求名牌,一旦开支陷入困难,就选择开信用卡、打白条、办小额贷等方式解决问题,甚至陷入校园贷无法自拔。这部分学生利益优先,本位主义思想明显,责任意识不清,缺少担当的勇气和气魄。
(四)创新匮乏,意志不坚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当下高职学生普遍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部分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意、创业、发明创造类活动时以结果为导向,急于求名,作品实际转化和应用水平不高;还有学生缺乏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这山望那山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时提要求、讲条件。
四、职业院校教师在学生职业精神内生培养的现实选择
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内生动力不足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其中内在原因是主因。作为施教主体,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激活学生动力。
(一)双元培养、精准施教,立匠人心
校、政、行、企深度融合贯通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匠心引领,双元育人。以校内外实训基地真实实践教学项目为教学载体,以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发扬工匠精神,突出教学“新、实、准、细”特色。
“新”就是掌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规范、新流程、新趋势。
“实”就是兢兢业业教、踏踏实实学、认认真真做,学生学得会、弄得通、够得着、用得上。
“准”就是精准到人对人、点对点,精确到产品和工艺具体参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务实求真、德技并修,达到《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效果。
“细”就是教学过程中细化到一个知识(技能)点、一个标准线、一个技术面。教师既要技能指导,又要行为示范,展现“爱岗敬业,团结一心,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职业精神。
(二)兴趣引导,项目培育,做职业人
培育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感。从兴趣开始,深化技能培养,逐步让学生意识到人是职业人,职业是人的职业,职业人是做职业的人,职业人做职业人的事,崇尚技能宝贵、劳动光荣,敬畏所事职业。
做好教学控制,规范职业行为,根据教学任务明确目标-计划-控制-反馈-修正,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规范学生职业行为,并制定明确奖惩机制。
(三)文以教化,情怀培养,铸中国魂
将优秀文化中蕴涵的礼仪道德、社会规范、思想价值观感召作用于学生的行动和思维中,并引导和塑造学生。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官商媒介和自媒体优秀艺术作品,弘扬优秀文化,培育匠心精神,崇尚高尚情操,提升艺术气质,锻造创新思维,使学生在骨子里种下“生为中国人,必有中国魂”的家国情怀。
引导技术学生扎根生产一线,深耕基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制造注入“中国魂”。培养学生秉持“岗位可能平凡,人生不能平淡”的理想信念,把技艺高超、精益求精作为职业奋斗终生的目标。
(四)三全育人,激励创新,走国际路
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兼教师、校企职业导师、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明确各施教主体责任,建立相关协调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只有根据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序、有度、有效地激励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今天,创新已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要引导学生立足专业与岗位,发挥专业特长,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刻苦钻研,深入实践,完成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从实践中总结创新。
要主动融入参与全球化进程,拓展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竞争中彰显中国本领与中国特色,在不同的文化激荡和冲突中磨砺和成长,在变局中树格局。
参考文献:
[1] 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83-84.
[2] 张弛,张磊.中国智造视域下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模型与“1+X”育训协同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20):35-42.
[3] 何应林,眭依凡.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7):104-108.
[4] 马裕华.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评《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8):113.
[5] 印敏惠.浅谈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167-168.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