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圈视角下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1-03-31刘英杰方硕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

刘英杰 方硕

摘   要:苏州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极为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依靠大运河不断发展自身交通、经济、文化等,可以说大运河是苏州市发展的灵魂。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资源开发过度、保护力度不够等各方面因素,苏州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了限制。基于此,借助文化生态圈理论分析其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将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与苏州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與区域相关产业相联系,与苏州市整体宏观与微观环境相适应,使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形成一个相互循环的生态圈。

关键词: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文化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022-05

苏州段运河是江南运河的一部分,西北起于苏锡两市交界的沙墩港,南至江浙两省交界的王江泾,长约82千米。按其流向、地理位置又分为苏锡段、市河段、苏嘉段三小段[1]。大运河贯穿了整个苏州城,孕育了极具特色的苏州文化。在国家倡导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宏观背景下,苏州市对于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游客数量的不断饱和、相关文化产业链的不完善以及保护技术的缺失,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其发展得不到较好的实现。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苏州运河文化可以围绕水、岸、城来划分。水是运河文化的血液,岸是运河文化的骨骼,城市则是运河文化的肌肉,三者共生共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除此之外,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所特有的多元性和流动性更适合与生态圈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从文化生态圈的理论视角对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梳理,旨在使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保护以及在保护的同时进行多方位、系统化、科学性的循环发展,以开启新时代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发展与保护的新篇章。

一、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多元、流动与价值断裂

苏州大运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苏州文化和经济的摇篮。与其他文化相比,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具有多元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特征

1.价值多元性

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第一个特征是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大运河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上。运河在展示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同时,也孕育了运河苏州段的村落、古镇、历史街区、民俗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现今存在的可以证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象征。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创造物质产品的技术。物质文化是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历史遗留,苏州大运河的物质文化主要有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街区、盘门、宝带桥、古纤道,以及山塘河、平江河等运河故道。而精神文化主要是指苏州运河沿岸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态环境以及交流方式等。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融合之下,共同构建了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整体风貌。

2.时空流动性

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另一个特征就是流动性,这种流动性表现在时间、空间两个方面。首先,在时间方面,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苏州大运河不论在水体流动还是运河文化传播与发展方面都是绵延不绝的。苏州大运河的开凿、发展与兴盛的历史也是苏州城市发展的文明史,是苏州文化的记忆之场,也承载着每个苏州人的文化情怀。其次,在空间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运河非遗文化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突出的就是它流动中的文化融通这一卓越特质。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连接了整个苏州市,苏州市由于运河的连接使得整个城市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2]。

(二)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困境

1.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旅游出行的人数也不断攀升。苏州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更是吸引了海内外的众多游客,但是这同样给运河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发展,苏州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这就避免不了用水的压力,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超过运河文化保护速度。此外,分散的管理体制阻碍了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水体污染以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2.运河开发不够合理

为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运河沿线运量不断增多,京杭大运河也进行了多次的整治和扩建。从1958年开始,苏州段的大运河就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使得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3.遗产价值认识度不清晰

对于运河文化的认知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差异。有些研究者着眼于运河水文化本身,将运河水文化遗产分为三类:物质形态水文化遗产、制度形态水文化遗产和精神形态水文化遗产,认为是围绕着水、水事、水利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3]。而运河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有着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特征。运河文化涵盖河、岸、城,其种类丰富,包括精神、物质、制度三种遗产类型。既包括名街、古镇、城市等文化名片,同时文化带中的点、线、面又与周边环境、运河母体进行着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不同文化在某个空间进行交融的统一整体[4]。而现今,无论是运河文化研究者还是普通民众对于运河文化的了解都是不太深入的,这种认知的肤浅使得运河文化的保护得不到有效及科学的实践。

4.运河文化产业链不完善

苏州大运河位于苏州市西部地区,东临工业园区,西接太湖,南北分别与无锡市、湖州市接壤,身处长江三角经济区中心。京杭大运河与苏嘉杭高速一起贯通南北,同时连接了苏州市最有活力的城市区、城镇区和乡村地区[5]。整体来说,苏州运河段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连接多个经济体,有很大的潜力成为长三角地区集交通、文化、娱乐、经济于一体的文化聚集地。但是,由于运河文化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其发展滞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借助运河文化母体来连接运河周边的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来打破壁垒实现文化产业的运作。应利用互联网、数字传播等技术构建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数据资源平台,依靠平台数据进行资源的整合;并且加强大运河非遗文化与苏州市相关产业的融合,实现以文化资源核心、相关产业为辅助、上中下游产业相互贯通的局面。gzslib202204011318

二、大运河非遗文化和文化生态圈理论的融合与共生

文化生态圈衍生自“文化生态学”,将生态学中的理论与文化的发展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构建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体系,将运河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城市发展、区域产业等结合起来,实现更进一步的融合发展。

(一)生态圈与文化生态学

生态圈本意指自然界中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各类生物及生存环境之间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聚落。文化生态学是伴随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由对立走向共融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从学科来源和构成来说,文化生态学就是将生态学的方法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研究社会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6]。文化生态学的主要观点就是文化的发展与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将文化生态学与生态圈联系起来形成的文化生态圈,就是旨在通过一定的创新手段将某一特定区域中的文化与区域内的自然景物、经济发展、风俗制度相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循环的圈层,以此来促进某个区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二)文化生态圈理论适用性分析

一方面,从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本身的属性来看,其文化属性具有多元性和流动性以及活态性等特征。运河文化的流动性正是要求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这条流动的大河,而大运河非遗文化流动性核心在于变迁。如果忽略这种变迁,只是以一种静止的眼光将苏州大运河看做是历史遗留是不正确的,这种静止的研究会将大运河非遗文化封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也将否定大运河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巨大影响价值和发展潜力。活态性是大运河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活态性不止是大运河水体的流动,更代表着大运河非遗文化本身的一种传承与发展,这种活态性可以带动整个运河沿岸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化生态圈之所以结合生态学方面的理论,正是要强调一种动态性和循环性,这种特性正是与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属性不谋而合。苏州城市发展与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这种文化生态圈的理论可以维护大运河非遗文化与苏州当地发展之间的平衡与互动。

另一方面,从文化生态圈本身的发展来看,文化生态圈已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其理论应用具有科学性分析和实践依据。首先,文化生态圈理论可以在文化保护中突出生态能动性。从生态环境学的角度看,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圈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复杂生物体,在运河文化的大环境下不断发展,这种发展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循环性。其次,突出了文化灵动性。在文化保护方面应该遵循文化灵活多变的属性。新时代的文化保护更需要摒弃单一的、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倡文化多样性保护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平衡与互动:文化生态圈理论对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从文化生态圈理论的角度出发,与当下高新技术相结合,着眼于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以文化生态圈中的核心、环境、要素与运作四个方面来分析苏州运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路(见图1)。

(一)“科技赋能”:创新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播方式

构建文化生态圈的主要意义是使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的人群或人类社会在共有的宗教、心理、信仰、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7]。在此,文化共同体内进行文化、政治、经济的相互流通与发展,以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由此看来,苏州运河文化资源是整个文化生态圈的核心以及支柱,只有将运河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整合,才能更好为保护运河做出科学性的判断。

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的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到各个领域,激发了各个领域的多元发展。在文化保护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种革新体现在保护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涉及记录、保存、展示、传播等数字实践工作,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8]。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技术运用,由最初简单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到目前的3D扫描与重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作捕捉等,这些技术不断更新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最简单的音视频技术入手,制作苏州大运河系列纪录片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纪录片的趣味性,只是简单枯燥地陈述苏州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取的。目前,我国有关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影音作品有很多,出现了包括《我在故宫修文物》、《手造中国》、《传承》等,都引起了众多受众的关注。除此之外,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更需要高新技术的加持。而近几年,一种結合3D技术、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的游戏引擎正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开发以某种特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游戏的类型多种多样,其目的就是通过游戏来传播文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国外的一款游戏叫做The Great Bible Race,该游戏以西方文明的宗教根源为基础,在游戏中寻找圣经,从游戏互动中了解圣经中的故事、句子、人物等[9]。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锐意进取,从自身文化特征和受众出发,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创新。运河文化作为文化生态圈的核心,应该保证文化的鲜活性和完整性。

(二)“多样性与平衡性”:构建运河文化共生环境

将苏州大运河置于文化生态圈中,就是把它看做一种复杂的自然生物,将运河文化多元化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相结合,使其在区域融合发展中更好体现文化优势。具体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运河文化生存理论,保证运河文化生态圈内部同一性和多样性的平衡。清华大学文小勇先生曾提到,“发展有一个特征对于人类的未来至关重要,那就是同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对于所有的发展和进步形式来说都是基本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一旦离开了一定程度的同一性或者多样性,任何事物都不能成长和发展。”[7]在运河文化生态圈中要保证运河资源在吸收和释放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这是生态圈构建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初期就要明确生态圈中的宏观和微观部分,了解其构成要素,辨别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把与苏州运河文化相关的政策、资金、人员、环境等支撑体系进行明确的梳理时,特别是要明确指出苏州运河文化生态圈中存在的隐患以及天敌,在初期就尽量做出防御手段,以保证其在建立初期和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境地,从而实现快速发展。另一个方面就是打造文化共生环境。每个领域都会有自身生态圈,各个生态圈之间相互交流而促进共同发展。将苏州运河文化生态圈封闭在地域环境中,并不利于运河文化的发展,应当使其向外发展,与其他领域的文化、经济进行交流碰撞而促进其多元发展。这就需要打造一个多个生态圈共生共存的环境,也就是文化共生环境,为构建健康多元的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生态圈提供一个更加多样的、系统的宏观文化环境。从传统运河文化与现代变迁的运河文化的连接处入手,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融合为着力点,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其表现形式,在苏州运河文化生态圈建设中扩充与其他生态圈的连接入口,使得更多的文化圈得以实现沟通与共存。同时,在宏观国家政策的红利下开展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走出去”,通过“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多种方式使多个领域的文化圈进行互相融合,以科学的运作方式促进相互的进步[10]。gzslib202204011318

(三)“运河文化+”:促进运河文化多维发展

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品种,而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集合。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伟大的工程创造,大运河遗产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所以当下,在对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进行资源拓展时,要清醒认识到大运河非遗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时,要注意与区域产业的结合,发挥文化包容性,促进运河文化多元发展。

首先,要增强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圈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而形成的,这就要求运河文化保护者与传播者对其他文化给予较大的包容性,有意识地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举个例子来说:大运河淮安段将运河文明与当地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歌曲、舞蹈等,扩大了运河文化的影响力,使得对运河文化的传承深入到民众生活中[11]。这是一个典型的运河文化与当地人民生活文化结合的例子。苏州市有着典型的江南文化特色,有着宛转悠扬的评弹、历史悠久的园林文化、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术,这些都可以与运河文化相结合。但是,目前为止只有一些评弹会在演奏中加入一些运河故事,而且结合都是不够的,还需要后期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融合。

其次,明确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要与苏州市当地的区域环境相吻合。多维度发展并不是将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与各种文化和产业进行结合,而是进行科学的筛选以后,选择最合适的文化和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多元发展要结合苏州当地特色,发挥综合优势。除了山塘、平江历史街区外,还有拙政园、怡园等2个历史文化景区,和桃花坞下塘、石塘弄等37处历史段,以及虎丘、寒山寺、天赐庄等几处文化区。虽然有些并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些都代表着苏州市的历史文化,应当把运河文化与这些现有的文化遗产相结合,推动苏州市文化古城的建设[12]。

(四)“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运河文化新型发展模式

文化生态圈的健康与否要看整个圈层中的各个要素是否进行合理的有机循环。要想对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光靠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区域经济体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所以说,在整个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圈中经济产业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和文化在当下的社会总是伴随出现,互相促进。

在苏州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其自身不仅带有了文化价值,更是伴随了丰富的经济价值,人们应该保护并且合理利用这个超级文化IP,创造出富有运河文化特色的产物。我们要用大运河非遗文化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带动产业资源,分析苏州市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对优秀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和完善区域特色产业链,贯通上下游之间的资源、信息、资金上的联系,形成高效统一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以运河资源为核心的、多产业相互关联的全产业链。首先,想要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就要将核心运河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整合。上文已经提到,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构建资源数据库,或者是结合苏州运河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打造以运河文化为内涵的展览馆或者专门的博物馆等,又或者将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与教育进行结合,开展运河文化进校园的知识科普活动等,这些对苏州大运河非遗文化都可以起到传播和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丰富区域内人民的精神生活。其次,发展运河文化绿色产业。运河沿岸存在一些传统的产业,比如纺织工厂、化工企业等,这些都对运河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这些传统企业自身面临着市场变革、产能过剩等问题,所以说要尽快建立一些退出机制,依靠市场整合力推动产业内部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优化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集约发展。以运河文化为核心,把重心放在第三产业,发展与运河文化高度相关的休闲产业。苏州市身处长三角经济腹地,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交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本身就具备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加上运河文化作为内涵支撑,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完整的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链。从具体方面来讲可以结合区域内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整合自然资源,组织相关的文化旅游和相关的文化赛事等等[5]。

结语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自然和社会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所以说,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圈就要统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政治背景、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各个要素,只有将圈层内各个要素的关系理顺,达到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平衡,才能促进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苏州运河文化与区域内的文化传统及其他产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统筹考虑,将苏州运河文化与其他要素联系起来,才可以更加科学立体地展示当下运河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文化生态圈理论的运用是为了将文化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运河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运河创造了苏州市的各种环境,而这种环境也在影响着运河的发展。而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新技术创新运河文化保护的方法,整合苏州运河文化资源,发展相关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贯通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运河文化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态势,将苏州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到民众生活当中,融入到区域产业发展当中。

参考文献:

[1]   王来刚.运河贯通与苏州兴起——历史上苏州与大运河的因缘际会[J].档案与建设,2019,(9):79-82.

[2]   路璐,王思明.准确理解大运河文化的流动性[N].新华日报,2019-02-12.

[3]   张志荣,李亮.大运河杭州段水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N].中国文化报,2012-08-16.

[4]   路璐.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J].红旗文稿,2019,(13).

[5]   郭荣男.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产业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6]   朱利安·H·斯圖尔特,潘艳.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2).

[7]   文小勇.论文化生态圈与文化安全[J].思想战线,2002,(4).

[8]   马晓娜,图拉,徐迎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9,49(2):121-142.

[9]   Great Bible Race. Game Info. 2018-11-02. http://greatbiblerace.com/index.htm

[10]   曾蓉.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到构建文化生态圈——论教育文化的创新升级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2):12-16.

[11]   吴延生.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124-125.

[12]   白帅敏.论苏州大运河文化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11):41-44.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
浅析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
初探定南客家虎形围催生的非遗文化
浅谈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途径
让非遗文化浸润乡村学生的实践探索
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可行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