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

2017-08-22刘洁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塑造媒介融合

刘洁

摘 要: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在2016年,结合网络、手机移动端等媒体融合特点,推出了声音纪录片《手艺》,小角度切入,去中心化视角展现,重塑了非遗文化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形象,是在媒体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文化类节目,在叙事角度、节目架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突破。

关键词:媒介融合;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100-02

所谓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学和媒介研究领域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传统边界日渐模糊、趋于融合的轨迹日益清晰的现象和过程。[1]”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包括:“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2]。本文中的“媒介融合”,不涉及技术层面和经营方式的融合,只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后的媒介环境,作为考量背景,来探讨传统媒体节目样态的变化形态以及对非遗文化传播形象的重塑。

《手艺》,是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在2016年3月~6月推出的一档声音纪录片节目。每期七分钟,以音响为主要手段,通过讲述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人的故事,从手艺的历史、制作过程、制作技巧、手艺人的生活故事等,来展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4个月中,制片人(记者)先后走访了40多位非遗传承人,记录下了不同领域的40余项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这档声音纪录片节目,虽然选择的内容是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看似是一个比较老套的题材,但是,无论是讲述的角度、制作的手法等等,都有所突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从一开始就紧密地和互联网对接,充分结合互联网人群的使用和收听习惯,借助7大音频网站进行传播推广,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仅考拉FM一个专业平台点击率就近10万。这样的节目,对非遗文化的传播模式给予了一定的突破,也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有益尝试。

一、《手艺》的叙事特点

《手艺》节目的内容定位是:陕西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成长故事、传承项目历史以及技艺工序等,从而反应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历史和生存现状。与传统的此类节目相比较,关注点大体一致:无外乎讲历史、述现状,或发展良好,或前途堪忧。但是,由于《手艺》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媒体融合的语境背景下的产物,又在叙事风格、节目逻辑、语言架构上与传统非遗节目存在着迥异的差别,也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尝试。

1.短小精悍。出于互联网或手机移动终端传播特点的考虑,每期《手艺》节目的时长只有7分钟左右,适应了网络传播短平快的特点,并且符合传统收听人群对声音音响“七分钟”的耐受度,容易在网络上吸引粉丝,同时也为传统广播听众构建了较为适宜的收听环境。

2.探寻式节目架构。每期节目的开始,记者(也是节目的制片人),会用非常典型的交通工具的音响,比如地铁公交报站音、汽车的引擎音、自行车铃声等,营造一个“行进中”的音响环境,将听众带入“寻访”的氛围。接着,通过与被采访对象的对话、开门声、彼此寒暄的问候、犬吠鸡鸣等声音,带着听众一起进入采访对象的生活,用丰富的自然音响,让听众身临其境,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真实感。

3.讲“好故事”。每一位非遗项目传承人身上都有着学艺和传承的故事,总是带有一些“传奇”色彩,把这些传奇故事展现给听众,更能吸引听众。“传奇”的展现,让整个节目听起来非常有味道,产生历史和现代碰撞的火花,更是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好奇,同时巧妙地揭示出每一项手艺背后的底蕴,讓短短的七分钟,承载了历史的厚度和厚重。

4.说技艺。任何一项非遗项目都是具有其独特性的,都有着自己的专属技艺或是技能,包括使用的工具、流程、独特的技巧等等,各有千秋。《手艺》节目在讲述了传承人的故事之后,就紧接着讲述每项技艺的独特工具和技术要领,并且通过典型的音响,来加深听众的理解。比如,《手艺·斫琴师》这期节目,记者记录斫琴师讲述的同时,加入相应的工具声音,增强听众对这项技艺的感受。

5.音乐恰如其分。背景音乐不仅增强广播节目的可听性,而且可以衬托情绪,同时还能够成为展现非遗项目的手段之一。《手艺·做埙的夫妇》一集,全篇选取的是较为明快的埙的音乐做衬乐,并且两位主人公在节目中还亲自演奏,更加加深了听众对这对夫妇的印象,也对埙演奏出来的乐曲,有了新的了解。

6.变记者为引导者,转换“视角”。“视角”[3],是从作者叙事者角度投射出视线,来感觉、体察和认真叙述世界的。《手艺》节目的制片人,也是记者,在整个节目中的语言量非常有限,除了自我介绍、片尾提示之外,制片人的语言只是在节目中做简单的背景交代和串联,帮助听众理解节目内容而已。其他的大篇幅节目内容都是采访对象的讲述,或是技艺的音响还原,给听众展示的是最真实的手艺人的故事和生活。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手艺》节目由于制片人节目思维的转变,加上传统广播更为专业的素养,从而在网络媒体和移动终端上产生了良好的传播反馈。认识网络媒体特点,并且根据这样的特点,对节目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这也是传统广播媒体工作者在转型中需要培养的素质之一。

二、《手艺》节目中的传统印记

《手艺》节目,虽然是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新尝试,但是难免带着传统广播的印记甚至硬伤,而这些也可能是很多传统媒体节目在媒体融合语境下转型的痛点。

1.模式化。《手艺》一共制作了48期,每期节目的基本是一个框架:出发寻找的典型音响——制片人自我介绍——和手艺人见面——手艺人故事——手艺工作或制作流程——手艺传承现状——结尾。每期除了主人公变化,其他的程序非常雷同,这容易在听觉上造成一种误区:节目内容趋于雷同,辨识度被降低,很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可能就会流失掉听众。

2.传统播出平台的桎梏。传统广播的节目时长,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一档节目,一般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而七分钟时长的节目,在传统播出平台体系下,满足听众耐受度的同时,降低了内容在听众脑际的留存度,结果就可能是听过之后,留下的只是只言片语的印记。

3.内容浅尝辄止。传统播出平台有严格的时长控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来的节目内容也是有限的,尤其是《手艺》只有七分钟的时间,除去制片人的语言,展现手艺人整个状态的时间不过五分钟,很难较为完整地讲述一个手艺人的故事,或者一项手艺技能的全部,只能是浅尝辄止,听众只会留下一个大概、模糊、几个点的轮廓而已,缺乏了解认识的深度。

三、非遗文化传播形象重塑

《手艺》节目是基于媒体融合前提下诞生的节目,虽然带有传统媒体的烙印,但确实是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的一次有益的、较为成功的尝试,不再是长篇累牍地讲述或分析一个项目,而是用更为集中的笔触、音响,来集中塑造一两个特别突出的点,让听众能够收获更为精准的项目内容和传承人形象,留下虽然片段,但深刻的记忆

1.現代感:曾经的很多节目,一说到“非遗项目”或“传承人”,往往基调过于传统或沉重,让听众听起来似乎离的较为遥远,和自己的生活也很远,很难引起共鸣。《手艺》节目是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天生带有互联网+的基因,节目的节奏快、流畅、一气呵成。音响、音乐的选择上,也注意突出现代感,比如用经过现代乐器重新编曲的经典音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音响等等,首先塑造的是一个带有现代韵律的场域,拉近听众的时空距离感。

2.生活化:传统的非遗文化节目,塑造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形象,往往给受众留下“刻板印象”,诸如年纪大、历史悠久、传承状况堪忧等,着重笔墨在技艺和非遗传承人的学艺经历上,对于现在的生活较少触碰。《手艺》节目没有从高大上的“手艺”项目本身去做节目,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一位位传承人的身上,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鸡鸣犬吠都记录在电波中,听众倍感亲切,是活生生的“人”,各种生活音响的介入,富有生活化的对话等等,重塑了“手艺人”的形象,展现出活生生的生活热度,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3.去中心化:传统的非遗节目,会请专家、学者或者相关部门官员对这一项目的现状、未来等等进行专业点评,似乎没有这样的权威,就无以凸显内容的重要和高度,而这些采访可能会冲淡真正的主题。《手艺》节目摒弃了“大而全”的报道模式,每一期节目单纯地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集中的采访,并且只展现非遗传承人和他的手艺、生活、故事,特别注意细节音响的运用,让传承人真正成为节目的主角,更加集中、鲜明地突出这一项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定位。

4.特点明确:很多传统非遗节目,更多地关注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往往忽略了对于细节的勾勒和梳理,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也是模棱两可。《手艺》节目对于每一个项目或传承人,只集中展现某一两个特性,而这一两个特性,又注重挖掘其中的细节或特殊点,从而每一期节目的角度、落点都有所区别,也凸显出每一位非遗传承人不同的性格特征,给受众留下生动而深刻的印象。记者(制片人)对于非遗的思考,全部通过忠实记录还原在“手艺人”的言语中间,让听众能够通过语言对这个项目或人,烙下一个精准的认知印象,比大而全的面上报道,更能打动听众。

媒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得融合者得天下”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的《手艺》节目,就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成功突破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无缝对接的一个有益尝试。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更是在非遗文化传播过程中,重塑文化形象的一次拓荒之举,将媒介的视角从俯视转化为平视,真正站在了受众的角度去展现非遗文化形象,有效提升了非遗文化传播的速率和效率,为受众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契机和平台,良好的收听反馈,就是对这一节目最好的肯定和褒奖。

参考文献:

[1] 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2] 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塑造媒介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