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备战视角下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特征
2021-03-29张维栋刘鼎伟
张维栋, 刘鼎伟
(1.广东省重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105; 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东京奥运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关键期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塑造我国国家形象,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空手道属于打点得分制胜类的竞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利用合理技术准确击打对手身体的有效部位即可得分,按照得分多少决定比赛胜负。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得分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得分特征因人而异。本文以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比赛得分特征,为我国空手道女运动员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得分能力,更高效地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9年世界空手道联合会K1超级联赛上海站比赛的女子各级别奥运积分前10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特征相关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对28名运动员99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相关指标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世界优秀空手道女运动员比赛中的得分技术、得分部位、得分区域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找出运动员的得分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特征
空手道比赛得分可分为一本、有技、有效3种形式,当运动员的一个技术动作作用于有效得分部位且满足良好的姿势、竞技的态度、正确的距离、刚劲有力的技术应用、良好的时机把握等技术标准时就会被判定得分[2]。
空手道基本技术分为拳法技术、腿法技术和摔法技术[3]。99场比赛中运动员使用拳法技术得分236次,腿法技术得分77次,摔法技术得分4次。可见,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以拳法技术得分为主、腿法技术得分为辅,摔法技术的得分次数相对较少。
依据世界空手道联合会的最新竞赛规则,有效得分部位分为头部和身体躯干两大类[2]。统计显示,比赛中运动员击打头部得分次数共194次,击打身体躯干得分49次,说明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头部得分率更高,躯干部位容易防守,导致进攻难度较大,得分次数较少。
空手道比赛场地可分为5个区域。其中,将比赛开始时双方运动员所处位置界定为中心区域,然后依次划分4个边角区域[4]。统计可知,比赛中运动员中心区域得分45次,在4个边角区域得分193次。
2.2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技术
掌握有效的得分技术是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关键[5]。由表1可知,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比赛中使用了11种单个技术,得分317次,共计450分。在拳法技术上:后手上段得分次数最多,得125分,得分率为27.78%;前手上段得62分,得分率为13.78%;后手中段得49分,得分率为10.89%。在腿法技术中:横踢上段得分率相对较高,占总得分的16.67%;横踢中段和外挂踢的得分位于腿法技术第2位;侧踢中段和后旋踢得分率相对较低。在摔法技术上:绊腿摔技术得6分,占总得分的1.33%;拂足摔和接腿摔分别得3分。从整体上看: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主要依靠上段拳法技术得分,尤其是后手上段技术;其次是横踢上段技术;横踢技术是运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腿法技术。另外,优秀运动员的摔法技术得分率相对较低,99场比赛仅得12分。综上所述,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技术分布不均衡,上段拳法和上段腿法技术是主要得分手段,摔法技术由于规则限制较多、使用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是未来得分的重要突破口。
表1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技术统计
对比女子-55 kg、-61 kg和+61 kg 3个级别运动员的得分技术发现,不同级别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技术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在拳法技术上,后手上段技术的得分率较高,尤其是女子-61 kg运动员,达到30.56%;在腿法技术上,横踢上段技术得分率较高,侧踢和后旋踢技术得分率较低,女子+61 kg运动员的后旋踢得分率高于其他2个级别;在摔法技术上,3个级别运动员的摔法技术得分率都较低,相对而言,女子小级别运动员得分技术较为单一,中、大级别运动员的得分技术趋于多元化。
2.3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部位
新规则施行后,空手道项目的有效得分部位共有7个,依次是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和胸腹两侧[6]。由表2可见:运动员击打头部得分次数最多;击打面部得分位居第2;随后是击打腹部得分;击打颈部、胸部、背部和胸腹两侧得分次数较少。受实战姿势的影响,运动员击打对手背部、胸部和胸腹两侧的难度较大,而击打对手头部更易得分且不易防守,导致击打头部的得分次数多于击打身体躯干。可见,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更倾向于击打头部得分,进一步印证了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更加依赖于上段技术得分。
不同级别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在得分部位上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女子-55 kg、-61 kg和+61 kg 3个级别运动员的得分部位可知:3个级别运动员得分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面部和腹部,背部、胸腹两侧的得分次数较少。相比之下:女子-61 kg运动员击打颈部的得分占比远高于其他2个级别;女子+61 kg击打头部得分次数虽高于女子-55 kg,但得分率却低于-55 kg。总的来说,女子小级别运动员得分部位集中在头部,中、大级别得分部位较为分散,主要在头部、面部、腹部等。
表2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部位统计
2.4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区域
空手道比赛场地是一个边长为8 m的正方形,比赛由5位裁判共同执裁,其中,主裁站在距安全区2 m的2块垫子中间,4位边裁分别坐在场地4个角落的安全区内[4]。本文依据空手道比赛场地,将比赛开始时主裁和运动员所处位置界定为中心区域,然后从上往下依次界定4个边角区域(图1)。
图1 空手道比赛场地分区示意
从表3可看出,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在不同区域的得分次数存在差异,整体表现为:区域1>中心区域>区域2>区域4>区域3。总的来说,区域1是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比赛中一个重要的得分位置,在该区域的交手次数与其他区域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与新规则施行后运动员交手更加频繁,主动利用步法调动对手有一定的关系。
表3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得分区域统计
对比分析女子-55 kg、-61 kg和+61 kg 3个级别运动员的得分区域可知:女子-55 kg运动员得分区域依次为区域1>中心区域>区域4>区域3>区域2;女子-61 kg运动员得分区域依次为区域2>区域1>区域4>中心区域>区域3;女子+61 kg运动员得分区域依次为区域1>中心区域>区域4>区域2>区域3。发现:女子-55 kg运动员在区域2得分较少,而女子-61 kg和+61 kg在区域2得分较多;女子中、小级别运动员在不同区域的得分差异较大,大级别运动员不同区域的得分较为平衡,说明其在不同区域都有较强的得分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拳法技术是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上段拳法、上段腿法技术的得分能力较强,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依靠后手上段和横踢上段得分,但摔法技术的得分能力相对较弱。
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多以击打对手头部、面部得分,击打颈部、胸部、背部和胸腹两侧得分的次数较少。在不同区域内的得分能力整体表现为:区域1>中心区域>区域2>区域4>区域3。区域1是世界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比赛得分的重要位置。
不同级别优秀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在得分技术、得分部位、得分区域上既表现出共性特征又存在个性差异。女子小级别运动员得分能力较弱,中、大级别运动员得分能力较强、得分方式较为丰富。
3.2 建 议
得分技术是空手道比赛的制胜环节,没有良好的得分技术,其他技术将成为徒劳无功的摆设和华而不实的空壳[7-8]。我国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必须加强得分技术训练,提高得分技术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上段拳法和上段腿法技术训练,提高后手上段和横踢上段技术的成功率;其次要重视摔法技术训练,建议进行摔法技术强化练习,通过模拟实战提升运动员对摔法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再次要完善运动员技术的优化组合,平衡拳法技术、腿法技术和摔法技术的基础训练,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特长技术,以期在技术重组与创新中实现自我突破。
我国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应加强击头技术练习,提高击头技术的成功率、得分率,同时不能忽视击打身体躯干部位的技术训练,加强组合技术练习。教练员应注重运动员的战术培养,增强运动员的击头意识。比赛中运动员应因时制宜,善于抓住比赛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技术,勇于使用高位技术,获得比赛的主动权。
从我国运动员实际出发,提高不同区域的得分能力。比赛中根据对手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技战术方案,尤其在新规则下,更应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意识。充分利用比赛场地创造进攻时机,主动调动对手,抓住对手漏洞进行攻击。同时,加强步法训练,提高步法的灵活性。
我国运动员应高度重视对国外重点运动员信息情报的搜集与研究,为精准备战参赛提供信息支持。首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竞争对手情报系统,加强对主要竞争对手技战术特征及备战动态的研究;其次,对标主要竞争对手,提升运动员的得分能力,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运动员的得分特征,加大个性化训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