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心胀的中医证治❋

2021-03-28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阳化温阳化水饮

雷 洋, 唐 云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长沙 410006;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长沙 410007)

胀病指脏器形体体积增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首见于《灵枢·胀论》。文中描述“夫胀者……排藏府而郭胸胁,胀皮肤”,指出胀病表现为脏器形体体积的增大,向外膨胀。心胀属于胀病的一种,符合胀病的一切特点,同时又有病位在心的特点。《灵枢·胀论》云:“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提出心胀可出现心情烦躁不安、气短、睡卧不安等症状。现代西医学的心肌病,指各种致病因素所致心脏形体结构的增大,并多伴随有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症状的疾病,这与中医心胀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故心胀基本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肌病,主要与扩张型心肌病特点相近。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高,药物治疗难度大,器械治疗手术适应症严格,且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已成为医学的难题[1],而中医治疗心胀具有独特优势[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出“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阳气可以把机体有形物质化为无形之气,这种无形之气可以促进脏器发挥正常功能,而阴气凝敛可使外界物质凝聚成机体自身有形物质。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新陈代谢,都可以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来解释。如人体阴阳不能正常运行,“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心胀就是由于“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所致,心阳亏虚、化气不足进而导致属阴的病理产物如痰浊、水湿、血瘀形成过多。本文将结合心的生理特性,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心胀的基本病因病机及基本治则。

1 “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的正常功能表现

阴阳是存在于世间万物的一对矛盾体,只有“阴平阳秘”,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间万物才能正常生存、发生、发展。但阴阳并不是绝对平衡,而是相对的,并以阳气为主导,故有“阳主阴从”之说,于心亦如此。

心体阴用阳,以阳气为主导。“心主体为静,本阴也;其用主动,则阳也”[3],心脏的形体结构主静,本质属于阴,而其功能主动,属于阳气。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为五脏中“阳中之阳”,故为阳脏。《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全身血液,皆来源于心,血属于阴,故心体为阴。而《素问·痿论篇》云:“心主身之血脉”,心气充沛才能鼓动脉道,使脉搏和缓有力;心气充沛才能温通经脉,才能使血液在全身各处周流不息而不凝滞,这些都是心阳化气的结果。故心血(体阴)有赖于心阳(体用)的推动和温煦,才能循环于脉中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君火之阳,日也”[4]。心为君火,心阳如同天上的太阳一样。“心为火脏,烛照万物”[5],心像太阳一样,散发出的光芒,温暖世界万物。心不仅本身能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可以烛照其他脏腑,其热还可以下济,则能助脾化物,亦可暖肾之寒水。而“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6],指出天地之间只有一个太阳,用数字“一”强调了唯一性,可见阳气的绝对主导地位。如阳气不足或受损,就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进一步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

心体阴用阳,以阳气为主导,只有心“阳化气”正常,才能“阴成形”正常,故“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正常的功能表现。

2 “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心胀的基本病机

2.1 “阳化气”不足是心胀发病的基础

“心气不足则胸腹大”[7],指出心“阳化气”不足、心气不足时可出现胸部填膺、腹部胀满,这与现代医学对心肌病的认识一致。心肌病患者后期可出现胸水而致肋间隙增宽,腹水而致腹部膨隆。“阳化气”不足更多的是指心阳不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指出阳气充足则人体精神饱满,全身筋脉均能得到濡养,可以正常发挥作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心气不足, 邪气入中, 则胸结而短气”,指出心“阳化气”不足,心气亏虚,外邪乘此侵犯人体,直接邪中心包,可以导致胸部满闷、气短、气促等症状。如若阳气不足,则可表现为心脏筋脉变长,松弛不用,这与现代西医学对心肌病的认识一致。心肌细胞变大变长,超过心肌最适初长度时,肌小节的长度再延长亦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2.2 “阴成形”太过是心胀发病的重要条件

《素问·调经论篇》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讲述了气血之间的关系,如阳气不能失去温煦功能,则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阳气充足则气血运行畅通。《灵枢·胀论》云:“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指出“阴成形”太过,阴气中寒凝之气太盛,便会乘机侵犯人体,上逆冒犯人体阳气,与阳气相互搏击,这时“阳化气”不足时便会以失败告终,寒凝之气便占主导地位,就会发为“胀病”。“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8],这里讲述了“阳化气”不足即心阳不足,“阴成形”太过即寒邪太盛,发为“心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讲述了湿气长期存在人体,郁而发热,变成湿热,湿热不除可煎灼津血,筋脉失去润滑、濡养作用,可使筋脉松软变长。在“心胀”疾病中,可表现心筋脉松软变长、心脏变大,说明湿热在“心胀”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血随气行,气行而行,气止而止,气湿则滑,气寒则凝”[9],指出“阳化气”不足,心阳不足,鼓动无力,可导致血行瘀滞,脉道不通。《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血不利则为水”,这为血液运行障碍可以导致水饮内停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同样适合于“心胀”,“心胀”时心气心阳不足,全身血液瘀滞不通,在肾脏局部亦可以表现为肾脏脉络瘀滞,肾络脉受损,蒸腾气化失司,无法将精华上归于肺,亦不能使水液下输膀胱,导致水饮津液停留于体内,表现为水肿。这与现代医学的“心肾综合征”理论一致。心衰时心脏收缩舒展功能障碍,不能泵出有效的循环血量,肾脏接受的血供减少,肾脏功能便可下降,可表现为尿少、水肿。水饮又可反过来导致血瘀的形成,血瘀和水停可以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成矣”,指出血瘀脉络不畅,津液可以溢出脉络,这与现代医学讲炎症细胞等感染时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渗透性高、组织水肿是一致的。上述古文还指出第二层含义,瘀血和水饮胶着在一起,可以导致积聚产生,亦可解释“心胀”时心脏扩大的原因,心阳气化不足, 瘀血水饮充斥于心脏形体导致心脏结果发生改变。寒气过盛,湿气、湿热、血瘀、水饮均为“阴成形”的具体表现,其中血瘀为“心胀”的中间环节。

“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导致“心胀”发病的病因病机。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心包,与心、肺、脾、肾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心阳不足,标实为水饮、痰浊、寒凝、血瘀。

3 温阳化气是心胀的基本治则

基于心的生理特性和“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心胀的基本病因病机,笔者认为中医对心胀的治疗原则为“温阳化气”,温阳化气以治本,温阳才能使心发挥正常功能,“邪弗能容也”;温阳化气贯穿治疗始终,温阳才能使“阴成形”太过的病理产物如痰浊、水湿、血瘀自行消散;温阳化气护阴以固阳,在温阳的同时固护阴液,才能“阳密乃固”。

3.1 温阳化气以治本

“阳化气”不足,主要指心阳气不足,而心阳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心阳又可温煦脾土,故温阳化气主要是温振心阳,兼温补肾阳脾阳。心肌病早期只有心脏结构的改变而无症状的发生,此时中医表现为心阳气不足证,卫外不固,邪气侵犯,治法只要补益心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气充足,六淫邪毒便不能致病于心包络,中药可用生黄芪、人参之类,此类中药尚补胸中之气。心肌病中期可以表现心阳不足,证候如气促、心悸、胸闷痛、畏寒喜暖、四肢逆冷等,此时治法应为温振心阳,中药可用附子、炙甘草、桂枝,方药可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心肌病中期,现代医学所述出现体循环瘀血如脚肿,亦可表现为心肾阳虚的证候,如气促、心悸、胸闷痛、畏寒喜暖、四肢逆冷、脚肿等。心阳依赖于肾阳,心为君火,心阳亏虚不足以温煦肾阳,病久及肾导致肾阳亦亏虚。肾阳又称为“元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亏虚,蒸腾气化无权,导致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此时应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中药可用附子、肉桂、淫羊藿等,方药可用真武汤等。心肌病中期,现代医学所述出现体循环瘀血如消化道瘀血症状,亦可表现为心脾阳虚的证候,如气促、心悸、胸闷痛、畏寒喜暖、四肢逆冷、腹胀、呃逆等。“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10],指出心火旺盛则可温煦脾土,脾气才能正常运化水谷。心阳不足、心火不足则脾阳虚,脾阳虚则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则功能失司,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津液,导致水饮内停心下发为心悸、腹胀等。此时应温脾化饮,同时温振心阳,中药可采用党参、茯苓、白术、干姜等,方药可用苓桂术甘汤等。

3.2 温阳化气贯穿治疗始终

心胀病机特点是“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属于本虚标实。如“阳化气”不足为主,则应“温阳化气”以治本。如“阴成形”太过则祛邪为先,但不可“釜底抽薪”,滥施攻伐,祛邪而伤正,应“扶正祛邪”。故无论心胀处于“阳化气”不足为主阶段,还是“阴成形”太过为主阶段,均应“温阳化气”,故“温阳化气”是治疗心胀的关键,应贯穿于心胀治疗的始终。“温阳化气”为本,通过“温阳化气”使各脏器功能得以正常恢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自工作,则不可能出现“阴成形”太过。但要针对不同的“阴成形”太过的病理产物,兼以散寒、活血、化饮、利水。

3.3 温阳化气的同时护阴以固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指的是温阳之品多性温热甚至大热,性温热甚至大热之药聚集在一起容易“壮火食气”,故不能用峻补阳气之药,要“少火生气”。“无阴则阳无以化”[11],故温阳的时候不能一味补阳,而需在补阳的同时添加滋阴清热之品如黄柏等,这样“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12]而无伤阴之弊。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45岁,2017年 4月23初诊:主诉胸闷、气促1年,加重2 d。既往因胸闷、气促于2016年5月23日入我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异常,24 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3600次)。心脏彩超示LV 62 mm,LA 36 mm,RA 32 mm,RV 35 mm,IVS 8 mm,LVPW 8 mm,LVEF 32%,提示全心扩大以左心为主,二尖瓣、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左心功能明显下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长期口服培哚普利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螺内酯等但未得到有效控制,现症见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怕冷,疲倦乏力,口干,夜间需高枕卧位,纳寐差,尿少,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IV级D。中医诊断心胀、心悸,辨证属心肾阳虚、瘀水互阻证,治以温补心肾、利水消肿。处方:真武汤加减:附片(黑顺片)(先煎)10 g ,茯苓30 g,麸炒白术20 g,白芍30 g,生姜10 g,黄芪30 g,车前草10 g,五味子5 g,甘草10 g,5剂水煎服。

2017年4月27日二诊:服药后胸闷、气促好转,脚肿已消失,仍乏力、口干,夜间可平卧,纳寐尚可,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去车前草10 g、加黄柏6 g,7剂水煎服。

2017年5月6日三诊:服药后胸闷气促,乏力好转,口不干,纳寐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去附子10 g、五味子5 g,10剂水煎服。

按: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中医学“心胀”范畴,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本病案患者心肾阳虚,“阳化气”不足导致水饮内停,当治以温补心肾为主兼利水消肿,方用真武汤加减。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本方案在真武汤的基础上,加黄芪“善补胸中之气”且可利尿消肿,车前草利尿消肿,五味子酸敛固涩以固护阳气,敛火归元使阳气不外泄。服药后效果明显,患者胸闷、气促明显好转,夜间可平卧,脚肿已消失。二诊时患者仍乏力口干,苔薄黄,脚肿已消失,考虑利水伤阴明显,且温阳之品燥热亦伤阴,但以利水伤阴明显,故减少车前草利尿药品,加黄柏滋阴清热。三诊时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不可长期使用温阳之药,去附子10 g,亦恐五味子敛邪,去五味子。此时应重视脾胃,改后方功效为益气健脾,利水渗湿,脾升清,胃降浊,则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心才有所养。

猜你喜欢

阳化温阳化水饮
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粪便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软组织肉瘤的发病机制及治法
温阳化浊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及TRPC6表达的影响
含附子-半夏温阳化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毒性研究*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阳化气,阴成形”与中医肿瘤关系探究
温阳化饮和健脾利湿法治疗颈心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