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成药说明书中补益类治法术语英译研究❋

2021-09-26张可娜刘艾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字格动宾补益

张可娜, 刘艾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029)

四字格术语结构工整,内涵凝练,在中医术语中占有相当比例[1]。目前有关中医四字格术语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字格术语的特点[2]、翻译原则与策略[1]等。不同类型的中医四字词组,其内部的语法结构特点、翻译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动词+宾语”型的四字格术语,可译成“动名词+宾语”的形式;“动词+补语”型的四字格术语可将谓语部分动名词化,补语部分用介词短语的形式译出[1]等。因此,有必要对四字词组的翻译进行针对性研究,不可一概而论。

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所包含的中医术语涉及治法、病机、症状和疾病,不仅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也反映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3]。但查阅相关文献,未见专门针对功能主治术语的研究。本研究根据《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4]的术语分类方法,对课题组收集的69份中成药说明书中治法术语进行整理,共得到115个治法术语,其中101个是四字格术语(87.8%),与补益相关的治法术语有44个,四字格有41个(93.2%),可见四字格治法术语在中成药说明书的功能主治部分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本研究将对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的结构特点、英译现状以及动词的英译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中成药说明书的英译规范。

1 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的结构特点

为更准确地传达出术语的内涵,有必要明确术语的汉语语法结构再进行翻译[5]。余梅芳[2]借用《新编现代汉语》[6]对四字成语语法结构的分类,将中医四字格术语分为联合关系和非联合关系两大类,前者包括主谓联合结构和动宾联合结构,后者包括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和并列结构。本研究参照余梅芳[2]的框架,将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分为两类,一是具有非联合关系的动宾结构,如“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等;二是具有联合关系的动宾联合结构,主要由2个动宾短语构成,所占比例较大(36/41),如“健脾益胃”“益气养血”等。由以上分析可知,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的英译构成包括动词、宾语以及动宾联合结构中涉及逻辑关系的连接词。以下笔者将结合相关中医药背景知识与治法术语的结构特点,从译文的语义、结构等方面,对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的英译现状进行分析。

2 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英译现状

2.1 基本名词英译不统一与错译

目前中医基本名词的英译已相对稳定[7],但所收集说明书中的补益类治法术语仍存在基本名词英译不统一的问题。本研究所收集的补益类治法术语涉及的基本名词包括五脏、气、血、阴、阳、精等。五脏相关术语的英译是否要加the,在英译术语标准翻译中也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各领域学者基于脏腑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发现,中医的五脏并不等同于西医的“肝、心、脾、肺、肾”[8]。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五脏相关术语时可加上定冠词the以特指中医体系的概念。

此外,由于译者中医药知识匮乏,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中基本名词的英译还存在错译现象。如说明书中“精”的译文有fluid和sperm 2种,译者显然没有理解“精”的内涵,而且混淆了“精”和“津”的概念。“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归藏于肾,主生育繁衍;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主生长发育[9]。因此,“精”应译为essence[10],而不是“fluid”(津)[10]21。另外,由“精”的内涵可知,“精”亦不是指“精子”(sperm)。综上所述,fluid和sperm都属于“精”的错译。

2.2 逻辑关系把握不当

厘清中医术语内部成分间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是保证译语准确传达术语内涵的前提和基础[11]。余梅芳[2]将四字格术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分为目的、因果、并列等关系。分析发现,动宾联合结构的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内部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和目的2种。表目的关系的英译形式为“动宾+and+动宾”或“动宾,动宾”,表并列关系的为“动宾+to+动宾”。如“益气安神”在七叶神安片说明书中的译文为calming the nerves and benefiting energy,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的译文为tonify qi,tranquilize mind[12],表示“益气”“安神”之间是并列关系。理解术语的基本含义是准确译出术语内部逻辑关系的前提[13],由七叶神安片的功能主治“益气安神。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可知,该药是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引起的失眠。因此,“益气安神”的含义为“益心气”以“安神”,“益气”和“安神”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而非并列,笔者建议译为tonify qi to tranquilize mind。

2.3 动词英译不统一

术语强调单义性[14],术语一词多译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说明书内容的理解,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本研究所收集的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涉及的动词有9个(见表1)。然而笔者发现,补益类治法术语中动词英译不统一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仅一个“益”字就有10种译法(见表1)。因此,有必要加强中成药说明书英译术语动词的研究,促进中成药说明书英译术语的规范化。本文将在第3节探讨中成药说明书中补益类治法术语动词的英译。

表1 中成药说明书中补益类治法术语相关动词英译汇总比较

3 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动词的英译

表1示,本研究所收集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涉及的英译动词有17个,分别是boost,benefit,fortify,improve,invigorate,increase,nurture,nourish,promote,recuperate,reinforce,replenish,stimulate,strengthen,supply,supplement,tonify。笔者根据英译术语动词的重合情况以及中文术语动词的含义,将9个中文术语动词分为三类:滋和养、健和壮以及含有“补”字和“益”字的相关动词,包括补、益、补益、温补和滋补。

分析发现,动词英译不统一的原因除了译者对术语内涵理解有误外,与其所接宾语也有关系。本研究所收集的补益类治法术语可分为补益五脏、气、血、阴、阳、精等类别,那么动词所接的宾语就可分为实质性的五脏、血和抽象性的气、阴、阳、精。以下笔者将在厘清术语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动词的英译含义对动词的英译进行分析。主要参考的词典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和《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第8版)。

3.1 “滋”和“养”

汉语“滋”的相关释义为“增益,加多:滋养,滋补”[15],“养”的相关释义为“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15]1509。由释义可知,“滋”和“养”的意思有重合之处。查阅英文词典发现,5个英译动词中(表1),含有“滋”或“养”含义的词只有nourish。nourish有“给……提供营养、滋养”[16]的意思,兼具“滋”“养”的含义。因此,用nourish来翻译“滋”和“养”是可行的。

3.2 “健”和“壮”

本研究所收集的中成药说明书中含有“健”和“壮”字的术语是“健脾”和“壮阳”。查阅英文词典发现,5个英译动词中(表1),含有“健”“壮”含义的词有fortify,invigorate和strengthen。

strengthen虽有“使强健”的意思,但strengthen something的结果通常是“能够移动或拿起更重的东西(often in such a way that you can move or carry heavier things)”[16]1328。“健脾”是指“增强脾脏运化功能的一种治法”[10]221,若译成strengthen the spleen与术语内涵不符。

invigorate的含义为:使精力充沛,使健壮,使活跃,鼓舞[17],“健脾”译成invigorate the spleen,可理解为“使脾脏活跃、健壮”可以考虑。同时由其释义“使精力充沛,使活跃”可知,invigorate也适用于具有活力的、动态的“气”或“阳”相关术语的英译。因此,笔者认为可将“壮阳”译为invigorate yang。

fortify的含义为:strengthen or invigorate (someone) mentally or physically使强壮(或有精力)[17]826,本身也包含invigorate的含义。同时,在“壮阳”中“壮”已被译为invigorate,若此处再用invigorate容易造成混淆。笔者认为,“健脾”译成fortify the spleen更合适。

3.3 “补”和“益”

“补”是“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15]103,“益”是“增加、更加”[15]1545,可知“补”是基于不足的补充,“益”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补充。结合中文术语动词的含义,查阅英语词典,得到含有“补”和“益”含义的英译动词有tonify,replenish,supplement和reinforce。

supplement和replenish都有“补充”的含义。replenish的相关释义为:restore (a stock or supply of something) to the former level or condition把……重新备足,补足(原有的量)[17]2097。supplement的释义为:add an extra element or amount to增补,补充[17]2202;if you supplement something,you add something to it in order to improve it[16]1355。由释义可知,replenish是指补足原有的量,supplement更侧重于通过补充其他物质来改善某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因此,结合“补”和“益”的中文含义,replenish更适合“补”的英译,supplement更适合“益”的英译。但supplement不适合五脏相关术语的英译,若“益肾”译为supplement the kidney,就变成了“补充肾来改善肾”的意思,与术语内涵不符。

reinforce的相关释义为:to make a structure or material stronger,especially by addinganother material to it加固,使更结实;to make a feeling,an idea,etc. stronger加强,充实,使更强烈[17]1746。由释义可知,reinforce表示抽象概念的增强时,是指使得看法、感情等更强烈,表具体概念的加强时,主要是通过增加其他物质使其结构、材料更牢固,所以reinforce更适合“益”的英译,所接宾语为实质性的五脏、血较合适。当宾语为抽象性物质时,supplement较合适。

replenish和tonify都有“补”的含义,但tonify的释义为“(针灸、草药)增强(器官,体质)机能”[18],已明确了是通过中医疗法增强机能。中成药说明书的使用者为国外消费者,将“补”统一译为tonify既能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又利于术语的统一规范,减少译者的翻译负担。

连缀动词“补益”则可根据所接宾语的不同,译为tonify and supplement或tonify and reinforce。“温补”和“滋补”可分别译为warm and tonify和nourish and tonify。

综上所述,得出中成药说明书中补益类治法术语相关动词的英译推荐表达(表2)。由于中成药说明书中治法术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并非固定,以下术语动词的英译推荐都以动宾结构呈现。

表2 中成药说明书中补益类治法术语相关动词及术语推荐译文

4 结语

本文从术语的语义、结构出发,分析了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的英译。分析发现,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基本名词英译不统一与错译、动词英译不一致、逻辑关系把握不当等。对于基本名词英译不统一与错译的问题,可参考相关的英译术语标准,在厘清术语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确定。若术语英译标准中的译法不一致,则要根据术语的具体含义进行取舍。同时,译者要关注中医翻译的最新动态,避免将“qi”(气)这种已经得到认可的译法,再译成energy或vital energy。若术语内部的逻辑关系没有在译入语中准确体现,那么译文的准确性也有待商榷[11]。对于治法术语逻辑把握不当的问题,除了参考英译术语标准确定外,标准中未收录的,在翻译时还要根据中成药的具体功能进行确定,以确保准确传达中医辨证用药的治病理念。动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19],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因此,英译术语中动词的规范对中医术语的规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翻译动词时,应在厘清术语内涵的基础上,仔细推敲每个英译动词含义的差别,准确使用动词,以促进中成药说明书治法术语英译的规范。

中成药英文说明书的受众为国外消费者,想要准确、规范地译出中成药说明书中的治法术语,向国外受众准确传达中医辨证用药的治病理念,需要译者和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中成药说明书中术语英译的规范:一是译者方面。理解是翻译的首要原则[20],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水平,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还要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确保源术语内涵的准确传达;二是标准方面。目前中成药说明书中四字格补益类治法术语英译存在的问题,除了译者因素外,中成药说明书英译可参考的标准较少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扩大《中国药典》中成药的收录范围,建立专门专家审核小组,对中成药说明书中的术语规范性进行审核,是促进中成药说明书中术语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撰写出规范的中成药说明书,为中成药开拓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猜你喜欢

字格动宾补益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同音》二字格探析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老虎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
动宾结构中动词虚化的认知阐释
多语料库中汉语四字格的切分和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