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理论”论治胸痹心痛探析*
2021-03-28朴美虹田丰铭王小菊齐梦欣胡国恒
朴美虹 袁 华 田丰铭 王小菊 齐梦欣 陈 亚 胡国恒△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胸痹之名[1]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和肺系病证相关,如《灵枢·本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后东汉·张仲景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并设专篇讨论,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将胸痹的范围由肺系病证扩大到心系病证。后历代医家不断完善,使胸痹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胸痹之病逐渐扩展成为包括心、肺、胸壁、咽喉、食道、胃等多种以胸部不适为主症的疾病。考虑到现代医学理论中,胸闷胸痛患者以冠心病为最常见,且病情较重,为明确概念,本文所述之胸痹心痛,专指经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疾病[2],临床上以胸部疼痛感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高,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并有逐步年轻化的趋势,是位居全球第1位的死亡原因,且随老龄化的程度加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3]。现阶段西医治疗仍不能完全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在治未病领域仍有不足。因此,及早中医药干预,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进展和有效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络病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4]。笔者团队临床多从“络病理论”论治胸痹心痛,且临床疗效满意,现将团队基于“络病理论”论治胸痹心痛的经验探析如下。
1 从络探因,阐明病机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络”的相关概念最早可见于《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此处的“络”即指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化、遍布全身的网络,具有渗濡灌注筋骨关节、沟通表里经脉、贯通营卫、参与津血互渗互化等作用[4]。络脉分为阳络、阴络两种。阳络主要走行于体表,“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具有濡养护卫肌表的作用。阴络为“脏腑隶下之络”(《临证指南医案·便血》),主要走行于脏腑中,具有濡养相关脏腑、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作用,根据阴络所在脏腑,又可分为心络、肝络、脾络等,并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络脉中气血流速较缓,呈面性弥散,结合其走行特点,具有易“虚”、易“滞”、易“瘀”的特点,络病多由此生。我们认为,胸痹心痛的发生与心络之病变密切相关,其病机与络脉特点相契合,从“络”论治或有奇效。
1.1 心络为病,易“虚”易“瘀” 胸痹心痛多由外感(如风、寒邪等)或内伤(饮食、劳倦、情志等),使得机体气血失调,心之脉络阻滞,心失所养所致,其病位在心络。心之脏由心之络所濡养,助心脏行主血脉、主神明之功,当人体外感或内伤病邪时,机体气血失调,络脉亦受其影响。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诸痛》曾提到“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故当络脉气血不足时,心失于濡养而痛,即“不荣则痛”;当络脉气血瘀滞时,络脉不通而痛,即“不通则痛”,且络脉气血不通,心亦失于濡养,发为胸痹心痛之疾。
笔者认为,心络之病变是胸痹心痛发生的根本原因,心络之“虚”“瘀”是其主要病变,尤以心络之气虚为主,并贯穿于病程始终。《临证医案指南·胁痛》云“经主气,络主血”,络脉易“虚”、易“瘀”,虚即络脉血无以生,瘀即络脉血行瘀滞,这两种病理变化均与络之气虚关系密切。《普济方·方脉总论》提到“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能生血,为血之帅,气虚则生血乏源故心络虚,亦无以推动血行故心络瘀。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强调了气在气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金匮悬解》云“胸痹、心痛之病,浊音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强调气虚在胸痹心痛中的作用,气虚则百病皆生。故笔者认为,心络之气虚是胸痹心痛发生的主要原因,由气虚生血瘀,络脉气血失调,心络拘挛不畅,更可招致他邪侵犯心络,加重心络之病变,使心失濡养,发为本病。
1.2 心络为病,易受邪扰 络脉从经脉支横别出,遍布全身,形成联络脏腑百骸的网络系统,其分为在表之阳络和脏腑之阴络。《医门法律·络脉论》提到“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而盛则入于经矣”。外邪侵袭人体,首犯阳络,后传经脉,再入脏腑阴络。络脉“虚”“瘀”者,气血运行不畅,难抵挡外邪侵入,故易中于阴络,使脏腑为病。心属阳中之阳,为火脏,而寒邪属阴,最易伤阳气,故心之络脉易受寒邪所伤。寒邪外袭,犯至阴络,致心络拘挛收引,气血不畅甚则闭塞,发为胸痹心痛。这亦与本病多在冬季发作的流行病学特点相符合。
络脉具有“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4]。当心络“虚”“瘀”时,络脉欠畅,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易酿邪生,或留邪在络。气有气化之功,即在气的作用下,气血津液互相转化,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然当心络气虚时,气的气化作用受阻,可使津液留聚变生为痰湿之邪。《张聿青医案》中提道:“邪既入络,易入难出,势不能脱然无累”。又心络“虚”“瘀”,气血运行本不畅达,故邪气更易阻于局部,使心络闭塞,发为本病。
此外,我们认为,人为一个有机整体,胸痹心痛虽表现为心络一处之“虚”“瘀”,但全身之气血阴阳必受影响,只是心络处病邪最盛而已。故临证亦常见疼痛牵引至肩臂、项背等部位,或可见气促、呕吐、胁痛、腹满等他脏之候[5]。
2 通补心络,引药入心
根据络脉易“虚”、易“瘀”的特点,叶天士提出“络以通补最宜”,被后世医家尊为治络总则。基于此,我们提出胸痹心痛多责之于心络之“虚”与“瘀”,治以通补心络为法则,以益气活血为主,侧重益气之法,使络充且通,佐以适量行气通络之风药,如辛味药、虫类药等以助心络之通畅、气血之运行,同时注重选用入心经之药,引药性入心之经络,使药性直入受邪之地,随证加减,灵活用药。
2.1 益气活血,重在益气 心主血脉,为“血液循环之枢机”(《医学衷中参西录》),而心络布散于心中,维持心与他脏及外在环境之间的联系,助其职能的行使,当心与其络受邪,其主血脉之职亦受影响,血行受阻,另“络主血”,因此心络之病变最易伴随血瘀之证。而血瘀与气虚密切相关,所谓血瘀即血液留滞与某处形成的病理产物,“血能载气”,血瘀则该处气失依附,气虚由生。或病邪侵袭机体,致正气受损,心络气虚,气虚则血行无力,血瘀由生。气血二者相互影响,故心络受邪处气愈虚,血愈瘀。故临床诊治胸痹心痛患者,以通补心络为主,以益气活血为法,活血使络中瘀滞得散,益气使络中气充,血行得畅,防瘀于未然,心络气血调和,疼痛自消。故临证常重用益气活血之品,如黄芪、红参、白参、党参等益气之品,以大补元气,气行则血行,气充则血运有力,以补法通一身之络;又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景天等活血之品,以活血化瘀,祛除血瘀这一首要病理产物,使络通则血行通畅,气血调和,心得濡养。在益气活血之品中,尤重益气药的应用,常用较大剂量益气药,如黄芪可用至30~35 g,党参可用至15~20 g,然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仍需根据患者病证予以调整。如在益气药的使用上,若患者伴有肺脾气虚的表现,常予“补气之圣药”黄芪;若患者年老体衰,伴有阳虚的表现,常予红参以益气温阳;若患者气虚伴见血虚的表现,常予以党参以益气养血,再根据患者虚实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2.2 善用风药,通达络脉 胸痹心痛患者在络脉“虚”“瘀”的基础上,常合并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痰浊、寒凝等,故临证常需合用具有善行通络之品。风药现多指一类具有风属性的药物,包括祛风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搜风通络药等,临证时运用此类药物如辛味药或虫类药等可助祛病邪、通心络。辛具有“能行能散”的特点,心络易“虚”易“瘀”,而“络以辛为泄”,故佐以辛味药可助心络气血运行,使络脉通达,如檀香、延胡索、乌药、砂仁、薤白等。虫类药走窜之力较强,可捜剔络中诸邪,尤对久痛而病邪积久难除的患者疗效显著,如全蝎、地龙、乌梢蛇、僵蚕等。然“络主血,药不宜刚”(《临证医案指南·痰饮》),故用虫类药物时,用量应谨慎,且需根据患者正气、邪气之盛衰、病邪之久暂而灵活调整。
2.3 引药入心,直达病所 《医学读书记》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胸痹心痛病位在心,与心络之“虚”“瘀”,密切相关,故用入心经之品,将药性引入心中,直达病处,往往疗效更佳,如当归、丹参、川芎、檀香、薤白、乳香、夜交藤等归心经之药。此类药亦具有补血、行气等功效,然相比其他同功效之药而言,其更擅补心之气血、通心之经络,可使药性直中病所。
3 从络立方——益气活血方
3.1 组方思路 笔者认为胸痹心痛以心络之“虚”“瘀”为本,主张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侧重益气之法,并根据团队多年临证经验,创立益气活血方为治疗该病基本方。该方由黄芪、当归、丹参、川芎4味药组成。方中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本经疏证》谓其“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也”,可大补元气,疏通营卫气血,为君药。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主治秘诀》谓其“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当归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大明本草》谓其可“破恶血,养新血”,《本草正》谓其“专能补血……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有“功同四物”之说,《本草纲目》谓其“活血,通心包络”,二者均善入心之络脉,合用助君药之药性,养血活血,滋荣络脉,共为臣药。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经,《本草正义》谓其“功用专在气分……走而不守”,善行心络之气血,活血通络,为佐药。此外,方中黄芪与当归合用,取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之意;当归与川芎合用,取四物汤养血补血之意,且二者同为“血中气药”,可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养血通络之功。
3.2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抗氧化、脂代谢稳态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黄芪提取物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纤维化;提取物黄芪多糖具有抑制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6-8]。当归的提取物具有抑制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9]。黄芪-当归药对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可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10]。丹参提取物丹参素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促进心肌血管新生,预防心脏重塑,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同时其能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扩张冠脉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1-13]。川芎能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冠脉血运,进而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提取物川芎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其还能拮抗钙离子,进而舒张血管,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微循环;提取物阿魏酸能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抑制血栓素的释放,发挥抗血栓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14-15]。
实验研究证实,益气活血方能改善气虚血瘀型CHD模型大鼠冠脉血液高凝状态,减轻心肌细胞损伤[16];同时促进心肌血管新生,增加动脉密度,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17-18],从而发挥损伤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方能有效缓解冠心病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减轻心电图缺血表现,改善心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19-20]。
4 验案举隅
患某,女性,56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5 d余于我处就诊。患者诉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间歇性隐痛,每次持续时间不定,自觉进食后疼痛加重。5 d来未至医疗机构就诊。刻下症见:间歇性心前区隐痛,进食后自觉加重,偶有头晕,乏力,口干咽燥,时咯黄白色黏痰,以清晨为主,纳寐可,二便调。无胸闷气促、心慌心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无肩背部放射痛。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患者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查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ST段(Ⅱ、Ⅲ、aVF、V4~V6压低≤0.05 mV),T波(V3、V4)低压、双向改变。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兼痰阻证。西医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予以中药处方14剂,具体用药如下:党参15 g,当归15 g,川芎10 g,丹参15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瓜蒌皮10 g,薤白10 g,法半夏 10 g,檀香 10 g,砂仁 3 g,青皮 10 g,香附10 g,乳香10 g,麦冬15 g,北沙参15 g,甘草10 g。患者服用上方后,自觉心前区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发作次数较前减少,仍有晨起咯少量黄白黏痰。舌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继予前方去青皮,加天冬15 g,14剂。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已无明显心前区疼痛等症,纳馨,寐安,二便调。
按:患者中老年女性,素体气阴不足,心络气虚推动无力,致络脉瘀阻,另心络阴血不足,失于濡养,络脉气血不和,故见心前区隐痛;脾络气虚则运化失司,痰浊内生,进一步阻碍气机,故见进食后疼痛加重;肺脾络脉气阴不足,燥热偏盛,故见口干咽燥,咯黄白色黏痰;气血不足无以上荣清窍,故见头晕乏力。总属胸痹心痛之气虚血瘀兼痰阻证,故治以益气活血、养血通络为法,以益气活血方为基础方,改黄芪为党参以益气补血;佐以赤芍、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瓜蒌皮、法半夏、香附理气化痰,檀香、乳香、薤白、青皮行气止痛,砂仁醒脾调胃,麦冬、北沙参养阴润燥;佐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方中选用较多入心经之药,引药性入心之经络,使心络得充得通,疼痛自消。二诊时,患者胸痛较前明显减轻,示心络渐通,气血渐足,然阳气易复,阴液难生,故仍见晨起咯少量黄白黏痰等阴虚之症,故去苦温之青皮,其性烈善破气,恐其行气太过反伤心络,再加天冬与原方中麦冬相须为用,加强滋阴之效。方证对应,故药后患者诸症悉除。“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胸痹心痛此类以痛为主症的疾病,从络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证治之,往往效果显著。正如叶天士所云“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
5 讨 论
胸痹心痛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各年龄层均有覆盖。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组成部分,笔者团队重视络病学说的运用,认为其与胸痹心痛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络病理论和团队多年临证经验,笔者认为胸痹心痛的发生多与心络易“虚”、易“瘀”、易受邪扰,致心络不畅、心失濡养有关。临床诊治常以通补心络为法则,侧重于益气之法,使气充血行,邪祛络通,并创立益气活血方作为治疗胸痹心痛之主方。经临床验证,此法疗效较好,对于改善胸痹心痛患者症状及远期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