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炳勤对中医饮食疗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经验探析

2021-03-27黄亚兰刘明林鸿国陈伟润蔡炳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饮食疗法发物脾胃

★黄亚兰 刘明 林鸿国 陈伟润 蔡炳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120)

蔡炳勤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教授、岭南疡科流派第二代学术传承人,精于中医外科的诊治,对外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有极高的造诣,对外科围手术期的饮食疗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围手术期治疗,蔡教授认为其治疗目的是快速康复,快速康复的核心是加快脾胃功能的恢复。中医饮食疗法在养生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围手术期参与度不高,而饮食问题是术后病人共同的关注重点,蔡教授认为将中医饮食疗法应用于围手术期病人,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有实际意义,且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应,本文总结其对围手术期的中医饮食疗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叩齿吞津,知食善饥;食物自适,胃喜为补;求其所宜,避其所忌;食贵有度,谨防“食复”。

1 叩齿吞津,知食善饥

“叩齿吞津”是蔡教授针对如何快速恢复术后肠胃功能提出的做法,“叩齿吞津,知食善饥”是通过“叩齿吞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食欲。外科手术病人,大部分需经过卧床、禁食阶段,脾胃功能受损,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更是直接损伤消化系统,术后普遍存在脾胃功能障碍问题。蔡教授认为脾胃生理功能始于口腔咀嚼,叩齿吞津就是通过模拟咀嚼动作,保持禁食状态下胃的饮食记忆,促进胃肠蠕动。“叩齿吞津”来源于中国的养生术,关于其由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饵舌下津令无数可治肾病”的说法[1];此后,《千金方》中提到彭祖养生用“数数叩齿,饮玉浆”之法养生[2];《抱扑子》也载有“采灵液于金梁”的养生法[3]。“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通过叩齿可以坚骨、强肾、固精,坚持叩齿、搅舌、咽津,能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乾隆皇帝作为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其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坚持叩齿[4]。另外,根据《保生秘要》记载,吞津还可治疗便秘:“以舌顶上愕,守悬雍,静念,而液自生,侯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日,大肠自润。”[5]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是由内腮腺、下颌腺、舌下腺及唾液腺分泌,具有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解食物、帮助消化和杀菌等重要作用[6]。对手术后禁食病人,唾液有清洁口腔、清新口气,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的作用,能促进机体产生饥饿感,起“知食易饥”的作用。蔡教授称:“叩齿吞津”这个方法还能预防术后腮腺炎、胃瘫,此法经典且实用性强。

关于“叩齿吞津”的具体做法,以往不同的医家的做法稍有不同,蔡教授建议的做法是:适度叩齿36次,然后搅舌鼓漱(舌尖紧贴牙龈,旋转生津,鼓腮漱口,分次咽下)。

2 食物自适,胃喜为补

“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是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虚劳》中提出的治疗方法,蔡教授将其作为围手术期的饮食疗法之一,解决患者及家属关注的“应该吃什么”的问题[7]。“食物自适”即“脾胃乐于接受”,“胃”指的是脾胃,因中医言胃,脾胃不分;“喜”指喜好、适宜。“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是指: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此为脾胃所喜,是身体需求的反映,食之可起到调补形体的作用。“胃喜为补”指出对人体的补养首先在补益脾胃;蔡教授认为,腹部手术后常有脾胃受损、气阴两伤的症状,如何进补,当取决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依据脾胃所喜而补,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气及运化输布功能恢复,余脏才能有所禀受。“胃喜”包括口味之喜、脏腑之喜、心神之喜[8]。

2.1 口味之喜口味因人而异,口嗜欲食,为胃所喜;饮食符合患者口味才能使其感到舒适,才是胃喜。张锡纯言:“凡病人酷嗜之物,不可力为禁止”,所思之物虽与病相反,“亦令少食,此为权变之道”。在临床中有一病例:一名武术教练,习惯于以芋头为主食,因体检发现胃癌后行胃癌根治术,家人将胃癌病因归咎于常食芋头,术后严格禁止患者食芋头。患者感觉饮食无味,食量逐渐减少,身体也日渐消瘦衰弱。最后他下决心,力排众议,重新以芋头为主食,之后身体逐渐恢复,“芋头致癌”的说法不攻自破。

2.2 脏腑之喜脏腑之喜即要求适合脾胃的生理:脾为阴,喜刚燥,胃为阳,喜柔润。根据脾胃所喜而进食,能使脾胃舒适,滋养形体,常见食物如陈皮、山药、白术等理气健脾之品。

2.3 心神之喜胃以喜为补,人以喜为治。胃喜,不但要选择喜好之物,还要求进食时有喜悦的心情,专注享受餐桌美食。若进食时精神不愉、气愤郁闷,则胃腑气滞,神机惊乱,引起形神共同为病。

胃喜为补理论的本义及应用在于食物自适,而不是单纯的“虚则补之”。蔡教授说,手术后患者想要补养,饮食上就要“依胃进食”,不能“凭脑就餐”。不同患者胃喜有别,因以具体病情、人情而异,择其所喜而养胃,以喜适为准则,而不是根据自己脑子里所认为的哪些食物是补品就吃什么。另外,蔡教授倡导荤素搭配、品种多样化,食物品种不能过于单一,不能偏食,在“胃喜”的基础上尝试多样化饮食。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气。”

3 求其所宜,避其所忌

“求其所宜,避其所忌”是针对患者常问的“不应该吃什么”的问题,“求其所宜”之意与“食物自适,胃喜为补”相似;另外,可食用现代医学认为对某种疾病有益的食物,如对于肿瘤患者可适当食用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菇类、包菜、红薯、芦笋等[10]。对于大部分围手术期患者,蔡教授认为,在保持大便通畅的基础上,除了寒凉、辛辣刺激、过度油腻的食物外,大部分食物都是能食用的,不能过度去禁止患者吃某些食物,判断能否食用主要依据患者自身的感觉,只要患者食用后无不适症状就可以吃。因为患者术后体虚,“药食同气、食养为先”,气血的补充、身体的机能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最好的方法是从食物得到营养补充,“能食者以气血兼补”。

“避其所忌”即围手术期不应该吃什么,有什么“忌口”。《难经·十四难》言:“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其寒温。”饮食方面需要辨证施食,每个病人的证型不一样,不能吃的食物就各有不同。大部分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均有脾胃虚弱的症状,因寒凉伤胃,故不宜吃寒凉食物;围手术期合并感染性发热的患者,不宜吃燥热食物,具体的辨证施膳需临床医师指导,不能一概而论。

在提到“忌口”的同时,患者及家属还常提到“发物”一词,问医生“发物”能不能吃。中医发物的提出原是针对疮疡病,中医把疮疡的病机归为“火毒”。然而,当“发物”被引入术后尤其是肿瘤术后,就成为病人的清规戒律。对此,蔡教授认为,回答围手术期患者能不能吃“发物”之前,首先要正确认识“发物”及“发物”的致病机制。“发物”,指服食后会引起疮疡、病损复发或病情加重及恶化的食物。发物致病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动风气、助火生热、助毒热三个途径[11]。

3.1 动风气发物因具有动风气的特点而对部分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如《幼科概论》载:“不过丹症愈后,须谨记发物,例如鱼腥鸡鹅等动风燥血之品,尤须忌之,否则再犯则难治。”[12]

3.2 助毒热发物可助火热邪毒,导致疾病的恶化,甚至变证。如《验方新编》中所记载:“喉舌破烂……阳症之轻者,初起或微红微肿,不甚疼痛,饮食亦无相碍。不自提防,或因过食鸡、鱼、煎炙厚味、姜、椒热毒发物,或又误服姜附温补热药,火上添油,热毒愈炽,以致红肿疼痛,渐渐腐烂成孔,愈烂愈宽。”[13]

3.3 助火生风有些医家认为发物不仅具有单一的作用,也可能有复合作用,在动风气的同时可助火热,即具有生风助火的作用。例如《医门补要》言:“瘤痘后与病后,气血皆虚,则肌肤薄嫩。若犯一切动风,鲜味,发物荤腥,助火生风,或转走马牙疮,或风疹,痒疮,或外痈,遗毒。”[14]

而现在病房中围手术期的病人,除了部分内痈(肠痈、肝痈、胰痈、肺痈等)患者,大部分已不能归属到疮疡病范畴,所以对发物是否能食用要客观分析。对于非疮疡性疾病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发物”是服食后病损易复发或病情加重、恶化的食物。蔡教授认为,外科术后病人,以虚为主,胃肠功能未恢复,肥腻肉类、海鲜和刺激性食物会生热助火,需忌口;但患者通常所说的“发物”,如公鸡、鲤鱼、肥鹅、羊肉等,对非疮疡性患者并无助火生热的作用,反对身体有益,不需忌口。中医认为,公鸡、鲤鱼、肥鹅、羊肉均属甘温之品,甘能补,温能行,甘温能助脾,适量服用对于术后气虚、脾胃虚弱之证均有改善作用。公鸡肉蛋白质含量高,易吸收,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鲤鱼功专行水,能利小便,能止咳嗽,《千金方》《本草纲目》中鲤鱼就被选入健脾利水方;鹅能暖胃生津、补虚益气、和胃止咳;羊肉能暖中、补气、滋营、御风寒,适量服用可预防术后因虚外感[15]。

《调疾饮食辨》言:“不遵禁忌,误在放纵;谨慎之人,不知物理,概不敢食,误在拘泥;误投害固非浅,而当食不食,坐失亦多矣。”[16]正确认识发物,纠正既往的错误认识,不设立绝对禁忌,对能吃的、想吃的、吃了之后没有不适的食物,放心食用,才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4 食贵有度,谨防“食复”

食贵有度,谨防“食复”是指围手术期患者的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量。五味五行相生化为精气,是生理之用;食饮不节,五味失衡,是起病之因。所以进食需适度,不可过量,过量则伤正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言:“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疾病初愈,因饮食失宜而致复发者,称为“食复”。“食复”一名,出自《素问·热论》中:“病热少愈,食肉则复”[17]。《诸病源候论》描述“食复”病名:“夫病新症,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即食肥肉鱼脍,饼饵枣粟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肠胃,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18]凡外感、内伤各种疾病初愈,脾胃尚虚弱,若突然暴饮暴食,饮食过量、过补,脾胃不能将其消化吸收,宿食内阻,引起积食,严重者引发肠梗阻。病后脾胃虚弱的现象在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身上尤为明显,若多食强食,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肠梗阻。但很多家属对“食复”概念缺乏基本认识,因对患者脾胃功能恢复心情迫切,出院后常急于给病人进补,希望通过饮食上的补养恢复手术对病人的打击,不知道一味进补反而加重脾胃负担。例如,一个女性病人,在流产后不久发现腮腺肿瘤,急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后家属急于让其进补,将人参、虫草、燕窝、海龙、海马、海参等多种补品给患者食用,结果出院1周就因患肠梗阻而再次入院。所以,对于术后病人,蔡教授强调进食尤需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从稀到浓,从素到荤,从简到杂。正如《瘟疫论》所云:“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首先与粥食,次糊饮,次糜粥,次稀饭,尤宜循序渐进。”[19]对于腹部术后的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是重点,大便不通时可通过按摩腹部、适当运动、艾灸腹部等方式促进排便。食疗上,蔡教授建议食用含纤维较多的、通便的食物,如青菜、火龙果、香蕉,中药可用枳术汤(枳实加白术或苍术)加减[20]。此外,凡病初愈,可因大怒、悲哀、忧虑等不良的情志刺激而引起气机紊乱,损伤脏腑而致疾病复发,因此病后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心态平稳,避免精神创伤[21]。

5 结语

中医养生之术源远流长,术后饮食疗法也是一门学问,蔡炳勤教授根据患者术后关注的常见问题,将古人的宝贵经验运用在术后的饮食,对患者及家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总结蔡教授对中医饮食疗法在围手术期的四个具体应用如下:一是针对如何快速恢复术后肠胃功能,提出“叩齿吞津,知食善饥”的做法;二是针对术后“应该吃什么”问题,提出“食物自适,胃喜为补”;三是针对术后“不应该吃什么”问题,提出“求其所宜,避其所忌”,并强调要正确认识“发物”;四是为预防术后无节制饮食引起胃肠功能障碍,提出“食贵有度,谨防‘食复’”。更多的疗法有待大家共同发掘,加以丰富,共同造福患者。

猜你喜欢

饮食疗法发物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中医专家为您解读“发物”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巧用“发物”防病治病
中医眼中的“发物”到底指什么
“发物”是何物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