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

2017-06-13潘冰雪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饮食疗法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

潘冰雪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7例,分别为患者开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对照组)和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概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 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黄芪四君子汤;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饮食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087-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出现高血糖情况的一种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诱发难产、先兆子病及产后感染等,且对胎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等均有负面影响存在[1]。将患者的血糖稳定在可控制范围内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能量的需求给予满足,同时将由于疾病引发的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等情况避免。该次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4例选入研究,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9.93±1.05)岁;孕次为1~3次,平均孕次为(1.53±0.06)次;孕周为29~35周,平均孕周为(31.84±0.43)周。观察组: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为(29.48±1.12)岁;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1.65±0.09)次;孕周为(28~35)周,平均孕周为(31.70±0.38)周。入选标准:与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在中医辨证中诊断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意识清醒可以与医护人员开展治疗的患者;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产科疾病或内科疾病的患者;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存在的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胎儿为畸形或发育异常的患者;妊娠前即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上两组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孕次及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饮食与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控制患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其中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为50%~60%,脂肪为25%~30%;早餐摄入的能量占比为10%,中餐占比为30%,晚餐占比30%,其余时间食用点心占总能量的30%。避免为患者准备甜食,应当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患者用餐1 h后即可开展适量的运动,患者最大心率的65%即为其运动的强度。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疗法进行治疗的同时,开展黄芪四君子汤治疗,该方由25~30 g黄芪,太子参与石斛各12~15 g,白术、地黄、女贞子、茯苓各8~10 g,黄连3~5 g组成,患者服用药物1剂/d,每剂药物加500 mL水煎煮至150 mL,分为早晚2次服用。上述两组患者均在分娩先兆出现后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该次研究将临床疗效分为以下几点[2]:显效:患者治疗后,其疾病症状与体征均完全消失或有明显的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任一标准,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无改变甚至有加重迹象。临床总好转概率为显效概率与好转概率的总和。

1.4 统计方法

该文中的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表示,进行χ2检验;其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2.2 比较两组会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降幅较对照组大(P<0.05)

3 讨论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发病概率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逐年递增[3]。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控制,可对母婴安全产生威胁。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是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治疗措施,但是目前我国缺乏营养师,且多数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医学知识了解较少,使得其临床应用受限,此外上述疗法均需要患者长时间坚持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执行情况等均可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4]。胰岛素是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较为常用的方式,但是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其用量进行控制,同时应当关注其潜在的感染,以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在祖国医学中将妊娠期糖尿病划分于“消渴”的范畴中,认为患者的脏腑功能先天较弱,妊娠以后体内的精血较少且需要养胎,使得阴气虚,伴随着孕周的增加,其所存在的影响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气阴两虚及燥热内生的情况[5]。为此祖国医学对该疾病进行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为主。黄芪四君子汤中的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太子参可发挥生津益气的作用,石斛可滋阴,茯苓具有利水祛湿的作用,白术则具备燥湿健脾的功效,黄连的去火功效较强,女贞子与地黄等药材具有益肾与补肾滋阴的功效[6]。现代医学研究表明[7],石斛与黄芪可以将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度提升,对胰岛细胞具有修复作用,可减少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量。黄芪多糖对血糖可进行双向调节,可以对肾上腺素所诱发的血糖上升产生对抗作用。有研究指出[8],黄芪多糖可以对患者机体物质的代谢产生影响。白术粗多糖是白术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茯苓多糖则可对患者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进行有效的抑制,进而将胰岛β细胞存在的损伤减轻;石斛主要是通过对胰岛α细胞与β细胞分泌出的激素水平进行调节,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黄连可将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生地黄则可将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善,将胰岛素的抵抗能力降低,女貞子可将糖类的水解减少,对糖类的吸收产生延缓作用。黄芪四君子汤可以对糖类的吸收发挥延缓作用,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将胰岛β细胞存在的损伤减轻,提升胰岛素的分泌量,进而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概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为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黄芪四君子汤治療,可以提升降糖效果,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临床应用效果可观,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恒, 吴建涛.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Mg~(2+)、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4(26):2927-2929.

[2] 龚文婧, 郑春青, 张颖,等.黄芪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妊娠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2, 18(11):31-33.

[3] 孟红娟, 贺漪, 高雪梅.黄芪四君子汤为主治疗气阴两虚证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研究[J]. 陕西中医, 2016, 37(8):1023-1024.

[4] 程慧敏, 梅彬.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黄芪四君子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6):1317-1319.

[5] 曾纪斌,潘艳,黄寅銮,等.黄芪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片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10):1312-1315.

[6] Tian R, Gong ZH, Yang XY, et al. [Study on interference effect of Sijunzi decoction on brain-gut CaM/CaMK II of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 rats[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5, 40(20):4075.

[7] 石玉芬, 姚力, 王琪. 诺和锐特充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内科, 2015, 10(6):793-795.

[8] 谢玲, 赵得雄, 李宋英. 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16,43(8):1678-1680.

(收稿日期:2016-11-13)

猜你喜欢

饮食疗法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