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弘《神应经》灸法学术特点初探
2021-03-27葛荣荣谢琰曹乾安李倩倩查树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葛荣荣 谢琰 曹乾安 李倩倩 查树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席弘,或名宏,字宏达,号梓桑君,江西临川席坊(今江西抚州市)人。宋代针灸医家,旴江针灸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席弘针灸学派创始人。先世任职太医院,后随宋高宗南渡,移居江西,世代行医,专精针灸,历久不衰,享有盛名。席弘学派的学术思想,可从其著作如《席弘赋》《天元太乙歌》《补泻雪心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特别是《神应经》中反映出来。《神应经》大量记述了颇具特色的针灸选穴配穴处方及补泻手法理论。《神应经》受当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重视,命其在陈会所传《广爱书》基础上改编校正而成。此书对明代针灸影响甚广,且远传日本、朝鲜。《席弘赋》从明代的《针灸大全》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的《针灸穴法》均有记载,可见其对我国古代针灸学术上的巨大影响。
1 灸疗学术特点
1.1 灸法论述灸学派不仅注重针刺补泻手法,对灸法也较为推崇。在《席弘赋》中就有治疗小儿脱肛、噎膈时灸法的记载:“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气上攻噎只管在,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席弘第十二世传人刘瑾根据先师书稿重新编著的《神应经》中所载灸法较多,更是明确规定了各穴的灸治壮数。在《神应经·灸四花穴法》亦载:“灸两穴各百壮,三次共六穴。取火日灸之,惟用三月三日艾最佳”,对灸疗的时间也有所规定。另外,《神应经》中所载的处方亦有不少注明艾灸壮数,且有涉及用补用泻,如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说明席氏针灸并重。
1.2 三角灸疗法的提出三角灸法,属艾柱灸法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所取穴位的连线呈三角形,故名。本法首见于《神应经》中治疗疝气偏坠,“以小绳量患人口两角为一,分作三,折成三角,如‘△’样。以一角安脐心,两角在脐下,两旁尽处是穴。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二七壮,立愈。二穴俱灸亦可。”现操作多为取细绳1条或细棍1根,量取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以此长度作等边三角形,顶角置于脐中,底边呈水平位,余两角顶点处,用笔作标记,即为灸穴,左右计两穴。于此两穴上放置中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除去艾灰,另换一炷,如此反复,灸完所需壮数。此法具有温补元阳之功效,多用于下元虚寒的病症。
1.3 经脉起止穴的运用书中所使用的经脉起止穴共7个,迎香、涌泉、长强、至阴、期门、睛明、大敦,共使用11次。这种使用经脉起止穴的情况在其他古医籍中是十分罕见的。歌赋中经脉起止穴,多被用于急、难、危、重的病证,用它们来激发和振奋经气。如“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脚膝肿时寻至阴”“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大便闭涩大敦烧”等。而今之医者则鲜用经脉起、止穴治疗危重病证,或不明穴性,或技法已疏。
1.4 八穴灸法的传承我国二百年前有两名名医,一为和介氏,一为丹波氏,此二医专治痈疽疔疖瘰等疮,定八处灸法甚有神效。此八处被定为是八穴,八穴灸法的传承在古代是一件大事,《神应经》序中有云:“圣上嘉叹,命以八穴灸法付于《神应经》之末,锓梓广布,且以永其传焉。”八穴灸法在当时备受皇帝重视,特意下旨将八穴灸法置于书末,可见八穴灸法在治疗痈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八穴灸法在本书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八穴分别分布在头、手、足、背腹四处,每处各两穴,分别治疗相应部位的痈疽,具有神效。在对痈疽的灸法上别具一格,“痛则灸到不痛,不痛则灸到痛。或五百壮,或七八百壮,大炷多灸尤妙。痈疽始发而灸,则不溃而自愈;已溃而灸,则生肌止痛,亦无再发”。对痈疽的灸法治疗,如果是痛,则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不管是痈疽刚开始发作,还是已经溃疡,都可以灸,而且灸的效果不一样,在其他书里都是很少有记载的。
1.5 书中医案的分析《神应经·八穴灸法·足部二穴》中提到,疮发于足部,则并立两足令相着,自左大拇趾端至右大拇趾端周回(自左足际右旋,经左右足踵,右足趾端还至起端处),以其杆当结喉下,项灸八穴,痛则灸到不痛,不痛则灸到痛。或五百壮,或七八百壮,大炷多灸尤妙。通过此案例对灸法特点的分析,表明席弘善用经脉起、止穴治疗危重病证,而案例中该书中“五百壮”“七八百壮”,表明席弘推崇灸法,重用灸法,对如今针灸临床灸法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小结
《神应经》是席弘针灸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南宋时期我国的针灸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旴江医学的针灸学特点。席弘针灸学派流传甚广,方慎庵《金针秘传》序云:“元明之间,计灸之学益微,历代传习不废者,只有席氏一家。”可见席弘流派历久不衰,且从十一世开始,席氏针灸传予外姓门徒,直至十二世刘瑾,门徒已遍及江西各地及广东、安徽、四川等周边地区,是我国针灸史上的一股重要力量,这股力量为本书针灸思想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为我国现代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学术基础,拓宽了现代针灸的研究思路,为理解其学术思想、指导针灸临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