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不明原因晕厥中的应用

2021-03-26廖海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源性预测值例数

廖海涛

(湖北省监利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 荆州 433300)

晕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意识丧失状态的一组症候群。晕厥患者在病情发作时不能维持正常的状态和姿势(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突然摔倒等),其在半分钟内即可恢复意识。人的大脑灌注压取决于体循环动脉压,出现心排出量下降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等情况均可诱发晕厥。心源性脑缺血、脑血管疾病、自主神经调节出现异常、血管收缩出现异常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晕厥[1]。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晕厥(又被称为短暂性缺血发作)多是由脑干供血不足所致。心源性脑缺血所致的晕厥多是由心脏停搏、心律失常等原因所致,一般是由于患者长时间站立引起的低血压脑供血障碍所致,身体较差的患者极易发生此类晕厥。另外,持续咳嗽、大量排尿、出现低血糖、换气过度等也可引起晕厥[2]。患者在发生晕厥后,需立即让其保持平躺,对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则需先为其补糖,在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晕厥患者的心率在其病情得到缓解后会恢复正常,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记录时间较短,不能在其晕厥发作的第一时间及时记录相关信息,故诊断价值不高。有研究表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可长时间地记录患者出现的心肌缺血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能够及时地反应出心电图的记录与其发病是否相同,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不明原因晕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湖北省监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 例晕厥待查的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在接受脑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MRI 检查、头颈部CT 检查后未发现导致其发生晕厥的具体原因,怀疑其晕厥是由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所致。2)患者有1 次以上的晕厥发作史。3)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时间超过7 天。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的年龄在70 岁以上。2)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3)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抑郁症、精神疾病等。在这51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3 例;其年龄为20 ~70 岁,平均年龄为(42.1±3.9)岁。

1.2 研究方法

对这51 例患者均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心内电生理检查。对患者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是仪器为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2)将加压导联电极和肢体导联妥善地粘贴在患者的胸前,然后对其心电图信息进行3 通道同步记录。3)在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告知患者家属要详细地记录患者的生活、饮食、晕厥发作的时间和频次等情况,并叮嘱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

1.3 观察指标

将冠状动脉造影联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观察使用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敏感度= 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 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 真阴性例数+ 假阳性例数+ 假阴性例数)×100%。阳性预测值= 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 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Excel 表格记录相关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选择t 值进行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选择χ² 进行计数资料检验;用P <0.05 确认本次研究结果用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这51 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联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结果为,有35 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心源性晕厥,有16 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血管迷走型晕厥。在35例心源性晕厥患者中,心肌缺血所致晕厥患者有16 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有19 例。在心肌缺血所致晕厥的16例患者中,存在严重左主干病变的患者有2 例(占比为12.5%),存在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的患者有5 例(占比为31.25%),存在左前降支及回旋支狭窄严重的患者有6例(占比为37.5%),存在三支狭窄严重的患者有3 例(占比为18.75%)。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为,在35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有20 例患者的病情被检出,其中假阳性患者有3 例,假阴性患者有17 例,真阳性患者有18例,真阴性患者有20 例;对其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度为51.43%(18/35),特异度为86.96%(20/23),阴性预测值为54.05%(20/37),阳性预测值为85.71%(18/21)。

3 讨论

晕厥是一组非常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器质性晕厥和功能性晕厥。心源性晕厥是由于患者的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部急性缺血所致的晕厥,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猝死,是所有类型晕厥中最严重的类型。多数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预后较差,既可能是发生猝死的预兆,也可直接导致猝死。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由心源性晕厥导致的死亡率超过30%。对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证实,心肌缺血所致的晕厥可由患者的左主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冠状动脉或2 支、3 支主要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所致。多数心源性晕厥患者在发生晕厥后并不十分在意,加上受检查方式局限性的影响,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情若未及时得到确诊和治疗,可因其冠状动脉的进一步病变引起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4]。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房颤动等均可引起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所致晕厥主要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室性心动过速所致晕厥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室率太快所致。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所致晕厥即可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也可能是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心脏排血受阻也可引起晕厥,此类晕厥分为右室流出受阻所致晕厥和左室流出受阻所致晕厥两种类型。左室流出受阻所致晕厥一般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左房黏液瘤等。右室流出受阻所致晕厥主要与患者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情况有关。心肌病变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下降,若同时其心排血量降低就会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进而引起晕厥,此类晕厥是导致猝死的关键因素[5]。目前,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晕厥常用的检查方法。另外,在普通体表心电图检查和心电监护中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等)也是临床上诊断心源性晕厥的常用方法。有研究表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不仅可诊断某些相关性心律失常,同时还可了解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与其症状之间的关系,必要时还可联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区分导致患者发生晕厥的具体因素[6]。一般情况下,心源性晕厥的发生与患者的体位无关,而且其很少有前驱症状,仅有部分患者在晕厥发作时会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音微弱、心电图异常等表现[7]。在本次研究中被确诊的35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有20 例患者的病情经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被检出,诊断的准确率为57.14%,敏感度为51.43%,特异度为86.96%,阴性预测值为54.05%,阳性预测值为85.71%。这说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由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是,患者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为阴性时,并不代表其不属于心源性晕厥,需反复多次观察其心电监测的结果再确定,以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和阳性率。有研究表明,早期识别和诊断心源性晕厥,可及时为患者的早期血运重建、降低猝死率提供指导,有效地防止其发生急性缺血事件[8]。

综上所述,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源性晕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源性预测值例数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勘 误
更正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