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提升农村教育保障水平

2021-03-25颜彧

江苏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园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颜彧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设

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坚持以打造“学在射阳”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追求,把握发展优质教育、公平教育两大重点,大力实施队伍建设、质量提升、教育保障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省县域基本教育现代化验收,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2019年教育工作分别作为县级样本接受了国家和省教育督导委督导评估。

一、坚持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最高标准保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提升保障水平。

一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均衡资源配置为重点,推动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十三五”期间,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达82.24 亿元,比“ 十二五”提升72.74 个百分点。坚持新建、改造和整合同步发力,优化乡村义务教育规划布局,投入4.36亿元,新建乡村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1所,新建、拆建、加固校舍15.09 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校舍4.7 万平方米,全县安全校舍占比达100%,比“十二五”末提升38 个百分点;先后整合乡村小规模薄弱学校16所。组织实施四项教育惠民工程,全县8.24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课后服务,3.42 万名学生在校集中就餐,23所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中小学教室空调全部装配到位。

二是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项项达标、校校达标的目标,配齐配足实验室、功能室器材设备和图书资料,提升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础生活设施水平,其中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造餐厅17 个、宿舍楼11栋、浴室15间、厕所18座。投入1.9亿元,为义务教育学校添置课桌凳3.2万套、计算机4000台、图书40万册、多媒体设备844套,新建、改建功能教室300 个,为72 所中小学、幼儿园改造食堂燃煤锅炉,全县乡村中小学塑胶操场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代表市接受省级考核。“三通两平台”建设覆盖城乡,专递课堂、名师空中课堂、名校空中课堂辐射所有学校,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进入乡村校园,新创省智慧校园27 所、市智慧校园43 所。每年投入1200万元,按照“一门三岗”要求,为公办中小学配足专业保安,校园重点区域监控实现全天候、全覆盖。

三是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化。以课程、课堂、课外为着力点,多举措提升办学质量,多元化加强内涵建设。依托射阳独特的海洋文化、湿地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引导全县中小学打造“个性名片”,全县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累计创成省级课程特色基地项目11个。全面实施“名牌+特色”发展战略,建成国家级特色学校17所、省级特色学校33所,市级以上特色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县域校园特色文化格局。全县中高考质量稳步提升,连续多年位居盐城市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优师资整体素质

全县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坚持引培管用同步发力,多渠道优化乡村教师队伍,让每位乡村学校教师都能成就精彩。

一是招引结合优化师资配置。持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坚持招录指标向乡村学校倾斜,近五年,先后公开招录教师871名,其中面向乡村学校招录教师518 人,占招录总数的59.47% ;落实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394 人,2020年首批定向师范生已经全部到乡村学校任教。坚持招录指标向紧缺学科倾斜,近五年,先后招录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100 人,目前全县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占比全部达标。深入推进教育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先后柔性引进县外名师9人,建立高端人才领衔的名师工作室14个。

二是管用并举激发队伍活力。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化均衡城乡师资配备,城乡交流教师3700人次,其中骨干教师770人次。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激励政策,2019年,533名乡村教龄满10年、312名乡村教龄满20年的乡村教师,享受到政策红利。实施高层次教育人才奖励、教师增量绩效奖励、基础教育质量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每年安排800万元,用于发放乡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课后延时补助;2019年增量绩效奖励人均1.5 万元,安排基础教育质量奖4000 万元。完善教师荣誉表彰机制,每年以县政府名义表彰1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每年组织评选最美教师、鹤乡教育英才,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

三是研培相济促进专业成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实行省市高端培训、县级专题培训、校本全员培训三级联动,每年安排近2万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市级以上高端培训1600人次以上,累计遴选63名教师参加境外研修。实施乡村教师“领雁工程”,开展“乡村教师走进名师讲堂”等送培活动,优先满足乡村教师成长需求。坚持以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为主体,构建名优骨干教师梯级培养机制,助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全县现有在岗“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師7名、正高级教师6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95名,其中乡村学校有省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城乡学校全覆盖。

三、聚力温馨校园打造,提升孩子幸福指数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目标,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刚性要求,打造温馨校园,实施精准帮扶,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完成学业、幸福成长。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坚持教育资助、托底救助、助学贷款和社会帮扶四轮齐转,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社会联动的教育资助体系。2015年,在全省率先对困境儿童和学生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前的生活学习费用实行财政全额托底,对全县1082名困境学生、2170名建档立卡学生、734名低保学生和521名残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高标准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30个融合资源教室实现镇区小学、幼儿园全覆盖,设立特殊教育学生伙食专项补助经费,特殊学生学习生活实现全免费;对因身残、智残等原因无法入学的学生,按照“六个有”要求,落实送教上门工作,实行“一生一档”,重残儿童送教上门覆盖率100%。

二是实施精准帮扶。在全省率先使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为两类儿童精准识别、分类共享、网格管理、动态更新提供技术支撑。组建校园爱心驿站、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爱心妈妈”“成长伙伴”结对活动,6612 名留守儿童课余及节假日在256 个校外辅导站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父母般的关爱。退休教师李余礼十余年创办留守儿童义务辅导站的事迹被《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2018 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关爱乡村寄宿学生学习生活,放大“全天候服务、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寄宿制管理模式的育人效应,兑现了管好学业、管好生活、管好健康、管好娱乐、管好安全的庄严承诺。依托镇中心校既有资源,创新推广乡村少年宫“一站多点”新模式,10所国家级、14所省级乡村少年宫假期定时开放,专人负责管理辅导,解决了乡村孩子课后无处去的难题,实现了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三是坚持互联互动。深入推进集团化、联盟制等办学模式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覆盖城乡学校。成立小学五大教育集团、初中三大协作片,实行资源联合、科研联手、信息联网、品牌联树,事业发展统一规划、教育教学统一安排、教研教改统一运作、教育资源统一共享的“四联四统一”。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学支教活动,县城规模小学与乡村小学开展结对共建,2020年春学期,300余名县城骨干教师送教到乡村小学,使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得分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势头。

猜你喜欢

校园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建环境环境育人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启示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