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性说理、深度性学习的方法研究

2021-03-25陈正莲

考试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现在的中小学生的教学,教师大部分都是只讲表面的知识。认为学生只要学会这一概念,能够在考试中解题即可。他们忽视了知识内部的联系和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形式,使学生只了解知识的表面,没有进行深度的探究。小学生阶段只是处于初级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思辨的能力。很多老师也没有关注到深度学习的好处,而深度学习有利于深挖学生的思考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就要进行思辨性说理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辨性说理;深度学习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已经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中出现各样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有辨别消息真假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蕴藏在各个学科中。小学数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可以从问题的多角度来进行解答,让学生可以拥有正反逆向思维。思辨性说理的培养要结合深度学习,使其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比较重要的部分。

一、 小学数学思辨性说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意义

(一)可以利用数学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渗透思辨说理

在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物体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让学生来进行问题解决。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一个问题的关键,了解该事物相关的客观规律,不会让学生看到杂乱无章的信息就感到烦躁。小学数学的逻辑运算,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整理知识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辨性的学习。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强化学生思辨力,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加减乘除运算之后,遇到一些实际应用题,就要让学生运用思辨能力,从正面的方向和反面的方向去解题,也就是常说的正反运算。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也能够使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加其辨别是非与真伪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就能渗透思辨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辨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因为思辨的能力是要让学生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是要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或是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果教师是以权威型的领导方式授课,会让学生在说话与思考的时候惧怕教师,不能正确的、大胆的表达想法。教师太过于权威,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敢回答问题,生怕讲错后被教师狠狠地责罚。因此,要建立平等的地位。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锥体的相关知识时,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辨性的思维,引导学生不仅要从立体的方面了解圆锥,还要从平面纸张的方面了解。教师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发言。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首先要给予表扬,然后再判断该答案的正确与否。这样的课堂形式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让学生有想法可以提出,有问题时敢问。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三)课堂上的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要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当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且非常有指向性的时候,学生才能根据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思考,得到教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课堂中最先提出一个简单易答的问题,然后直接跳到最难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安排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过程性和层次性,使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拔高学生的思考力。这种跳跃式的问题是不可取的。教师在上数学课前要进行认真的备课,设法将整个课堂的程序都列下来,并注重课堂中每一个问题,它的提出必须要有角度和思辨性。

例如,教师讲述两位数以上的乘法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乘法的计算方式,然后学习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运算。当学生将两位数与一位数乘法学到很熟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拔高,慢慢引导学生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让他们掌握这其中的规律与法则。如果连最基础的乘法运算都没有学过,让学生学习两位数乘法是非常吃力的,也是不科学的。课堂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会给学生的思辨能力种下一个种子,随着后边的发展,它才会慢慢地开花与发芽。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培养的方法与意义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要遵循关注生活的原则,引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运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动机。学生步入学校,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十分的新奇,他们有去想要探索与了解的心。但是需要教师以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們,让他们进行探索,对知识进行深挖。

例如,当学生学习相关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哪里是长方形,哪里是正方形,哪里又运用了三角形。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叽叽喳喳,不断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该理论产生了兴趣。教师应当准备丰富的教学用具,以便于在课堂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方便。当讲述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时,教师就可以亲手做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做一个四边形的支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实验,来证明三脚架是最稳定的。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关注,更想要去探究有关三角形的其他深度的知识。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为学生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环境

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教师,他们不懂得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只是单纯地将书本中知识讲给学生,他们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样所教的知识都是最表层的,与深度学习是相违背的。想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设立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解决这一问题着想。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销售价格如何运算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讲述有一个老奶奶,他为了生活去卖苹果,现在手上剩下10个苹果。这个时候小明看到老奶奶十分辛苦,于是小明愿意以每一个3块钱去买苹果,请问老奶奶可以得到多少钱?这样的例子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了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民族精神;更促使着学生去学习更深度的数学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教师应深挖学生的生活,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探究性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课上听懂了,不代表课下他还会运用。因此教师要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深入生活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度性的探讨学习,巩固了课堂的知识,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内化。

例如,当学习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内容之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并且这个作业与生活相关联。如:现有两个班级要进行乒乓球比赛,运用转瓶子的方式来选择发球方,思考这样公平吗?请同学们思考,并给出解释。这样的作业是非常符合学生生活的,所以学生更有兴趣去解决,那他们在讨论表述自己思想的同时,便进行了深度学习,促进了对统计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 思辨性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途径与意义

(一)教师要统筹这两个学习概念,融合于教学中

思辨性学习和深度学习,都是针对现在小学生数学课堂讲述太过于简单或太过于难,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应用、不能思考,只注重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思辨性的思维能力和深度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更透彻地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与概念。学生有了思辨性,便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进行优劣的评价,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能力。而深度学习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深挖知识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夯实,为以后更高阶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的认知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达到的潜在水平。了解清楚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一范围内,为学生提出拔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對这一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教师给学生一些提示,然后去让他们进行思考,去运用思辨的逻辑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方式就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深度知识的渴望,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要针对思辨性和深度学习进行不同的训练,让学生自身进行融合

思辨性能力的获得和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有组织的定时的训练,专注于一项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因为思辨性和深度学习是现在社会所提倡的,且他们都需要有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对这两个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他们以后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会使学生形成一个能够用双面性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整体的把握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数学概念的辨析,让学生发挥所学运用思辨的能力去辩论。针对深度学习,教师要保证每一堂课都活跃,有氛围,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提起,就能不断地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也在教师引导的练习中,掌握了思辨能力,养成了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提升了,有利于未来的就业发展。在学生形成思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以轻易忽视的。所以学校要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行先进思维的熏陶,流行思维的渗透,让教师的思维始终保持最先进,最有意义,努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给教师津贴补助。提升教师为学生着想的精神,发挥传统的奉献精神。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思辨的能力和深度学习的习惯,在我们现在发展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思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辨别真假、远离诈骗,深度学习的习惯,能够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不会落后于社会,永远保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状态。当然思辨能力与深度学习的习惯是不容易培养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在监督与陪伴中促进学生对它们的掌握,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明白思辨性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更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这样的培养之下,学生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学生的能力朝着全能型人才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和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董玉奇.通过思辨性阅读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评《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J].语文建设,2020,441(9):83.

[2]许正巧.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2):115.

[3]夏曙云.深度学习,更好成长:指向学生良好发展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Cathay Teacher,2020,177(21):38-39.

作者简介:

陈正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