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欺凌类型及特征
2021-03-24韩瑞娟
韩瑞娟
[摘 要] 近年来,有关校园欺凌的研究不断升温。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幼稚感与成人感的矛盾期,行为能力和理性能力发展程度较高,欺凌行为不同于低龄群体。基于案例分析发现,高中阶段的被欺凌者在欺凌事件中更加理性,但求助積极性不高;欺凌类型具有多样性、并发性;权威支持、校园氛围和个人特征会影响被欺凌者的应对选择,及时干预有助于控制欺凌事件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高中;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如不及时干预极有可能演变成暴力事件。已有研究发现,不少学生对校园欺凌问题认知模糊,遭遇欺凌后,主动寻求帮助的意愿低,欺凌事件不断发酵,使被欺凌者受害程度加重,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影响人格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研究基于案例分析高中阶段校园欺凌的类型和特征,提出改善校园欺凌问题的措施。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
挪威心理学家Dan Olweus认为,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人的消极对待时,这个人就是在受欺凌,这里的消极行为包括言语方面的、身体方面的以及抢夺、勒索物品等。欺凌行为的特征表现为一是故意伤害行为或侵犯行为,二是持久和重复地进行,三是人与人之间力量不对称。并且欺凌行为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的起因。基于以上分析,可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学生群体中力量强大一方对力量较弱一方实施的重复性故意伤害或侵犯行为,具有持久性。
二、高中生及其心理特征
按照我国现行的六三三学制,高中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成人感和幼稚感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依赖性对反抗性、勇敢对怯懦、开放性与闭锁性、高傲与自卑、眷恋童年又否定童年。高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群体是校园欺凌的敏感、易发群体。
三、研究方法
大部分被欺凌者不愿复述自己的经历(这也是欺凌具有隐蔽性和发展速度快、结果恶劣的原因之一,同时复述具有二次伤害性),因此,研究取样和获取资料有一定难度。案例一中的小亮与研究者认识时间较长,有一定关系基础,在和研究者的交谈中讲述了自己的被欺凌经历。研究者以小亮为初始样本,通过滚雪球的取样方法,由小亮介绍了其他几位同学,4位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同学的欺凌。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4位被欺凌者进行了调查,为全面掌握案例背景,研究还调查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文中案例均采取匿名方式陈述。
四、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学校介绍
文中的4个案例均发生在同一所学校。该校是一所镇高中,在升学压力下,教师重知识教育,轻道德教育。学生间的矛盾只有上升到肢体冲突时老师才会干预,并且会刻意保护成绩好的学生。本地学生因地缘结成小团体,排斥外地学生。其次,学校的人情关系重,学生被开除的情况极少,这也助长了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校园整体安保措施较好,重要的拐角、停车处、走廊都装有摄像头,只有教室和卫生间没有装摄像头,但因为大部分教室窗户比较大,又正对着办公室,所以厕所就成了行为不端学生的法外之地,抽烟、找碴、学生之间斗狠这种事一般都发生在厕所里。
(二)案例介绍
案例一:自行车事件
小亮,17岁,男生,高一走读生,幼时随父母迁入该地,随后一直在该镇接受教育,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小亮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会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遇事如何保护自己。一天早上,小亮骑自行车在校门口撞上了一位同学的脚后跟(力度不大,并未受伤并且当时已经道歉)。午饭后,小亮去上厕所,突然有三个学生将小亮推到墙上围起来,其中一人是早上被撞到的学生,还有一人为小亮的同班同学,成绩较差,平常喜欢抄袭作业但遭到过小亮的拒绝。三人以早上被撞为由强迫小亮道歉(实际上是因为小亮平常会阻止差生抄作业,三人想给他一个“教训”)。当时围观者比较多,但无人阻止,小亮没有反抗,没有发生激烈的身体冲突。事后小亮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双方班主任联系欺负者家长,严肃批评了欺负者的行为,小亮的家长也主动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此后小亮再未受欺负。
案例二:外地生
小陈,16岁,男生,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平常回家比较少,母亲会在周末回家做饭,父亲偶尔回家,不怎么管他,家庭条件比较差。小陈在学校里朋友很少,因为成绩差,不被老师待见,也因为不写作业被老师多次批评,有时老师甚至会用侮辱性词汇刺激他。他上课爱发呆,有一点龅牙,说话有外地口音,轻微口吃,因此有些调皮的学生给他起“小龅牙”“小结巴”之类的外号嘲笑他。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回答不上来会被老师批评听课不认真,能回答时又会因为口音总被其他人嘲笑,到最后发展到即使知道答案也宁愿站着不说的地步。有一次被同学嘲讽之后,小陈试图动手反抗,但被另外两个人推开了。小陈意识到,如果他先动手,被处理的会是他,而不是那几个嘲笑他的学生。高二时,小陈因适应不了学校环境而转回老家上学。
案例三:外号与隐忍
小琪,16岁,女生,本地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长相普通,性格孤僻、内向,和同桌关系好,父母离异,住在母亲家里。她和男生相处时特别内向,和女生相处时比较热情,说话耿直。高二时班里有个男同学名字里有个明字,其他人就叫他小明,有一天有位同学说:“有小明,那么小红在哪里?”正好那天小琪穿了件大红色衣服,就被叫成“小红”了。一开始小琪并没介意,但后来有几个同学把这个外号叫得阴阳怪气,被添加上了戏谑的意味。因为这个外号,小琪慢慢变成了男生日常戏耍的对象,后来有个男同学打赌输了被要求摸一下小琪的脸,这件事让小琪觉得非常气愤,但也没有采取对抗行动。之后,如果有男生和小琪走得近一点也会被嘲笑,所以除了几个调皮的男生,很少有男生愿意主动接触小琪。
案例四:外号与改变
小文,16岁,女生,本地学生,成绩中等,母亲是医生,父亲经商,家庭条件比较好,性格外向,自尊心很强,和同学、朋友、老师关系都不错,家庭教育比较好。她高一时很胖,被一些男生起了个外号叫“土肥圆”,这个外号促使她开始节食减肥,每天都不吃晚饭,午饭也只吃一点点,到了高二就变得很瘦,也漂亮了,再没有人叫她这个外号了。
(三)案例分析:欺凌类型及特点
1.语言欺凌
案例二中,小陈因口音和结巴被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不断受到他人嘲笑,老师也用侮辱性语言刺激他,这一欺凌方式属于语言欺凌。案例三中,小琪的外号被同学附加负面象征,影响了小琪的正常社交,属于言语欺凌,并伴随有社交欺凌。案例四中,小文也是被起了侮辱性外号,但她以积极的行动对抗“外号”,最终消解了这一欺凌行为。
欺凌者将被欺凌者生理或行为上的缺陷起作“外号”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欺凌形式。这种欺凌具有群体性、长期性、非对抗、不激烈等特性。因欺凌结果不明显,语言欺凌往往被教师(家长)忽视。语言欺凌使被欺凌者承受着持续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权威者(教师、家长、学生团体中的领袖)的强力支撑,将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形成生活或学习障碍。案例二、三、四中三位同学均被起了“外号”,被欺凌者因个体性格、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不同,对“外号”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不同,事态发展结果不同,被欺凌者在事件中獲得的正向支持越充分,应对方式越积极,事件的负面影响越小。案例二中小陈在持续的语言欺凌中没有得到应有支持,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无法在此校继续学业,选择了转学。
2.肢体欺凌
案例一中,小亮在厕所被三人围堵属于肢体欺凌。在对方势力较强的情况下,被欺凌者小亮没有反抗,避免了激烈的肢体冲突。事后,小亮及时向老师求助,并得到家人的支持,事情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未对小亮产生后续伤害。案例二中,小陈因生理缺陷被嘲笑,试图以暴力方式反击,但在判断形式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选择退缩,但事件并未结束,欺凌继续发展。
以上案例呈现的高中生肢体欺凌特点有:一是理性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暴力冲突发生的可能性。高中生的思维理性和实践理性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案例中的被欺凌者在事件中对事态进行了主观判断,基于自身劣势的情形选择不予对抗,未引发更严重后果,是思维理性和实践理性能力发展的体现。二是支持方式影响事态发展。案例一中小亮事后寻求了老师的支持,老师对事情进行了积极和及时的干预,小亮父母也在行动上支持了小亮,此次冲突得到较好解决。案例二中小陈既缺乏校园中的权威支持,也缺乏家庭中的重要他人支持,欺凌事件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直至小亮转学才终止。
3.社交欺凌
案例二中,小陈属于被动型受欺凌者,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社交欺凌都或多或少存在,长期的欺凌使小陈产生了厌学心理,对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影响严重。案例三中,小琪的绰号代替名字成为她的代号,在被附加了负面意义之后,男同学刻意回避与小琪的正常交往,事件从单纯的语言欺凌发展到社交欺凌。
社交欺凌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前期表现为以语言欺凌为主的多种欺凌并存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欺凌,社交欺凌的发生原因更为复杂,身心缺陷、行为异常、社交能力弱、支持力量缺乏都可能是社交欺凌的诱因。被欺凌者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他人的看法,因此,支持力量缺乏的被欺凌者会刻意隐藏被欺凌事实,使事态走向失控。
五、高中校园欺凌问题的应对方式
1.家庭重视欺凌问题
首先,家长要在思想上重视校园欺凌问题,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表明这一问题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其次,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一是社交能力的教育,好的社交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更多同伴,降低被欺凌的可能性。二是家长对孩子情绪状态的正确认知,教养要松紧适宜,让孩子有释放压力的渠道。三是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教导其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寻求帮助。四是积极应对欺凌问题。在孩子受欺凌后首先要安抚其情绪,再了解事态,并积极配合解决问题。最后,家长要和老师建立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校园学习、生活状态,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2.学校规范学生管理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学校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法律与道德教育。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欺凌事件容易演变成暴力事件,首先,学校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心理、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懂法、守法。同时,加强校园巡视,通过安装摄像头等方式监控学生状态,便于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其次,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建立周记制度,收集学生问题,对于同学之间的不和谐关系进行及时处理,注重欺凌问题的预防,处理学生矛盾时,不偏袒,做到公平公正,建立教师权威。最后,要完善学生行为管理和危机事件预防制度。
3.社会担当教育责任
政府要拓宽欺凌知识的宣传渠道,增加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大众对“只有拳头欺凌才是欺凌”的传统认识,重视语言欺凌和社交欺凌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加强学校周围的治安管理,扩大学校周围的监控区,在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时间段和地点加大监察力度。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血腥、情色内容进行严格筛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争取在法律层面上对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上有所突破。
六、研究反思
校园欺凌涉及许多伦理问题,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事件早期都不会主动反馈欺凌事实,复述过程对被欺凌者同样具有伤害性,因此,研究样本获取有难度。本研究先了解到有一定关系基础的学生小亮的事情,后又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获取了小陈、小文和小琪的案例。这四个案例虽然有一定代表性,但在欺凌类型和欺凌程度上都不能涵盖所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比较有典型意义的网络欺凌没有涉及,限制了本次研究结论的一般性。
分析被欺凌者特征会发现,有生理缺陷、社交能力弱、支持力量不足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欺凌对象。被欺凌者最大的心理压力不是来自欺凌者,而是受欺凌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父母、同伴、老师,被欺凌者经历了欺凌事件后,父母、老师的正确处理和关怀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受欺凌学生快速走出心理阴影。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受到欺凌后首先想到是自己的孩子有错,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也阻碍了孩子寻求家长支持的行动。此外,校风对于欺凌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校园风气不好,学生对轻微的欺凌事件敏感度不高,不会干涉,也不会告诉老师,这也许就会使欺凌从可能走向事实。
参考文献:
[1] 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J].Journal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Volume42,1994:403.
[2]李幼惠.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1
[3]刘畅,李黎波.巨型高中教育冷暴力问题研究——以黑龙江某市巨型高中为个案[J].大庆社会科学,2012(4).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