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提升师德公信力
2021-03-24杨小芳贺武华
杨小芳 贺武华
[摘 要] 提高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是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三感”不够高、优秀教师职业队伍不太稳定以及教师队伍时有出现的违反职业道德与“次道德”现象,这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认同式微的集中体现。在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应从明确教师职业内在“德性”要求、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以及严控师德失范事件影响等方面着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公信力。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认同;公信力
师德师风永远是教师的从教之基、素质之魂。没有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精湛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好教师、建设好师资队伍的重要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观、发展观、事业观等重要问题。然而,我国教师队伍中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依旧时有发生,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诸如体罚学生、违背教育规律、个人不良生活作风、师生关系不正以及有偿家教补课等,特别是有关猥亵、性骚扰学生等突破社会底线的极端师德失范问题,常引发舆论发酵。因为教师这一身份在一定意义上被社会赋予了道德“高地”的形象和期待,尤其是当出现个别教师师德严重缺失问题时,便会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更易导致类似于出现“塔西佗陷阱”的处境(注:塔西佗陷阱是指一旦公信力失信,政府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产生负面评价)。对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要正视仍有个别教师顶风违纪的现实,对极个别教师性骚扰学生等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零容忍,通过严肃的处理措施坚决惩处”。
一、当前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式微的主要表现
1.部分教师对职业的“三感”不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春蚕”“蜡炬”“园丁”等诸多隐喻,反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对教育和教师寄予了非常高的厚望,也一直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尊师重教,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然而,教师队伍中不乏对自身职业工作的“事业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感受不高的群体(本文简称为“三感”)。这“三感”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三感”的缺失进而会带来教师对工作投入和热情的削弱,最终会导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走向式微。事业感是教师对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向往,是工作幸福的源泉。教师把工作看成是职业还是事业,体现了不同的站位和境界。教师拥怀事业感就会静心于教坛,心无旁骛而坚定执着,不断憧憬教育未来,向往和创造美好教育,并能在反思改进日常工作中追求教育卓越。事业感缺乏的教师,会直接导致责任感的丧失。没有责任感的教师,轻则敷衍应付工作,重则会导致工作失职失误。一旦教师把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班级管理、自身业务提升等日常工作视为负担,或者找不到教书育人的乐趣、意义和使命感时,便很难体验到这份工作的幸福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辉中必然应该蕴含着‘幸福的因子。这种幸福不只来自外界赋予、物质的回馈,而应得益于内心的充盈,来自心灯的呵护、薪火的维系和传承;来自精神的给予获取、吞吐吸纳”。
教师对待工作“三感”一旦不足,也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和活力的不给力,进而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现实教师工作状态来看,即便是“85后”“90后”等新生代教师群体,也会表现出“缺劲”“打不起精神”的状态,一些“青椒”立足于教育事业勤勉钻研、自主发展以及尽心尽责的动力和耐力不足。调查中发现,尽管教师入职门槛要求越来越高,从业竞争激励,尤其是城市教师入职“考编”“进编”很难,然而,通过招考过五关斩六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又不乏不珍惜者,多半经过2~3年的从业就会出现职业懈怠。“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职业认同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基础,它不但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转的”。可见,“三感”对教师职业自我认同重塑的重要性。最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教基〔2020〕7号)引发持续热议,该意见强调,学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2.优秀教师群体相对更易受到校外利益的干扰
俗话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群体中,发自内心的、出于对教师职业无比热爱和教书育人工作真心喜爱的比例会有多高?这也许是一个难以评估却也备受关注和值得拷问的话题。不少教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难以静心于教坛,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缺乏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干劲和责任心。近两年来,以杭州为代表的城市公立学校优秀教师出现的“辞职潮”现象(流向民办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等),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一些优秀的“体制内”教师自我职业认同度不高,难免要出现审美疲劳和职业倦怠。优秀的公办学校教师宁愿选择去任务重、压力大的私立教育机构,一方面是追求民办机構相对要高的待遇,另一方面也看重“体制外”教育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方式,可以实现某方面的抱负。
当前,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禁补令”可谓三令五申,严禁教师课后、校外进行有偿辅导、有偿家教服务。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出台了文件,禁止优秀教师不得以学科复习指导的名义赴外地有偿补课。然而,时至今日,确实还存在教师明目张胆地针对自己学生在校外提供有偿补课的现象。此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优秀教师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参与校外兼职赚取“外快”、提供各种线上教学培训等的诱惑与市场巨大。特别是“网课”以其扁平化、个性化和跨地域的优势,能为优秀教师输出优质、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便利,实现从“课堂搬家”到“课程搬家”的转变。他们在体制内教育之外更易实现有偿家教、提供“含金量高”的教育服务。2016年,“时薪最高达2.5万”的山东“天价网课”物理教师王羽,成为当年旷日持久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我们如何看待信息时代优秀教师提供有偿教学服务的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总而言之,这方面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如何看待、如何规范,这事实上还有待突破对相关理论基础与公共政策治理的认识。
3.教师群体中客观存在“不道德”和“次道德”现象
我们正处于一个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激变的变革社会,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扩大和加剧了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传播面和扩散速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相互叠加渗透,使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层出不穷,并持续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一般来说,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总会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产生‘我是谁的困惑。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一直以来,教师师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还会定期曝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件。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政策文件也是也是层层传达、层层加码,特别是在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事件发生后,治理师德师风问题便成了警钟长鸣。从2020年7月教育部最新一期公开曝光的八起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事件来看,从幼儿园体罚孩子到中小学教师猥亵和性侵学生,等等,这些案例确实不应发生在为人师表的教师身上,极易引起社会不平和舆论强烈的抨击。2020年教师节期间,“山西朔州老师不满学生只给班主任送花,当学生面砸花指着学生骂”,就是一件貌似不惊却引发社会热议的有关师德师风问题的典型“小事”。再如,仅2018年,诸如“拦下一趟高铁的合肥女教师”“与学生开房的海南教师”以及“在女厕所偷拍的江西副校长”等热搜新闻,这些匪夷所思、斯文扫地的师德败坏事件就在教育系统赤裸裸的发生。再联系近年频发的教师性侵学生事件,哪怕是极其个案,但因为贴上“教师”的标签,其性质瞬间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然,教师行为“不道德”,甚至违法乱纪毕竟是个案,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然而,用“次道德”来分析我们教师队伍中客观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谓“次道德”,是相对于道德来讲,是不充分、不完美的道德;但相对于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来说,这类行为又貌似又可以被普通大众理解或接受。譬如说,老师上课时间接打电话、在教学楼走廊吸烟等;老师向学生吐槽工资收入不高或抱怨工作不顺的事情;老师在升国旗、集会等场合的姿势、仪表不当或交头接耳等。“次道德”现象虽发生在“为人师表”的教师观念与行为中,却是十分敏感且容易招致强烈谴责的,毕竟教师的德性要求理应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从本质上讲,教师“次道德”现象认同的产生源于教师对道德行为崇高性要求的自我降低。“当我们听到‘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我就拿了那么点工资,我对得起这份工作等各种所谓的心声时,多半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要求降低的征兆,或者对出现教育问题时的一种推辞”。
二、强化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在理据省思
应该说,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认知的“下浮现象”,与教师对师德的片面性理解、惯性式的亚文化儒化所致分不开,久而久之,会对教师职业群体造成伤害。以下三个方面是理解与推动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提高的关键要素。
1.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内置崇高性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有普适性、大众性甚至世俗性的一面,但倡导和建立崇高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应该不因时代而改变。“教师权威可分为四个层面——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感召权威、专业权威,前两者源于社会、文化的制度因素,后两者源于教师的个人因素”。可以这么说,教师是否有威望、能否受尊重,自身因素占了一半。通常,师德分层包括职业需要、专业发展和事业追求三个境界,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当作谋生的职业,还是作为一种专业,抑或是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必然会有迥然不同的实践结果。相对而言,事业是一个人一生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自觉自愿的投入,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寄托,是一个人生命意义的体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形象地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使命。道存在的地方,就是教师存在的地方,这在今天看来就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从教的心中律令。
退而言之,教师若不恪守职业之使命、弘扬崇高之理想境界,就无“师”之身份可言,这就是教师的内在尺度。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认同感如何,是与教师对这份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密不可分的。过去,我们常讲“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这些对教师职业崇高的美好隐喻一度遭到来自教师尤其是一些教育专家的质疑与批判。与此相反的是,“教师也是凡人”“教师也吃五谷杂粮”“教师也有喜怒哀乐”等“去崇高化”的看法却很受欢迎。然而,教师工作毕竟是面对一个个“未成型”的人和一颗颗“未开化”的心,“高大上”一点的形象烘托、价值比拟以及精神感召并非无关紧要。一定意义上讲,教师还必须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特殊职业工作者,要成为道德人、理想人甚至是完人的践行者与示范者。
2.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置特殊职业情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自觉践行、自觉履职根本任务,却又是一种最为朴实而强烈的教育情怀。在一个人人谈情怀的时代,我们恰恰要回到常识情怀。教师的职业情怀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出于对教书育人工作的兴趣而产生的本能喜愛和自愿投入。教师不应把工资收入低等同为干不好工作、不愿意投入工作的理由;教师不应将发生在家庭中的不快和琐碎随意带入课堂影响教学,等等。事实上,教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静心于教书育人,这便是了不起的职业情怀。教师有无职业情怀,说到底就是能否视教育为事业。教师一旦拥怀强烈的事业心,便能几十年如一日躬耕践行、忘我工作、孜孜以求,在享受教育的幸福、体验教书育人的快乐中创造价值,进而实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理想。视教育为事业的教师,其事业奋斗的不竭动力源自内心的需要,本能的兴趣以及对教育的信仰和热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默默地躬耕于杏坛,才能既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教师守住相对的纯洁清高、保持内心的安宁淡定,相对而言比其他多数职业更为重要。因为,它本身就是精神意义上、心灵层面上的工作。教育系统和广大社会仍然要大力弘扬先进教师典型,营造学习、追随、呵护师德标兵的良好氛围。让一批批具有职业情怀的教师成为时代的教师精神丰碑,大力宣扬不问西东、忠于职守、默默耕耘、爱生敬业的一线普通教师,让优秀教师在得到应有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认同。
3.新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新的要求
2014年教师节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方面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强调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这是对教师传统身份与要求的重申与召唤。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教师明确提出“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三传三塑”被写进了随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的新要求。此外,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工作要求,重申广大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以及“四个相统一”等的提出,是新时代教师职业操守的基本遵循,它不仅为教师立德树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个体如何成为经师、人师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认同强调的是个人或者群体的自我建构,即强调认同承载者的主体性”。同样,习近平同志对教师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新要求,对教师反思改进职业道德自我认同中的“次道德”现象找到了批判的武器,为广大教师形成“师职、师德、师尊”的“三位一体”认同树立了一面镜子。王夫之云:“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源;谨教有术,正道为渐摩之益。”我们要从深刻认识、身体力行“四个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的要求做起,理解和尊重身为教师所应承担的那份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三、从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着手提升教师公信力
1.明确教师职业“德性”要求,增强职业道德公信力
教师德性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专业品质,是教师“应当”遵从的内在道德自觉和职业律令。教师德性对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工作质量和效益以及学生成长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教师德性一旦形成,它往往就会成为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能促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能保证教师在任何情景都遵循教师职业内在特殊性要求行事,表现出一种道德意志力。“身份认同是教师德性养成的内核动力和发展机制,是教师主体能动选择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对教师德性养成具有自我立法与自我监督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之所以出现错位甚至自我认同降低,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身份属性以及德性要求的认识偏颇。比如说,作為社会人教师,可能会对自己的薪酬、待遇等与其他职业进行比较和追求,但这并不能成为自我降低职业道德要求与公众形象的借口。
2.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推动公信力外部标准内部化
公信力,即公共信服力,是获得外界社会评价认可的影响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公信力,无疑就是要将外部的导向、要求及其具体标准导向学校内部,转化为对教师的评价考核要求。教师应该自觉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学为人师就要率先垂范,在自我要求上自觉做表率。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的社会评价要求,在考核教师职业道德时,可以适当引入社会、家长、学生对象等的客体评价或“第三方”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公信力评价的量化,也要注重定性评价,要倡导质性、现场、互动等评价方式,不搞简单的一刀切、单一化。通过引进多种形式的社会评价,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问题防患作出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将外部要求内化为内心的尺度,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认同的自我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公信力的考评要建立清晰的导向依据,应该根据教师的“社会人”“职业人”“德性人”的维度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考评观测指标。当然,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模范教师、先进教师以及功勋教师等的精神荣誉激励,加大评选和表彰的力度。教育系统要大力塑造、宣传荣誉教师,积极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教师的突出表现;不断以正能量、好声音来引领教师队伍社会公信力风向标。
3.严控教师职业道德负面事件,营造良好师德师风舆论
教师职业道德负面事件对教师群体公信力的杀伤力很大且极其深远。教育系统对教师职业道德师风问题要持之以恒坚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生就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置。从汶川大地震爆出的“范跑跑事件”引发全社会大讨论大反思,到如今时有发生的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败坏事件且持续成为网络头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教育治理失策现象值得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与媒体相对而言更加青睐类似于发生在教育系统中的“热点”事件,我们要积累应对突发教师职业道德事件的处置经验,要尽早防止不良事件一再被发酵炒作、成为噱头泛化等现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手段,切实掌握当下师德师风舆情与民意的一般状况,了解把握其一般走向与发展态势;通过对媒体关注集中、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例分析,实证探讨网络舆情对师德的关注、传播、态度变迁等关键性问题,掌握新媒介对教师职业道德舆情影响的一般规律;分析研判教师职业道德舆情民意的时代特征,进而适时探索新时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公信力和社会认同的相关学理基础与依据,提高精准施策的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电视台.有严重违规行为教师,终身禁止从教[EB/OL].http://www.centv.cn/p/343836.html,2019-12-16.
[2]周洪宇.带着幸福感去做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5-04-23.
[3]魏军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33.
[4]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2.
[5]杨小芳,贺武华.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认同中的“次道德”现象分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8(5):21.
[6]马勇军.教师权威的内涵、内在理据与实践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3):2
[7]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
[8]李清雁.困惑与选择:基于身份认同的教师德性养成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9.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