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研究

2021-03-23张胜华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任务驱动教学法产教融合

张胜华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基于此,中等职业学校响应时代进步的号召,开设了与汽车维修行业相关的课程,并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为了做好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衔接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是有效途径。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本文对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如何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任务驱动教学法

引言

所谓任务驱动法,指的是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依据主要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为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开展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时,应该以产教融合教育理念作为重要的导向,制定与之相符的任务驱动教学目标、内容,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落实校企共赢的目标。

一、当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

纵观当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情况发现,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再加之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中職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逐渐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更深层的改革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一,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指导,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如何对教学思路以及方法进行有效创新。第二,在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施教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以产教融合为参考理念,编排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产教融合速度的不断加快,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以中职学生当下的认知规律相协调,充分结合企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并依据“1+X”证书制度中相关标准,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参照《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课程内容需要以岗位职责要求为标准,主要包括汽车电路维修、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营销、汽车维修管理等技术人员,结合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参照相关的资格考证标准来设计。同时,汽车电器设备构造趋于复杂性和电子化发展,汽车市场中很多品牌汽车都纷纷引入了新技术,比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方面引入了感应式充电、无线充电器等技术。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相关内容融入进来,从而更好地满足汽修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二)根据企业生产过程,确定任务驱动教学目标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在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参考依据,组织各种各样的项目教学活动,根据主要的教学内容,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教学任务,之后再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并设置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最终确定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与技巧,在确保学生享受到优质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能逐步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

以“汽车空调的维修”的知识讲解为例,教师在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传授知识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实践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学习任务作为引导,完成对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等主要内容的预习,在这期间学生势必会产生各种疑问,如汽车空调制冷的具体步骤有哪些?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在相互配合中解决。预习环节结束后,每组的小组长负责汇总本组遇到的学习问题,并提交到教师手中,由此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侧重于讲解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每位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为今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

基于新课改、产教融合背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得以逐渐完善与发展。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在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有效渗透以人为本理念,以产教结合教学理念为指引,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促使学生实操能力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铺垫。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相关企业,认真观察与了解企业一线的生产环境,解决自身的各种疑惑,进而更好地内化理论知识,并有效地转变为实践能力,高效地完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完善与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师资引进等方面内容,建立健全绩效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创建走出去请进来保障体系,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深入相关企业的内部,了解生产一线工作内容,使教师视野得到不断延伸,并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所谓“请进来”,指的是积极邀请企业创新专家,帮助中职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企业创新精神,深刻理解企业创新理念,提高中职教师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意识到创新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渗透到任务驱动教学中。最后,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业性的培养活动,组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参加,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

结语

综合而言,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产教融合还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开展,教师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采取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为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质性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婷.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周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物流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年论文汇编(三),2021.

[3]熊翠威.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汽车运用与维修任务驱动教学法产教融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