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19奥瑞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小学语文

奥瑞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实现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语文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95-02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opic-based reading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have learned,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fficient and harmonious langua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goal of the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hematic reading; Teaching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含义

主题式教学的教育范围较为广阔,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知识内,而是可以结合课外知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特征,来拓展阅读资料,引入相应的主题式閱读活动。具体来说,主题式教学是课本文章的主题向外的一种延伸,通过更多同一主题的文章的研读,让学生在持续、反复阅读中加深对教材主题的理解与认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讲解为例,由于本文写的是年少时期的周恩来,在外出求学的过程中看到了国家的积贫积弱,在受到了他国欺压之后,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奋斗。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围绕“名人立志”为主题开展主题阅读课。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阅读,比如,可以再去阅读一些“吕蒙手不释卷”“鲁迅弃医从文”“钱学森离职回国”等。主题式阅读不再是单一讲解教材知识,而是更为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阅读能力,这对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着较大的教育意义。

二、主题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注重提炼主旨

哲学上说,我们看待事物,要看其本质,提炼一篇文章的主旨也是如此。每一文章都有其主旨所在,这个主旨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思想感情,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比如,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时候,其中生动、鲜明的文字刻画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面貌,读来使人如临其境。这篇课文的主旨可以提炼为“自然奇观”。再如,《小英雄雨来》讲述了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则可以将主旨提炼为“抗日英雄”或者“抗日小英雄”。提炼完课文的主旨之后,教师要根据这一主旨挑选出与其相同或者相近的课外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都是关于古代中国名胜古迹的,目的在于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成就的书籍和文章,通过这些课外阅读,更深、更广地了解中华民族曾创造的璀璨文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之情。除此之外,也还要注意课本文章的题材,比如是抒情散文类的,或者是记叙类的,在课外文章的筛选上也最好找同一体裁的文章,便于学生深入感受某一体裁文章在写作与表达上的特点。提炼好主旨,找好课外文章之后,接下来就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了。

针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述前,即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这样能够有效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进行阅读。对于一些篇幅较短的文章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上阅读,从而趁热打铁,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放学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或者将主题式阅读当成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

(二)引入多样化主题式阅读方法

主题式阅读可以拆分为两个方面,即主题与阅读。要进行主题式阅读首先要学会阅读,其实阅读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读书也需要讲究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主题式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1.明确目的法。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前,教师需要告诉学生通过阅读要获取哪些信息,像文章传达的情感、语言上的特点、修辞手法运用上的妙处等。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教师应该用生动有趣,或者具有悬疑色彩的语言进行阅读目的的阐述,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在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带领下,学生就会更加积极、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阅读当中去。

2.批注式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尚不具备太强的阅读能力,可能一篇文章需要读上好几遍才能充分理解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但课堂时间有限,不会留给学生反复阅读的时间,因而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极为适合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方法,一边进行阅读一边用笔做一些标记,勾画出文章的重点,或者理解不了、读不通的地方,方便像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请教。这种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三)结合教材激发学生主题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就是学生展开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从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来看,其中有很多描写人间真情、自然风景以及科学奥秘等等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各自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特点,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进行系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根据每篇课文之间的共同之处,进行有联系的阅读与学习,进而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从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定主题阅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结合目标定位来阅读文章,学生大概阅读完文章之后,再结合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主题式阅读教学时,就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旅游的风景名胜,或者在外出游览过程中发生的难忘事迹。如此,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述,增强对景色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探究,也深化了主题式阅读的教学内容。

(四)结合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素材

主题阅读有其鲜明的不同于其他阅读的特色,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同题互动”,也就是针对具体的主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特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拓展和深化教学主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讲解“人间真情”相关单元阅读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融合在一起,深化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对朋友间的友谊有更深刻的感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分析“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名句,体会其中表现出来的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主题让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去回忆还学习过哪些有关友谊的诗句或者文本,无形之中把《别董大》《赠汪伦》引入到单元主题拓展阅读中去,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五)结合生活主题拓宽主题阅读视野

在小学的主题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整合教材中的素材,同时还要注意发掘与主题相同的其他文章和閱读生活主题的练习。要在充分理解阅读主题的情况下,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生活建立起亲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真真正正体会到阅读的内容。这就是将单元主题与生活化进行有效结合。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学生建立起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丰富学生阅读感知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

例如,所学习的阅读主题是“成长故事”,包含的文章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关于成长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描写了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充满正能量,又能鼓舞人心。在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懂得感恩。像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这篇文章,让文章通过对比深化周总理的榜样力量。如此通过拓展阅读就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还能深化阅读与德育的结合。

三、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依据,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同时,教师还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采用主题式阅读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的发展。如此,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蒋凤鸣.浅议小学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的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9(14).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主题式阅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主题式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式名著阅读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试论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