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效果研究
2021-03-17金辉
金 辉
(平邑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临沂 273300)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类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时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而随着临床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经过临床救治的患者虽然能够生存,但治愈率极低,且幸存下来的患者均可伴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构音障碍是其较为常见的一种[1]。语言作为人类社交的基本手段,患有构音障碍后,在对患者的语言系统造成较为严重损害的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重大影响。言语康复训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康复模式,但整体预后缓慢,治疗效果并不显著[2]。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归于“不语”范畴,为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脑,症状表现为咽、喉、舌,或因肾虚精亏,则风火瘀痰邪流窜经络,阻滞清窍所致神昏言语蹇涩[3]。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可刺激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改善缺血性半暗带局部神经元低氧超极化状态,进而会促进患者部分神经恢复,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疗效显著[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8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采用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干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平邑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60.48±5.41)岁;体质量58~86 kg,平均(72.51±2.48)kg。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7~77岁,平均(61.87±4.98)岁;体质量56~85 kg,平均(73.45±3.1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存在发音困难、不清或不能发音症状者;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楚者等。排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再次发生脑卒中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者;存在拟针刺部位感染、破溃者;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血小板凝聚、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
1.2.1 言语康复训练 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言语康复训练,在主治医师一对一帮助下进行,首先指导患者全身放松,保证机体各组织肌群松弛,通过深呼吸控制患者说话语速,避免出现说话时出现气短现象,同时练习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并呼气练习与发声练习相结合。每日坚持进行发音练习,以复述、朗读等形式改善自身错音。使用双手放于桌面,由上至下推出双手,并发出a(ga、gei)等音节,由简单的常用音量,逐渐将音量放大,并指导患者使用不同音调、音色进行发音训练。同时,针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可使用强烈刺激(冰棒),接触唇部、软腭、舌部等位置。30 min/次,1次/d,均持续治疗4周。
1.2.2 局部针刺治疗 在上述训练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联合局部针刺协同治疗,方法如下: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针对患者舌根处廉泉穴斜刺1寸(1寸 = 3.33 cm)左右,并用捻针法进行60 s的强刺激,并留针30 min,以刺激患者舌根部产生酸麻等胀痛感;使用无菌针刺入治呛、吞咽等穴位,入穴1.5 cm,快速捻转进行强刺激,15 s后出针,无需留针;于玉液、金津穴位进行点刺放血,每次放血量为3~4滴即可,治疗后指导患者漱口,将污血吐出。2次/周,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6]进行评估,其中痊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吐字清晰,声音清楚,饮水、进食等均正常,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提升>2个等级;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吐字一般清楚,声音嘶哑,饮水、进食等偶发性呛咳,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提升2个等级;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吐字、声音对比之前有所进步,但语数较为缓慢,饮水、进食呛咳现象常见,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提高1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提高<1个等级或降低。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唇、舌、喉、颌、呼吸、言语、软腭、反射等8个方面,而8个方面又分为28个小项,每项用a~e级评价,a为正常,e为严重损伤,为便于统计,将其转为计分制,分别对应0~4分,患者得分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③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电声门图仪对两组患者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躁比(HNR)、基频(F0)、声门接触率(CQ)进行检测。④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唇、舌、喉、颌、呼吸、软腭、反射、言语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
2.3 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Jitter、Shimmer、CQ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HNR、F0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声学/电声门图参数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Jitter:基频微扰;Shimmer:振幅微扰;HNR:谐躁比;F0:基频;CQ:声门接触率。
?
2.4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皮下出血症状,但经无菌棉球按压后均已成功止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12,P>0.05)。
3 讨论
语言是由机体内多个结构组织、系统共同参与而产生,当中枢神经收到各种信息后,产生说话意愿时,大脑皮层会产生相关神经冲动,经由呼吸器官、咽喉、口腔及舌部等位置,通过振动而发出声音。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导致言语相关肌群出现麻痹、收缩力不足等症状,进而导致的构音障碍[7]。目前,言语康复训练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其是通过患者脑功能重组理论联合脑部的可塑性建立的治疗方案,同时依照构音障碍评定量表的检测结果,针对性为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8]。
中医记载称“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盖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二脏受风,则舌本强硬而不语也”,其认为脑卒中构音障碍与经络气血亏虚,心、脾、肝、肾阴阳失调有关,而中医针灸可通过通经活络、活血祛瘀来缓解症状[9]。廉泉穴为任脉和阴维之会,位于咽喉要道,可调节阴阳之气,具有开窍通络、化痰利咽的功效;玉液、金津为经外奇穴,具有通经活络、调畅气血的功效,诸穴均为治疗语言不利的要穴。局部针刺可通过调节神经反射,来改善神经和大脑皮质的功能,进而改善患者语言神经支配[10]。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唇、舌、喉、颌、呼吸、软腭、反射、言语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构音障碍症状,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
Jitter、Shimmer可反映声音嘶哑、粗糙程度;HNR水平变化可表示声门不完全闭合程度;F0反映了声带振动频率;而CQ反映声门闭合时间[11]。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Jitter、Shimmer、C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构音障碍患者声音嘶哑、粗糙程度,缩短声门闭合时间。究其原因,廉泉穴位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其为任脉、阴脉之交会,通过针刺,可刺激舌根部末梢神经,增强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形成反射,改善言语肌群运动状态,恢复语言中枢的受损部位[12]。同时,本研究中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现,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皮下出血症状,但经无菌棉球按压后均已成功止血;而对照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局部针刺结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采用局部针刺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干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声音嘶哑、粗糙程度,缩短声门闭合时间,进而改善其构音障碍症状,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