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松配速员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

2021-03-17赵进,熊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马拉松

赵进,熊野

摘要:选取8名马拉松官方配速员为访谈对象,采用口述史方法收集资料,分析配速员在马拉松赛中的运动体验。研究发现:(1)配速员的参与动机具有多样性:有好奇心及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帮助他人、丰富跑马经历,促进身心发展、找回跑马初心、找到推广跑步的新方式,通过角色身份实现自我价值等。(2)配速员的运动体验具有阶段性:赛前训练以适应配速生理体感疲劳,情绪体验枯燥无聊。赛中心理体验最为丰富,从比赛开始在起跑点的兴奋、紧张,到赛程中期的平淡、赛程后期的焦躁情绪、赛后的喜悦与成就感,疲劳感贯穿始终,内隐体验责任感逐步增强;配速员的认知体验也较为丰富,在起点的体验多为新鲜感与责任感,前中期配合与互动更加多样,赛后配速员完赛的成就感、满足感更强。赛中配速员角色互动是配速员价值体现的集中阶段。配速员帮助他人完赛的利他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及赛道氛围的美好体验是其持续配速的动力。

关键词:马拉松;配速员;运动体验;口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21)06-0060-09

Oral research on sports experience of marathon pacer

ZHAO Jin,XIONG Y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Jangsu China

Abstract:8 official marathon rac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viewees, an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oral history method to analyze the racers' sports experience in marath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participation motives of racers were diverse:curiosity and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ability, helping others, enriching racing experience,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inding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of racing, finding a new way to promote running, and realizing self-value through role identity. (2) The sports experience of speed racers is staged:pre-race training is used to adapt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hysical fatigue of speed racers, and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boring. During the race,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is the most abundant, from the excitement and tension at the starting point, the dull mood in the middle of the race, the anxious mood in the late stage, the joy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after the race, the sense of fatigue throughout the race, and the sense of implicit exper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cognitive experience of speed racers is also rich. The experience at the beginning is fresh and responsible,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are more diverse.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of speed racers after finishing the race are stronger. In the race, the role interaction of the speedster is the concentrated stage in which the value of the speedster is reflected. It is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brought by the racetrack drivers' altruistic actions to help others finish the race and the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the racetrack atmosphere that drives them to keep pace.

Key words:marathon; pacer; sports experience; oral research

隨着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繁荣发展,赛事服务亦日臻完善,出现了一个特殊服务群体——配速员。配速员领跑作为马拉松赛事服务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评价马拉松赛事水平的重要标志。马拉松配速员也叫领跑员,俗称“兔子”,和参赛选手一同起跑,并以稳定的配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为参赛者在速度上提供参考,来调节各自的节奏和步伐、节省体力,以便能跑出更好的成绩。马拉松赛事中的配速员可以分为三类:(1)场地配速员,主要是在商业比赛场地的长跑中领跑;(2)路跑专业配速员,只为马拉松赛中的专业选手冲击好成绩领好节奏;(3)路跑业余配速员,在马拉松赛中带领业余跑者。一般各个速度级别的马拉松赛事都会设立一定数量的配速员,在城市马拉松赛事中,普遍存在的是第三类配速员,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一般是由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通过网络招募,从参加过马拉松赛且具有相对稳定配速的跑者中选拔的。在赛事完成后,配速员既没有实际的经济收益和物资奖励,也不参与比赛名次的评比,那么配速员的参与动机是什么?配速员在配速过程中有什么体验?这种运动体验对于配速员有什么意义?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了解配速员的参与动机,探究配速员在领跑过程中独特的运动体验,解释其身份角色对于配速员的特殊意义,以此更好地服务马拉松赛事,促进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1文献回顾

现代认知科学哲学将体验的具身性和认知性相结合,提出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来理解个体的主观体验,认为“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认知和情绪两个层面对其内涵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认为体验要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来理解,体验存在外显体验和内隐体验两种基本形态,外显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情绪体验和生理体验,而内隐体验是一种因进入意识层面能感觉到其存在,却又很难用言语、表情、行为等方式加以传递或表达的体验。

运动体验是指个体在运动中产生的各种主观体验,是个体在参与、练习或观察各种人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运动的反应、感觉和想法,它包括个体对运动过程中的认知体验、情绪体验以及生理体验。马拉松运动在运动项目中属于极限运动,跑者的运动体验本身极其丰富。

运动体验的层次与类型,可以从对小众人群的运动体验研究入手,如有采用现象学或口述史方法,对于小众群体运动体验的个案分析发现:情绪体验分为跑前、跑中、跑后三个阶段,跑中阶段是体验的核心阶段,三阶段主题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而对于运动体验内容的变化研究,则认为参与过程中充满力量感、自我感知、持之以恒的力量、健康的身体等,以及积极感受、分离与反思、任务定向焦点、流畅感、共同体验、挑战和中断、挑战成功、苦乐参半、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等运动体验。其中顶峰体验包括积极情绪、舒适感和成就感,其特征是希望倍增、心情愉悦、动作的兴奋与容易、舒适的体验。

国外对于运动体验的研究发现,运动不仅能够产生情绪效益,反过来情绪体验也可以影响到锻炼行为,进而影响到锻炼坚持性。情绪体验(affective experience)对行为决策至关重要,个体在锻炼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个体将锻炼意向转换为锻炼行为,而且会使个体倾向把锻炼坚持意向转换为锻炼坚持行为;个体在锻炼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则阻碍个体把坚持锻炼意向转化为锻炼坚持行为。Brymer E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极限运动员深度访谈,了解到个体参与真实体验的活动能改变自身的谦逊和勇气,使参与者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发生积极性改变,个体获得冒险体验中的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感受。

而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情绪体验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的是一种波动的状态。情绪随着锻炼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一次性身体活动期间的情绪变化及其短期情绪效益存在明显的层级和性别差异。

关于运动体验的研究,其维度的分类不尽相同,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运动员与普通大众锻炼者,研究方法多使用定量统计分析,虽然可以客观地描述运动体验,但是对于配速员这一类特殊的小众人群而言,定量方法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损耗。配速员在领跑过程中需要压低自己的运动状态,那么其最佳运动体验是否会出现?在领跑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是否也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既往质性研究中的运动体验大多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于小众人群的体验做出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有特殊经历的运动者进行访谈,探讨其特殊的运动体验,这些都是很好的参照。但是运用口述史方法探索配速员运动体验的变化过程以及真实感受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为本选题提供了研究空间。

2研究方法与过程

2.1实地考察

研究者通过参加徐州、东营、日照等马拉松赛事,近距离地与配速员进行接触,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对配速员进行系统的观察与访谈,全面了解配速员的工作,获取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并多次与配速员通过视频、微信等方式了解相關情况,以丰富研究材料。

2.2深度访谈

为了确保访谈工作顺利进行,初步划定访谈范围,在近距离接触12名配速员之后,最终确定8名具有一定跑龄、典型配速运动体验、表达能力强的配速员为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拟定访谈提纲,以参与配速的原因动机、参与其中的特殊经历与体验为主题,引导配速员回忆、再现配速员运动体验的经历。在访谈时,先请配速员根据预先告知的访谈提纲进行口述,记录其特殊体验。然后,整理录音,转录文本,对口述资料进行整理。

2.3对口述资料的整理

首先,将访谈资料转录为文本稿,形成了近5万字的文字文本。然后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包括原始资料,访谈录音、观察记录等)进行分析,并将转录后的文字文本返给受访者进行确认,确保没有偏离其表达的意义和最初的体验。

其次,反复阅读转录好的文字文本,对配速员口述的体验形成整体印象。在保持配速员原初的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根据配速员运动体验的阶段性特征,对不同配速阶段的运动体验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阶段的体验进行诠释,分析配速员在不同阶段的运动体验以及其参与动机、影响赛事体验的因素。

最后,在完成配速员不同阶段运动体验的划分后,将配速员在配速过程中的运动体验通过重述、调整,在保留配速员的真实体验的前提下,形成研究文本,将其与配速员的原初体验进行对比,以确保转录文本的意义与配速员运动体验描述的一致性。

3配速员配速过程体验的微观叙事

3.1为了另一种体验——配速员的参与动机

配速员在马拉松赛道上是一个移动的计时器,是给跑者一个速度和时间的参考标志。虽然赛事组委会会给配速员一些交通、住宿的便利,但没有实际上的经济报酬。配速员既不追求个人最好成绩、实现自我目标,又没有实际的经济收益,那么其参与动机是什么呢?

出于对配速员身份的好奇,或受到过配速员的帮助,或其自身能力达到配速员的要求。“2016年正式接触马拉松,然后在赛道上就发现有些人带个兔耳朵,挂个气球,觉得比较好玩,那时候纯粹是出于好奇。后面才知道这个叫配速员,也叫‘兔子’。之后我就想我也跑一次‘兔子’吧,然后就第一个报名了大连长山群岛马拉松,这是我的第一场‘兔子’”(HHH)。当配速员还是作为普通跑者参赛时,有受到过配速员的帮助,有些对于赛道上特殊打扮的配速员感到好奇,后来自身能力达到了要求,有了稳定的配速与娴熟的控速能力,便萌生了当配速员的想法。“第一次完赛是在2015年广州马拉松,当时在后半程的时候有点快完不成了,那时候我跟的还不是官方配速员,而是‘野兔’,跟着赤脚团的两个‘兔子’一男一女跑的,最后完赛了,就觉得有人带还是会容易完赛一点。后面自己有能力了也就参与了这份工作”(CHJ) 。

出于想要帮助他人、丰富跑马经历的想法。“当参加马拉松比赛多次之后,你会觉得真正的马拉松并不是一场自己的比赛,而是你需要去带动别人一起完成的一种比赛形式,让你的马拉松生涯更加充实和丰富”(MXP)。“如果跑步能够这样快乐地进行,又能够帮助很多人的话,我觉得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很快乐的事,我觉得挺好的”(TC)。“在比赛过程中另一种体验是不用追求成绩。因为我的成绩的话目前来说已经比较满意了,所以我想用另一种体验了解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HYY)。当参加多次马拉松赛后,个人最好成绩(PB,personal best,下文用PB表示)也难以进步,这时候会觉得帮助他人成功完赛更有意义,而且作为配速员参与马拉松是另一种体验,能更好地丰富个人的跑马经历。

配速员经历能够促进身心的发展,让其找回了跑马的初心,找到了推广跑步的新方式。“更多的是我在这场比赛之中得到了什么,这里不是说物质方面,而是说精神方面,或者是通过这场比赛,通过看人家组织方面,对比我自己要从事的工作,我自己要注意哪些方面,我哪些方面可以提升”(ZYL)。“因为马拉松是42.195 km,跑完不是很容易的,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是需要有非常强大的毅力和耐力才能做完的。对我们以后的日常工作、学习也好,都有一个促进作用”(HHH)。“配速员经历让我自己的身心得到了一个成长,收获了开心,这个就可以了,本来这也是我们大众跑者作为接触马拉松的初衷”(HYY)。“我非常庆幸把自己不单纯地定位成一个跑步爱好者,而是作为一个跑步的推广者,一个普通的初级推广者,用当配速员经历来丰富自己的跑步经历,同时也收获了大家对我的认可和赞赏,更加坚定了在以后的跑步过程中,不光要自己跑,要带动大家一起跑。甚至去发展、去壮大自己的跑团,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MXP)。配速员在完成过一次配速经历后,感受到了自身身心的发展和成长,通过配速经历后感到由衷地开心,找回了原本跑马的初心,并且发现了推广跑步的新方式,这些都是促进其持续做配速员的内部动机。

由此可见,配速员参与动机有以下几个方面:初始阶段是对配速员身份的好奇;自身能力达到要求,萌生了当配速员的想法;出于帮助他人、丰富跑马经历的想法,去积极尝试配速员的新身份,感受到了新意义、新体验;完成配速经历后,促进了身心的发展,找回了跑马初心,找到推广跑步的新方式,更坚定了持续当配速员的想法。配速员希望能通过配速员身份获得别样的体验以及实现自我价值。

3.2赛前训练的压制、枯燥与无聊

与传统意义上为获得个人竞赛好成绩的赛前训练不同,配速员的赛前训练是以安排好的时间稳定地完成一场马拉松的配速,因而配速员的训练方式比较特殊,这就带来了特殊的运动体验。

3.2.1配速员赛前训练的生理体验特征

配速员赛前生理体验感到疲劳。由于在马拉松赛场上的角色职责要求,配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适应配速节奏,压制自身的正常速度和想要加速的冲动,从而引起了心理上的不舒服和生理上的疲劳。“实际上我觉得跑得慢反而比跑得快还要累,还要难以把握,因为按照我的正常水平,可能我在五分半到六分的时候是比较舒适的,我也可以自由掌控,但是到七分五十多的时长是从来没有跑过的,所以我就感觉特别累”(HYY)。“反正是不一样的感觉,毕竟配速还是慢了一点,你必须要压着,所以刚开始有点不舒服,会感到很累”(CHJ)。

3.2.2配速员赛前训练的心理体验特征及变化

第一,情绪体验的枯燥、无聊。适应配速训练中感到枯燥、无聊,配速员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速度的把控,因为对配速员的要求是全程保持匀速完成赛事,组委会每五公里对配速员有时间要求,并且要求误差控制在一分钟之内,这就要求配速员在过程中配速要稳定。因为以匀速跑全程是一种相对节省体能的分配模式,所以在赛前准备阶段就需要多加训练去适应配速。“担任配速员之后要把速度降下来,平时要多去练,在盲测不看表的情况下,要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配速。作为一个配速员,你就是一个赛场上的移动的计时塔,你不能忽快忽慢,这样对于新手来说,他可能后半程就会跑崩掉”(ZYL)。而训练过程中多是耐力跑,所以过程是枯燥的、无聊的、千篇一律的。“因为赛前都是在练配速,基本上是属于比较无聊的那种状态。因为你看身边很多人在跑步,他们都是一个个在我身边冲过去,到这里掐着我的配速”(HHH)。“如果说有什么感受的话,就是在操场上跑的时候,很明显比你快的都是在跑步、比你慢都是在走路,你正好就是那个分界线”(CHJ)。在赛前训练时,训练的内容都基本相同且不在自身最舒服的跑速,感受不到以往作為运动员训练进步时的兴奋感,机械的训练方式会让人感到枯燥和无聊,并且由于训练目的的不同,身边为了提高成绩的跑友会一个个超过自己,难免心理上会感到孤单、平淡与无聊。

第二,认知体验的改变,要适应配速与配速节奏。配速员备战马拉松时,配速时段要比其本人的PB慢半个小时左右,赛前备战时需要适应配速时段的速度感,并且还需适应全程匀速的配速节奏,所以长距离的耐力跑会更多。“因为平时跑肯定不是那个速度,要先去感受那个配速,然后就按这个速度开始跑5 km、10 km”(CHJ)。

3.2.3配速员赛前行为特征及变化

配速员赛前要进行配速训练,并且把身体调整到良好的备战状态,如LB:“一周内按照配速跑10~15 km,并且要控制自己保存体力不能多跑,特别想跑也要注意休息。比赛前要先热身、拉伸肌肉,赛前1~2 h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身体的热能、体能吧。”“大概在赛前十天半月的这段时间会做配速跑训练,就是掐着手表来感觉自己的速度,培养速度感,每天十公里匀速跑,适应配速节奏,控制好速度和节奏,提前进入比赛状态”(HHH)。

由此可见,在已经确定做配速员后,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需要降低自己已经适应的跑速,改变以往的认知体验,转而去感受适应配速时段要求的速度。想要做好配速员这些训练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些机械的训练会让配速员在情绪体验上感受到枯燥和无聊,压制自身的速度也会引起生理体验上的疲劳,但还要在赛前把身体状态调整好以备赛配速工作。

3.3赛中体验更为丰富

配速员赛中体验最为丰富,在生理、心理、行为方面都有不同的体验特征及变化,也是配速员价值集中体现的关键阶段。

3.3.1配速员赛中生理体验特征及变化

配速员在马拉松赛的前程阶段,由于要压制速度以适应配速,所以生理体验反而比正常跑还要感到疲劳。“我就觉得我一个感觉就是累,真的,因为非常慢,和我平时跑得不一样,太慢了”(HYY)。虽然感到累,但配速员在赛程的中后期即参赛选手的“撞墙期”,通常并不会出现“撞墙”现象,尤其是训练水平高的配速员。

到赛程的中后期则是配速员的价值体现阶段。跑马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到30 km,真正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这句话揭示了马拉松运动的真谛,普通跑者在这阶段体能达到极限,处在坚持与放弃的博弈阶段,这个时候配速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到了后半程,有些人的体力可能就跟不上,这也是跟平时的训练有关,后半场过了30 km,体力肯定就会出现各种状况,比较累,正是‘撞墙’的一个时间点。这个时候也才能体现出作为一个‘兔子’的作用。等坚持这一段时间之后,过了‘撞墙期’,身体状态又会达到一个高峰点”(ZZ)。配速员在后期需要带领这些跑者渡过“撞墙期”,进入到流畅期,最终带领他们安全完赛,实现配速员的角色价值。“再到最后5 km,这时候其实他们跑不动了,有的开始走,有的其实也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有的可能会崴脚、抽筋或者什么的,有的恢复过来有一些体力,然后就鼓励他们尝试跟着跑,走跑结合,给他们带一下,这一段是比较有意义的”(CHJ)。这一阶段不仅体现出配速员的作用,也体现出了设置配速员角色的意义——能够带领更多人安全完赛。普通跑者会遇上“撞墙期”,而对于配速员来说,此阶段他们同样会感受到生理体验上的疲劳,但远远达不到“撞墙期”那种极限状态。“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这个感受,因为这个配速相对于自己跑马拉松来说,就相当于在漫步、不存在‘撞墙期’”(ZYL)。“这个所谓的‘撞墙期’主要与你平时的训练有关系。平时要是训练这个长距离不够,可能会遇上‘撞墙期’,一般来说我们也会在30多km感觉到就是比较累吧,但是呢还不至于那个点的时候特别不想跑”(ZZ)。参赛运动员为了冲击PB会遇到“撞墙期”,而配速员在后期还是留有余力的,这就为后期帮助参赛选手提供了可能。

3.3.2配速员赛中心理体验特征及变化

(1)起跑点的心理体验

在起点等待起跑的时刻,配速员的心理变化是多样的,体验感受也是丰富多彩的。第一是情绪体验占据主导,有较多新鲜感与责任感,比较兴奋、激动、紧张: “做配速员,激动是一方面,身上多的更是一份责任”(HHH)。配速员的紧张是害怕不能完美地完成配速任务:“我很珍惜这次做‘兔子’的经历,这个比赛对我来说也很重视,我要求自己百分之百地去完成这个任务,为了能够完美完成这次任务,我把每5 km的配速全部是记在手臂上了”(HYY)。配速员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赛事主办方,目的是以稳定的配速按时完成比赛,如果配速工作没有做好,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形象,也会对赛事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是认知体验变化,尤其是感官体验的新鲜感。人们一般是通过身体的感知能力去还原身体的真实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对熟悉的环境不会有特别的感官体验,但一旦到了新环境中,感官就开始发挥作用。配速员有重要的任务,也由此带来特别的“权利”,如起跑区的布置,配速员起跑是在所有人的前面,起跑时站在起跑线上前面,没有任何遮挡物。“作为‘兔子’,我们相当于一道风景,所以说我们也是排在选手们的最前方,包括黑人都是在我们后面,我们相当于一道人墙。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是第一视角,我从来没有看过我像精英选手一样”(HYY)。这对新任配速员来说是一个特别新鲜、特别直观的感受,仿佛感受到了精英选手的待遇,印象极其深刻。

(2)途中跑的心理体验

途中跑时,配速员的情绪体验由前期兴奋逐渐降低进入平缓期。马拉松是一个长距离的赛事,起点的兴奋、激动在起跑后由于同行人数的减少而被慢慢冲淡。“因为前期刚出发的时候人比较多,心情不像后半程,就你一个人或者就你三个配速员,那个时候前期的起伏不是很大,因为前期的清风啊、还有温度啊,还没有达到身体的或者心理的临界点,心情应该是还在一个非常平缓的阶段”(ZYL)。前半程因为体能比较充沛、精神比较饱满,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状态“枪响以后,基本上人的状态都是比较好的”(HHH)。前期配速员的感受由初始的兴奋转为平淡,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按照配速向前跑,比较特别的就是同组配速员要以相同步调共同前进。

途中跑时,配速员的内隐体验责任感开始显现。赛事组委会给予配速员有非常明确的任务目标,明确的任务目标会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在起跑等发令阶段最明显的责任感就是自我提醒:“我始终脑子里绷着:我今天是配速员,我不是自己跑,我要控制我的配速……从枪响开始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坚持自己的配速,按组委会要求的配速去跑步,始终压着速度,脑子里绷着一根弦:我今天是一个配速员,我要稳,我要给大家一个标榜,我就是一个移动的计时器,大家看着我、跟着我,每1 km、每5 km还是完成比赛都是妥妥的、很稳很准”(ZYL)。

途中跑时配速员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普通跑者跑马拉松时有自己的安排,很少有人一开始就跟着配速员,就算有人一开始就跟着,配速员也会建议跑者按照自己舒服的速度去跑,没有必要强行跟着配速员。“其实前半程跟跑的人肯定是不多的,况且即使有人在前半程跟跑,我们也会说没必要跟,建议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去跑。因为要是跟着我跑,有可能后面会跟不上”(ZZ)。所以说在比赛的前中期跟在配速员身后的跑者是不多的,加之配速员的配速要比PB慢不少,按照配速時段的跑速所花费的精力比较少,时间也比较慢,自然而然地分散精力到赛道周围的环境中去:“没有人开始就跟着‘关门兔’,因为一开始就跟,后面稍微有点情况就可能会被‘关门’而完不成比赛。所以中间那一段比较孤独,但这中间能更深地体验这个赛道以及赛道边的风景、赛道边的观众”(CHJ)。

(3)在马拉松跑的后期阶段的心理体验

配速员在赛程后期会出现情绪焦躁现象:“从开始的兴奋到中间的平淡再到后期有一点焦虑,就是说我自己能不能顺顺利利地严格按照比赛时间去完成比赛,同时跟随着我们的这一群朋友,能不能如愿地跑出他们个人的好成绩”(MXP)。后期由于自身的疲劳,对于能否准时完赛以及能否带领参赛选手跑出好成绩的担忧,造成配速员心理上的焦虑,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关注点转移到跑者身上,并且要时刻关注跑者的状态。“像这次高马一样,在后半程30几公里后雨一直在下,天气又比较冷,心情难免有一点浮躁了。这个时候我就看一下旁边有没有需要我帮助的跑者,把自己的注意力给吸引开”(ZYL)。“要充分考虑其他跟随你的跑友的体能分配,赛道补给的跟进,甚至说他们的呼吸、他们的力量等情况,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考虑别人,而不能考虑自己。”(MXP)根据跑者的状态给予适合的帮助。“我们也会在赛道上指导他们怎么去跑,比如说到了5 km以后,人要开始喝水或者说喝能量饮料,或者到了后面要补充能量吃点香蕉,我都合理地去安排进补给站”(HHH)。所以说配速员在后期要时刻关注跑者。首先,进入后程大家体力都已近枯竭,大多普通跑者会遇上“撞墙期”,配速员需要给予跑者一定的帮助;其次,配速员也有疲劳感,也会感到焦躁,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跑者身上来缓解;再次,配速员要根据跑者的状态给予合适的帮助与建议,时刻记住安全第一。

其次是内隐体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在起跑时配速员就已经开始体现责任感,在后期配速员会受到跑者的感染使自身责任感进一步增强,而这份责任感体现在对跑者的做法上:“后半段我们受到很多那种比较痛苦但又坚持完赛、依然挑战自己的跑友的感染,觉得我们的责任更大、要做出的更多。比如说给他们微笑,给他们一些鼓励、喊加油,通过这样的一点一滴的帮助来带动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完赛。”(TC)“既然跑友都还在继续往前中,我们就没有理由停下了,我们一定会坚持完赛。所以我们也会鼓励他们去完赛,我们也会自我鼓励,一定要完赛。他们既然跟著我们,就是信任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坚持完赛,把他们带入一个理想的成绩”(HHH)。

在体验责任感的同时,帮助跑者感受到了愉悦的正向情绪,从而缓解了跑步过程中焦躁。“我们给予鼓励,帮助了别人,我自己的心情也得到改善,这样一路上不断鼓励他人,慢慢我就感觉不到路程或者是时间的漫长”(ZYL)。帮助他人会使人心情愉悦,配速员帮助跑者完成马拉松,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艰难的挑战,这种心情愉悦的程度可想而知,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配速员的责任感,赋予了配速员角色更深刻的意义。

3.3.3配速员赛中行为特征及变化

配速员赛中行为是配速员履行角色义务的表现,也是配速员角色的意义体现。在个人行为方面,赛中配速员为了合理配速会压制自己的状态与速度:“我告诉自己,我今天要以什么样的速度,然后在跑的过程中,我不断地看手表或手机,保证自己每一公里都能够按照既定的速度来跑,这个是我的一种责任感,因为配速员就是赛事官方对你的信任。我觉得有了这种信任,配速员的责任、跑的状态是不一样的”(TC)。起点阶段责任感体现在自我提醒以及压制状态的想法,在之后的阶段责任感会体现在配速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1)与同伴的配合、互动

在群体行为方面,在马拉松竞赛过程中,作为官方配速员,组委会不会让一个时段只有一个配速员,一般同配速是3~4个人作为一个小组,同小组之间是既有分工协作,又有合作互动:“中间每5 km过计时毯,然后要调整一下怎么进补给区。这其实是几个‘兔子’之间的配速策略或者说工作分配,跟自己一个人跑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CHJ)。同组配速员之间的合作体现在过计时毯的安排、进补给区方式等。计时毯一般是在5 km和赛道拐点处,配速员要按照配速要求的时间过计时毯,进补给区时要给跑者建议吃什么,喝多少水,并合理安排在补给区的停留时间,需要同组配速员之间相互配合。而且同组配速员关系要融洽、步调要一致:“我觉得彼此之间应该是很融洽的一种关系。有一点我觉得特别不好的,就是某个人乱跑,特别不好,我觉得大家应该同步调。否则会给后面的跑者误解,认为我们配速员配速不稳”(TC)。此时,配速员在赛道上作为赛事服务者的角色体验也更加明显。

配速员之间的配合互动不仅仅体现在同组配速员之间,也体现在不同组的配速员之间。配速员的配速跨度在

30 min,在马拉松长距离的比赛中,普通跑者肯定会有跟不上的情况。“有些跑友确实坚持不了了。跟你讲个例子,有次共青城马拉松,跑友只能跟着我们30多km,然后我就告诉他,我们后面还有配速员,可以选择我们后面的配速员继续跟,坚持完赛就好”(HHH)。“能拉一个拉一个,拉到后面就是不断的鼓励,其实他们也跟不了多久,能跟一两公里,真的能全跟下来也很少。然后就是慢慢减人,然后到前面几公里跟不上了,还有一些在走的运动员。那些人一看,‘关门兔’来了,再不跑就被‘关门’了,有的运动员也会跟上我们,他们也知道就要被‘关门’了,他们也会跟上来,有些有能力的就跟到终点”(CHJ)。这其实是前后不同配速的配速员的配合,对于跟不上的跑者不能减速来帮助他们,只能交给后面的“战友”,无条件地相信他们,而在后面的配速员要尽自己的努力尽量带跑者到达终点,这样就完成了不同配速组的配速员之间的配合。

(2)配速策略的安排

在长时间长距离的比赛里,配速员有丰富的跑马经验,知道出现一些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会严格控制,不用说每时每刻都按照那个匀速去跑,但至少每5 km,你这个时间应该是正常要求的时间,误差是在一分钟之内的,最好是每一公里,你都按照同样的配速去跑,但也要考虑后期一些状况,把富余的时间也考虑进来。如果严格按照配速跑的话,等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时间根本来不及”(ZZ)。配速员这一角色设置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跑者安全完赛,其中最关键的是保证跑者安全,所以对于赛道上跑者的一些紧急情况需要简单处理,这就要求配速员在问题发生概率较小的前期尽量快一点,为后期处理意外状态预留一点时间,这是以往跑马经验带来的一些“小智慧”。任何运动都有受伤的可能,马拉松赛事距离长且参加人数众多,出现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配速员对于跑者在赛道上出现的状况要及时主动去处理,保证跑者的安全。“最后几公里的时候伤病员比较多,就要解决一些运动损伤问题,比如说抽筋、崴脚,根据情况进行一些紧急处理,受伤严重的叫他们去医疗点”(CHJ)。“提醒他们该怎么做、调整呼吸,如果有需要的话,给他们一些盐丸”(TC)。马拉松中出现抽筋、拉伤、崴脚现象都比较常见,特别是初次跑马的跑者遇到的困难会更多,配速员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主动上前帮助,其实这是赛道医疗工作人员的责任,并不是配速员的职责所在,这就更体现出了配速员乐于助人的精神。

(3)与参赛选手的互动

与跑者的互动是配速员比较看重的特殊体验,主要体现在带动跑者的跑步气氛,跑者在跑的过程中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就要求配速员要有能带动跑道气氛的能力。“在跑道上我是那种比较‘嗨’的,可能你没注意看日照马拉松的最后一个总结短片,里面有个日照下‘热热加油’,就是我们那一组的学员喊出来的。我能带动起来身边的很多朋友,给他们纠正跑姿,给他们讲解科学的补给,给他们调节这个比较枯燥的气氛”(MXP)。“我觉得我们要做出更多,比如说给他们一些微笑,给他们一些鼓励、喊加油,或者说提醒他们该怎么做、调整呼吸,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帮助来带动他们、感染他们”(TC)。“如果带动一些刚接触马拉松运动的跑者,带动他们去进步,或者说能够达到他们自己想要达到的预期成绩,甚至比他預期的成绩更好,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我觉得‘兔子’最大的作用也是在于此,当然还包括在赛道上给跑者的一些鼓励”(HYY)。配速员在赛道上不仅仅是在比赛前期匀速跑就可以,还需要带动跑者的情绪,活跃赛道上的气氛,鼓励跑者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赛。

(4)与观众的互动

与观众的互动也是不一样的体验。现今马拉松正从专业的体育赛事转变为大众体育旅游事件,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积极作用。举办马拉松赛事需要城市交通、环卫、安保等多方面协作,赛道上的观众以及表演也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方面。“作为大众跑者的话,可能我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成绩,也没有特别注意别的东西,比如这个城市怎样以及和一些路人之间的互动;但作为配速员,和路人拍照留念,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HYY)。“作为一个配速员,我喜欢跟观众互动,跟路边的观众热情地打招呼,让他们拍照,享受那种感觉和气氛”(LB)。作为配速员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与赛道的氛围,感受比赛城市的风土人情。

3.4赛后的如释重负与满足

赛后体验是从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开始到体能恢复的这一阶段的过程,其体验是从激动的心情到疲劳再到慢慢平静。

3.4.1配速员赛后的生理体验特征

冲线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生理体验的疲劳感。马拉松运动毕竟是一个长距离运动,虽然配速员是以低于个人能力的速度来参与比赛,但是疲劳感还是会有的。“赛后大腿那个酸啊,这个是难免的,疲劳感一般在第二天,因为跑这么长的距离,可能在二三十公里以后,就是无氧运动的,就会乳酸堆积,这个也是个很正常的现象”(HHH)。当完成马拉松赛的情绪慢慢消退后,疲劳感就会来临,在进行一次性的大强度身体活动后,情绪消散后,必然会引起身体的疲劳感。

3.4.2配速员赛后的心理体验特征

第一,配速任务完成后如释重负的体验以及激动的情绪体验。配速员的任务就是按时完成马拉松赛,发现自己按时完成了,心理压力一下子就释放了:“我的心放下来了,我是第一次做配速员。虽然我的配速可以达到要求,但是我仍然还是想一分不差地踏过计时毯,我以后还想做‘兔子’,我还希望在目前唯一的一次‘兔子’经历中是完美的”(HYY)。“当完成那一刻,我觉得好像如释重负一样”(TC)。“通过终点那一刻,如释重负一样,没有压力了,跑完了,终于跑完了”(HHH)。压力源消失,心理压力自然消失。对于配速员而言,他们的压力源就是能否准时完赛,当准时完赛时首先是松了一口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激动、开心、高兴等正向情绪。“当你冲过终点线的时候,你第一个心情就是这场比赛我是安全的,这是准时完赛了,心情非常很激动”(ZYL)。“身体也能得到一个改善,然后看到很多人跟着我们一起冲线,我们心情也是很快乐的”(HHH)。“心情感觉激动:我完成了,终于完成任务了”(LB)。

第二,带领跑者安全完赛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当帮助别人获得成功或取得成绩时,自己会感觉到相同的喜悦,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配速员的这种成就感非常强烈:“过终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周边还有好多人是一直跟着你在跑,大伙一起过终点线,相对来说很自豪吧,至少说这一次帮助很多人完成了他们的既定目标”(ZZ)。“因为我们又成功了,把很多人带进了4 h 30 min。对他们来讲,他们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好成绩。这是我们最开心的”(HHH)。当配速员带领跑者取得他们的PB时,其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溢于言表,也为之后继续担任配速员提供了动机。

3.4.3配速员赛后行为特征

赛后配速员首先做是事情就是拉伸、放松、恢复活动,以缓解疲劳。其次,由于配速员成功带领参赛选手安全完赛,并取得了好成绩,为其赢来了选手的尊敬和感激,会有参赛选手找过来表示感谢。如:“他(参赛选手)特意拉住了我,说一定要拍一个合照,因为这是他的首马,他觉得给他的帮助特别大”(TC)。参赛选手的这些行为使配速员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份感激、分享都会成为配速员继续从事配速的动力,并且想有更好的赛道表现。如配速员HYY表示,赛后她“还是要继续跑步,把自己的配速练得再稳定一些,整体成绩在往上升一点,就有能力做200的兔子了……”。

4讨论

本研究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通过对配速员的参与动机,参赛运动体验进行了整体性描述,深入了解了马拉松配速员的运动体验,研究发现配速员运动体验具有阶段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配速员运动体验特征及变化见表2。

在起跑阶段,配速员心理变化与体验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感受到激动、兴奋、紧张等情绪体验,更特别的是认知体验的变化尤其是感官体验的新鲜感,以及自身特殊身份角色、目的任务带来的特殊内隐体验——责任感。

在比赛的前中期阶段,配速员的情绪体验由兴奋逐渐转为平淡。较为不同的是认知体验:配速员的认知体验较为丰富,有条件体验赛道周边环境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同组配速员之间相互协作、异组配速员之间的配合,还有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的前快后慢的配速策略,最后是更深刻地体验赛事,包括赛道周边的环境与风景,观众的热情互动、城市的风土人情,感受赛事的组织服务等。

马拉松比赛的后期是配速员意义的集中体现阶段。由于担心无法完赛,配速员会有焦躁情绪体验,但配速员可以通过转移关注点时刻关注跑者,从而缓解焦躁情绪;配速员生理体验上虽然会感到疲劳,但由于训练水平较高,配速过程中并不会达到“撞墙期”的极限状态,这为后期帮助“撞墙期”的跑者提供了可能;配速员会受到跑者的感染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并且会因帮助他人而感受到愉悦的正向情绪,责任感也进一步叠加。

配速员在赛后的情绪体验以及生理体验,首先是任务完成后的如释重负以及完赛的激动心情等正向情绪体验,其次是完成比赛后生理体验的疲劳感;带领跑者安全完赛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较为深刻,这也是其继续担任配速员的动机之一。

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前文所述情绪体验(affective experience)对行为决策至关重要性,以及前人对于情绪体验与运行持续的关系研究,即配速员正向的情绪体验,对其以后继续从事配速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配速员在配速过程中不同时段情绪体验的波动状态也验证了前人关于情绪体验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波动的状态的观点等。然而,既往的研究对于马拉松配速员这一社会角色群体鲜有涉猎,对于配速员运动体验的研究更为鲜见。未来对于配速员运动体验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男女配速员的运动体验是否不同、参与配速经历的不同次数、不同赛事类型对于运动体验有何影响等,这些都是对配速员运动体验深入研究的方向,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拉松赛事相关研究的内容补充。

5结语

配速员在马拉松配速过程中的运动体验具有阶段性,研究从参与动机开始阐述,然后分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具体描述,其中包括了生理体验、心理体验以及行为特征及变化,这些体验之间并不是相对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配速员的参与动机由初始的好奇与自身配速能力达到要求,到帮助他人与丰富跑马经历,再到促进身心发展、找回跑马初心、找到推广跑步的新方式,并希望能通过配速员的角色身份,实现自我价值。

从研究结果看,配速员的生理体验由赛前配速训练的疲劳不适到赛中、赛后的疲劳,不同程度的疲劳感贯穿始终,配速员承受了较大的生理负荷。配速员赛中的心理体验及行为特征变化最为复杂,起跑点的兴奋、激动,途中跑的平淡、枯燥,赛程后期阶段的焦躁、担忧,赛后的如释重负,配速员的内隐责任感逐渐增强,体现了配速员的角色意识。赛中的行为特征及变化主要表现在与赛道其他人员的互动上,与同伴、参赛选手、观众等群体的互动,正是配速员角色任务的完成过程,是配速员角色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实现配速策略的安排、力所能及地帮助处理参赛选手的突发情况;通过与参赛选手的互动,帮助参赛选手度过“撞墙期”,鼓励选手安全完赛;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享受赛道氛围。赛后分享参赛选手成功的喜悦、感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这种利他行为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是配速员持续配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珊瑚.一个月跑遍北上廣——之北马兔子.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4712750101980z.html.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3.

[3]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16.

[4]张鹏程,卢家楣.体验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13,36(6):1498-1503.

[5]李昌俊,贾贺男,左俊楠.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机制与展望.中国体育科技,2015,51(1):132-139.

[6]Shirl J. Hoffman, Janet C. Harris. Introduction to Kinesiology:Studying Physical Activity . Illinois:Human kinetics,2000:120-121.

[7]熊欢,何柳.女大学生户外徒步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体育与科学,2017,38(4):63-70.

[8]杨剑,杨树红.大学生马拉松跑过程中情绪体验的现象学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6):14-20.

[9]BIRK G Z. The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of marathon running for adult women . San Froncisco:Saybrook university, 2010.

[10]CRUST L et al. Walking the Walk: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long distance walking .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11,23(3):243-262.

[11]游茂林.论顶峰体验:基于6名珠峰火炬手口语报告的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12,48(6):137-141.

[12]王斌,马红宇,侯斌.对张健成功横渡渤海海峡顶峰体验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22(1):15-17.

[13]Kwan B.M, Bryan A.D. In-task and post-task affective response to exercise:Translating exercise intentions into behavior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0(15):115-131.

[14]Ekkekakis P. Pleasure and displeasure from the body:Perspectives from exercise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3(17):213-239.

[15]Walsh A. Exercise identity, affect, and adherence:A guide for the fitness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in Action, 2012(3):193-207.

[16]Annesi J.J. Relations of self-motivation, perceived physical condition, and exercise-induced changes in revitalization and exhaustion with attendance in women initiating a moderate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regimen.Women Health,2005,42(3):77-93.

[17]Williams D.M., Dunsiger S., Ciccoli J.T, Lewis B.A., Albrecht A.E. ,Marcus B.H. Acute affective response to a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stimulus predicts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6 and 12 months later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8(9):231-245.

[18]BRYMER E, OADES L G. Extreme sports:a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in courage and humilit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19,49(1):114-126.

[19]BRYMER E, DOWNEY G, GRAY T. Extreme sports as a precursor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9, 14(2-3):193-204.

[20]BRYMER E. Risk taking in extreme sports: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 Annals of Leisure Research, 2010,13(1/2):218-238.

[21]BRYMER E, SCHWEITZER R. The search for freedom in extreme sports:a phenomenological exploration .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3,14(6):865-873.

[22]張韧仁,周成林. 一次性身体活动期间情绪变化及其短期情绪效益. 体育科学,2013,33(1):52-61.

[23]杨春蕾. 高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分段成绩的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24]Sparkes, A.C. and Smith, B. Embodie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Seeking the Senses in SPC. In K. Young and M. Atkinson(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Sport an Physical Culture. London:Emerald, 2012.

[25]盛宇华.论有效的领导行为.江苏社会科学,1991(4):99-101.

[26]管陈雷,胡志毅.基于百度指数的重庆马拉松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5):136-142.

[27]姒刚彦,蒋小波.极限负荷下心理承受力训练的基础原理.体育科学,2009,29(12):74-79.

[28]秦泽慧. 双因素理论视野下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021501908200

猜你喜欢

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参加一场梅西耶马拉松,需要准备什么?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12月赛历
马拉松哪有那么复杂
旅行撞上马拉松
重启波士顿马拉松
最热闹一届伦敦马拉松
越跑越开心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