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纂》与西夏和汉文本对应的回鹘文本
2021-03-16吉藤孝一彼得茨默著张九玲凯译
□[日]吉藤孝一[德]彼得·茨默著 张九玲 王 凯译
引言
有些灵验故事是关于持诵某部佛教经典的,如《妙法莲华经》、《观音经》、《阿弥陀经》、《金光明经》等。作为辅助性文本,这些经典在促进佛教在东亚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刚经》(梵文:Vajracchedikāpraj?āpāramitāsūtra,汉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①)强调持诵经本可以积累功德。从敦煌和吐鲁番文献中可以看出,《金刚经》是唐代最有影响力的佛经之一,因此,关于《金刚经》的灵验故事也越来越多[1]。不仅是《金刚经》,而且傅大士作的《金刚经颂》也被从汉文译成了回鹘文[2][3]。自 9世纪以来,《金刚经》就在天山山脉的回鹘居民中传播。此外,一个关于《金刚经》灵验故事的回鹘文残片也被识别了出来②[1]6[4]40。
本文旨在复原一部汉文疑伪经《金刚经纂》的回鹘文本。它包含一个灵验故事,并且阐述了诵读此经的功德。这部经书也被译成了西夏文和藏文。尽管所有版本的标题和内容几乎相同,但文本本身却有些差异。这里提前说明一下结论:回鹘文本和西夏文本最为接近。这两个版本可能是从同一汉文底本翻译而来,不过这个汉文本目前还未发现。回鹘文本可以根据西夏文本得以复原。
一、《金刚经纂》的不同版本
(一)汉文本
据记载,《金刚经纂》的写本和刻本曾在中国广泛传播,特别是在明代时出现了许多《金刚经纂》的复刻本,然而我们如今只知道两个汉文本。
文本A:这个《金刚经纂》的汉文本出自敦煌,1995年由方广锠据P.3024v《佛说金刚经纂》和S.2565v《金刚经纂一卷》整理校订而成。这两个编号正好可以相互缀合。方广锠将全文恰当地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启请八大金刚与持诵《金刚经纂》之功德文③。
第二部分叙述了一个关于《金刚经》的灵验故事。天历元年[5]399,北山县一刘氏女子年十九岁时身亡,来到了阎王殿。阎罗王问她一生积累了多少功德,女子回答说自己一直持诵《金刚经》。阎罗王又问女子“何不念取《金刚经纂》”,女子曰“世间无此(经)本”。于是,阎罗王放她回阳间,并命她记取经文。经文共有5149个字,有69佛,51世尊,85如来,36须菩提,26善男子善女人。不同版本中的字句数量有所不同。在该部分的结尾,插入了一首原属于《傅大士颂金刚经》引文的偈颂发愿文④。
第三部分列举了地藏菩萨十斋日和十二月礼佛日。十斋日指在神灵下界的特殊斋日,念诵佛或菩萨的名字⑤。十二月礼佛日是鼓励人们在固定的时间、朝特定的方向礼佛⑥。照此行事,就能除去自己的无数致命大罪。
在敦煌文献中,关于十斋日和十二月礼佛日的文本最初是分开书写的⑦。有时这两种文本在敦煌文献的合编本中被同其他书籍合写在一起[5]383。因此,我们推测它们是在某个时间被添加进了原始的《金刚经纂》中。有趣的是,《金刚经纂》解释十斋日和十二月礼佛日是龙兴寺的玄奘从他自印度取回的一千卷经书中搜集出来的⑧。
文本B:除了敦煌本(文本A)之外,另一个汉文本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纂》,它被编刊于《二曜金刚合璧》——这是一个关于日、月占卜和《金刚经》的合编本。1909年,文本B与该合编本中的其他四个文本被同时刊印⑨。该汉本的第一、二部分和文本A几乎一样,只是第二部分比文本A略为详细。文本B说此刘氏女子还魂之后前往濠州钟离寺,抄录了刻在石碑上的经文,经文中统计的词语数更加详细。文本A仅摘录了5个词(佛、世尊、如来、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而文本B为56个。另外,文本B缺少文本A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十斋日和十二礼佛日。文本B的结语中解释《金刚经纂》是从《金刚经》摘录而来,内容与《大藏经》中的《大宝积经》相关⑩。但相应的说法或者内容在《大宝积经》中很难找到,所以,我们推测这一解释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文本B的权威性。
刘氏女子的灵验故事与《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中的故事情节相同(P.2094)累。例如第9个故事是这样的:长安的灵幽和尚突然死亡的七天之后,见了平等王(阴间十王之一)。平等王问他在阳间时诵读什么经文,他回答说自己总是持诵《金刚经》。平等王认为灵幽持诵的经卷只是一首简短的偈颂而已,于是他延长了灵幽十年的阳寿,并命令他去濠州城。由此他发现了刻在石碑上的《金刚经》。碑文上保存了灵幽持诵的《金刚经》中缺少的62个字。现在传播的《金刚经》就是以这通石碑上的铭文为依据的[1]49-50。
虽然《灵验功德记》和《金刚经纂》中所述石刻铭文的故事基于相同的情节,但前者阐述了诵读《金刚经》的功德,而后者认为诵读一遍《金刚经纂》的功德相当于诵读30万遍《金刚经》。在这一点上,两本经文是矛盾的。或可认为《金刚经纂》明显是在《灵验功德记》之后创作而成。
现存《金刚经纂》的两个文本中,成书稍晚的文本B被认为是文本A的一个异本[6]360。的确,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假设。如上所述,《金刚经纂》在明代常因其疑伪性而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在众多的评论中,祩宏(1535—1615)累的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信息:
《金刚纂》:俗刻诸经,有《金刚经纂》,自赞功德,谓“诵纂一遍,胜经万遍”,此讹也。《金刚经》所以有不思议功德者,谓其极谈空理,一法靡存,般若威神,津梁万类云尔。岂谓文中纂出“佛”若干、“须菩提”若干、“何以故”若干,如是等字数为功德耶?其流之弊,遂有愚僧受人儭施,不诵全经,而以一纂当之。构地狱无穷之苦,皆此说误之也。编辑邪书,为害如是。
《云栖法汇》(《嘉兴藏》第33卷75册)
根据此段记载,标题中“纂”字的意思是从《金刚经》中搜集或摘录某些词或段落。考虑到没有提及十斋日和十二礼佛日,“纂”不是指像文本A那样搜集经文,而仅仅指从《金刚经》中摘录词语。对比第二部分从《金刚经》中摘录的词语数量,文本A只有5个,文本B有56个。正如祩宏解释的那样,文本B更适合被称作“纂”。这样以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本B几乎保留了全部的《金刚经纂》原文。
(二)西夏文本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IOM,RAS)藏有出土于黑水城的一个刻本(Tang.381,No.6806)和两个写本[7]13。荒川慎太郎校订了这份刻本,那几乎是一个完本[7]13-24,409-443。该刻本为经折装,12.5厘米?6.0厘米,共46折,包括2折描绘佛陀对一个老和尚(须菩提?)和一个年轻女子(刘氏女子?)布道的版画,每折5行。
佛经的标题是《柏瑞瞲其并》,直译自汉文《金刚经典纂》,“并”意思是“聚、集”。荒川慎太郎将西夏文本与两个汉文本进行了对比,发现西夏文本与文本A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部分以启请八大金刚和四菩萨开始,接下来在第二部分讲述了一个刘氏女子的灵验故事,以及从《金刚经》中摘录的词语数量,第三部分是十斋日和十二礼佛日。然而,西夏文本和文本A在内容上有些不同。另一方面,第二部分省略或混淆的词累反而与文本B相近[7]16。
据荒川慎太郎的说法,西夏文本和文本A的差异在十斋日上。文本A仅仅重复表达“某个神灵下界的某天,应该读诵某个佛或(菩萨)的名字”,而西夏文本在那之后又插入了一段韵文(偈颂),荒川慎太郎指出十斋日韵文和重庆大足宝顶山上13世纪的铭文相似累。该铭文被称作“地藏菩萨十斋日”,刻在十王和地狱的浮雕上,如今依然能看到浮雕上的信徒们在仪式上唱诵、跳舞[8]47。
荒川慎太郎的结论是,西夏文本比A、B这两个汉文本篇幅更大、与原本更为一致。他假定还有另一个汉文本被西夏用作了翻译底本。[7]23-24
(三)藏文本
出自吐鲁番的两个藏文残片分别由A.H.弗兰克和之后的M.陶于贝所介绍。茨默从回鹘文残片U5058中找到了这些关于一个刘氏女子故事的残片[9]159。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识别出这些《金刚经纂》残片,藏文标题为rdo rje gcod pa’i bstus累[10]115[11]111-112(No.63-1,2)。不幸的是,由于缺乏信息,我们无法判定这些残片属于哪个版本。以下本文作者将藏文残片与文本B进行对比,文本B中划线部分为藏文残片所存5行内容。
残片63-1正面[10]115:
文本B引见阎罗。天子问曰
文本B一生以来,作何功德利益
文本B女子答曰自从七岁以来
文本B常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至今不缺
文本B天子再问曰何不念《金刚经纂》
反面:
文本B女子答曰
文本B缘世上无本
文本B天子言曰。善哉善哉!特放汝还阳活,寿命百岁
(4、5两行)文本B谛听吾言,分明记取。
二、《金刚经纂》的回鹘文本
以下校订的回鹘语《金刚经纂》写本见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西域藏品,又见于柏林的吐鲁番藏品(BBAW,Turfanforschung)累。这些写本至少可以分为四种,由于保存不善,我们无法复原整个文本。
回鹘文本与西夏文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仅见于西夏文本的十斋日偈颂也出现在了回鹘文本中,但是回鹘文本中没有文本A和西夏文本第三部分的十二月礼佛日。
(一)圣彼得堡写本
SI 1859(SI Kr IV 346)、SI 1880(SI Kr IV 364)、SI 5070(SIKr IV 370)、SI 5673(SI 2Kr 51)。这四个残片是乌鲁木齐领事克罗特科夫(N.N.Krotkov,1869—1919)的收集品,可能是在吐鲁番盆地的某个地方获得,它们是同一个经折装写本断裂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残本非常小,便于携带,几乎完全符合西夏袖珍本的尺寸。每折6行,15.3厘米?8.5厘米。SI 1859、SI 1880和 SI 5070都是单折,而SI 5673有11折,“佛”或“菩萨”是用朱砂墨书写的。
在她的初步研究中,土古舍娃1972年刊布了SI 5673的文本,并做了翻译[12],指出了文本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回鹘文kimkoki<汉语“金刚经”,回鹘文vaphuaki<汉语“法华经”,且SI 5673中的一些陀罗尼是双面书写的。但是,正如土古舍娃所示,这个文本的一面(土古舍娃书中的1—65行)从一折到另一折内容不连贯,这可能是由文献的反复利用造成的。仔细检查能发现在经折装的折叠处有线缝的痕迹,大概经折装渐渐破裂的折缝被切断后,又重新缝合加固了,我们有理由推测在这个过程中折面的顺序被打乱了。
到目前为止,书写于背面的文本是什么还没有被鉴别出来,但内容包括了陀罗尼、阿弥陀佛,以及《法华经》中的一首本颂[13],而原件的正面那个内容不连贯的文本可以确定是《金刚经纂》。根据西夏文本,可以将SI 1859、SI 1880和SI 5070这些残片重新排序如下:
SI 5673(10)……(缺)……SI 1859……(缺)……SI 5673(9)……(缺)……SI 5673(11)→ SI 5673(1)……(缺)……SI 5070→ SI 5673(8)→ SI 5673(7)→ SI 5673(2)……(缺)……SI 5673(3)→ SI 5673(4)→ SI 5673(5)→ SI 5673(6)……(缺)……SI 1880累
(二)柏林写本I(经折装)
U 3308(T III M227)正 面 、U 3309(T III M227)正面、U 3310(T III M227)正面。这些出土于木头沟(Murtuk)的残片是《金刚经纂》,出自同一个经折装写本,现存连续的8折,即第12—19折。折面19.5厘米?9.5厘米,每折6行。
有趣的是,这个经折装的写本原来似为一个长卷,甚至反面也书写了好几部经书累。从页码上来判断,《金刚经纂》是这部合集的开篇,残存的内容仅仅是第二部分,即地藏王菩萨十斋日。
(三)柏林写本II(卷轴装)
U 4886(T II 908)[2][4]、U 5058(T III H 504)[9]。U4886和U5058残片显然来自同一个卷子,因此书的背面是空白的,红色边线。亚库普[2]认为U 4886是傅大士的《金刚经颂》,这个残片保留着回鹘语《金刚经纂》的标题。所以,可以正确地识别出残片的来源。但不清楚本子的具体尺寸,因为这两个残片都不完整。尽管U 4886和U 5058是在第二次、第三次普鲁士探险中分别被发现(或购买)的,但我们认为这两个残片似乎属于同一个卷子。
(四)柏林写本III
U 5100(T III TV 59)正面,该残片也是卷轴装,但是和写本II有所不同。通过对两者现存共同内容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推测,因为U 5100包含了一句非常典型的话:“诵读《金刚经》三十万次”。
(五)柏林写本IV
U 2246(T 1539),该残片为梵夹装。每页7行,侧边是红色的穿孔,位于第3行至第5行之间。
三、根据西夏文本对回鹘文本的复原
这些残片的顺序是根据西夏文本整理安排的,下面将回鹘文本与西夏文本和汉文本进行比对。与方广锠一样[14],这里也将回鹘文本分成三个部分。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每部分按每个斋日或内容来划分。
西夏文本 =西夏文《金刚经纂》[7]。
文本A=敦煌写本《金刚经纂》[14]。
文本B=1909年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纂》[6]。
大足铭文=大足宝鼎山地藏菩萨十斋日。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我以虔诚之心说《金刚经》。若有净信者欲诵读此经,先须观想八大金刚、四大菩萨,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诵读此经一卷,如诵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又得神明、紧那罗……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1~6-3:
若有人持诵《金刚经纂》时,先至心念净口业真言。复启请八金刚四菩萨之名,处处恒作守护。
恭请八金刚。恭请青除灾金刚,恭请辟毒金刚,恭请黄随求金刚,恭请白净水金刚,恭请赤声金刚,恭请定除灾金刚,恭请紫贤金刚,恭请大神金刚。
恭请四菩萨。恭请金刚眷菩萨,恭请金刚索菩萨,恭请金刚爱菩萨,恭请金刚语菩萨。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诵读此经一遍,如诵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又得神明加护,众圣提携。
文本A:
先须启请八大金刚。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定除灾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每欲读诵持念,先须启请八大金刚。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此《金刚经纂》一遍,如转《金刚经》三十万遍,感得神礼如满道。[14]355
文本B:
奉请八大金刚。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除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四菩萨。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纂》:
如是我闻。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纂一卷,如转《金刚经》三十万卷。又得神明加护,众圣提携。[6]370
第二部分(1):灵验故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016-020)……保护……善男人……善言……(021-031)中国大历七年,毗山县有一刘氏女子。年十九岁时身亡,到冥司,见阎罗王。阎罗王问女子曰:“一生以来,作何功德?”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06-2~07-3:
又得神明加护,众圣提携。昔中国大历七年,毗山县一刘氏女子。年一十九岁,得病身亡。到冥司,见阎罗王。阎罗王问女子曰:“一生以来,作何功德利益?”
文本A:
天历元年,北山县有一刘氏女子,年十九岁身亡,到冥司,见阎罗王。问女子曰:“一生已来,作何罪福?”女子答曰:“一生已来,偏持《金刚经》。”阎罗王问女子曰:“何不念取《金刚经纂》?”女子曰:“缘世上无本。”[14]355-356
文本B:
国建大历七年,毗山县令刘氏女子,年一十九岁,得病身亡。至五七日,引见阎罗。天子问曰:“一生以来,作何功德利益?”女子答曰:“自从七岁以来,常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至今不阙。”天子再问曰:“何不念《金刚经纂》?”女子答曰:“缘世上无本。”[6]368-369
第二部分(2):从《金刚经》中摘录的词数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八十五“如来”,三十七“菩萨”,一百三十八“须菩提”,二十六“善男子善女人”。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1-5~12-2:
八十五“如来”,三十七“菩萨”,一百三十七“须菩提”,二十八“善男子善女人”。
文本A:
八十五“如来”,三十六“须菩提”,二十六“善男子善女人”[14]356。
文本B:
八十八“如来”,二十三“金刚”,四十“菩萨”,一百三十八“须菩提”,一十三“善男子善女人”[6]369。
第二部分(3):插入的韵文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归依十方佛,我今发弘愿,受持《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一日赞般若,遍积善无涯。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5-2~15-4:
十方无量佛,稽首三界尊,我今发弘愿,受持《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文本A:
稽首三界尊,归依十方佛,我今发弘愿,受持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一日赞般若,遍积善无涯。[14]356
第三部分(1):有韵文的“地藏菩萨十斋日”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大藏宝积经》中说:每月有十斋日。十斋日者何?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6-3~16-4:
《大藏宝积经》中说:每月有十斋日。
文本A:
无相应内容。
文本B:
此《经纂》,按《大藏宝积经》内录出[6]370。
一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一日,有善恶童子下界,念定光佛名一千遍,死后不堕刀山地狱。赞曰:闻说刀山不可攀,嵯峨险峻累使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免见前程恶业牵。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6-5~18-1:
一日有善恶童子下界,念定光佛名一千遍,不堕刀山地狱。赞曰:闻说刀山不欲执,危险相恶见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不历前程恶趣中。
文本A:
一日有善恶童子下界,念定光佛[14]356。
大足铭文:
月一日,念定光佛一千遍,不堕刀山地狱。赞曰:闻说刀山不可攀,嵯峨险峻使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免见前程恶业牵。
八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八日,太子下界,念药师琉璃光佛千遍,死后不堕镬汤地狱。赞曰:劝君勤念药师尊,免向镬汤受苦辛累,若沉……何时……你(不)沉……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8-2~19-3:
八日,太子下界,念药师琉璃光佛千遍,不堕镬汤地狱。赞曰:劝君勤念药师尊,免向镬汤受苦辛,落在波中何时出,莫要轮回恶道中。
文本A:
八日斋,太子下界,念药师琉璃光佛[14]356。
大足铭文:
(月八)日念药师琉璃光佛千遍,不堕镬汤地狱。劝君勤念药师尊,免向镬汤受苦辛,落在波中何时出,早修净土脱沉沦。
十四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十四日,司命下界,念贤劫千佛,死后不堕寒冰地狱。赞曰:就中最苦是寒冰,至于彼处难救拔,但念诸佛求功德,必定人天乐处生。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19-4~20-5:
十四日,司命下界,念贤劫千佛一千遍,不堕寒冰地狱。赞曰:就中最苦是寒冰,至于彼处难救拔,但念诸佛求福德,必定人天乐处生。
文本A:
十四日,司命下界,念贤劫一千佛[14]356。
大足铭文:
(月十四)日念贤劫千佛一千遍,不堕寒冰地狱。就中最苦是寒冰,盖因裸露对神明。但念诸佛求功德,罪业消除好处生。
十五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十五日,五道将军下界,念阿弥陀佛一千遍,死后不堕剑树地狱。赞曰:
闻说弥陀福最胜,剑(树地狱)能摧毁,自作自偿还自受,手脚……莫砍断。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1-1~22-2:
十五日,五道将军下界。念阿弥陀佛一千遍,不堕剑树地狱。赞曰:闻说弥陀福最胜,剑树毁残无痕迹,自作自偿还自受,尔时手脚速不留。
文本A:
十五日斋,五道将军,念阿弥陀佛[14]356。
大足铭文:
(月十五)日念阿弥陀佛千遍,不堕剑树地狱。赞曰:闻说弥陀福最强,□残剑树□消亡。自作自招还自受,莫待□时手脚□。
十八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十八日,阎罗王下界,念地藏菩萨一千遍,死后不堕拔舌地狱。赞曰:菩萨能救众多苦,拔舌地狱不混融,有能了然想佛者,后世解脱轮回中。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2-4~23-4:
十八日,阎罗王下界,念地藏菩萨一千遍,不堕拔舌地狱。赞曰:菩萨能救众多苦,拔舌地狱何故见?如今有念佛名者,后世必定不受苦。
文本A:
十八日斋,阎罗王天子下界,念地藏菩萨[14]356。
大足铭文:
□□□□如来一千遍,不堕拔舌地狱。拔舌更使铁牛耕,万种凌持不暂停,要免阎王亲叫问,持念地藏一千声。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转菩提心。
二十三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二十三日。天大将军下界,念大势至菩萨一千遍,死后不堕毒蛇地狱。赞曰:大势至菩萨的慈悲是广泛和无限的。赞曰:
菩萨慈悲广大多,救苦常教出苦河,九品莲花中生受。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2-3~24-5:
二十三日,天大将军下界,念大势至菩萨一千遍,不堕毒蛇地狱。赞曰:菩萨慈悲广大多,救苦常教出苦河,九品莲花中生受,毒蛇岂敢便相过。
文本A:
二十三日斋,天大将军下界,念大势至菩萨[14]356。
大足铭文:
(月二十三)日念大势至如来一千遍,不堕毒蛇地狱。赞曰:菩萨慈悲广大多,救苦常教出爱河,九品莲花沾有分,毒蛇岂敢便相过。
二十四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变成……性质……功德……持……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5-5~26-3:
斩身挫碓没休时,受罪苦恼无处说,我今何故得此身?先世造罪不修持。
大足铭文:
斩身挫碓没休时,都缘造恶不修持,观音哀愍众生苦,免离地狱现慈悲。
二十八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二十八日,太山府君下界,念卢舍那佛一千遍,死后不堕……地狱。赞曰:如来功德本圆明,犹如朗月出群星,念佛能除多种罪,锯解无由近于君。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7-5~29-2:
二十八日,太山府君下界,念卢舍那佛一千遍,不堕锯解地狱。赞曰:如来功德本圆明,犹如朗月出群星,但念诸佛求功德,锯解何敢近于君?
文本A:
二十八日,太山府君下界,念卢舍那佛[14]356。
大足铭文:
(月二十八)日念卢舍那佛千遍,不堕锯解地狱。如来功德大圆明,由如朗月出群星,但念能除多种罪,锯解无由敢用君。
二十九日斋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二十九日,天大王之子下界,念药王菩萨一千遍,死后不堕铁床地狱。赞曰:菩萨名者号药王,念者能免诸危险,获得安乐天人处,及至铁床地狱中。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28-1~29-2:
二十九日,四天王下界,念药王菩萨一千遍,不堕铁床地狱。赞曰:菩萨名者号药王,念则除离重罪恶,获得人身常安乐,铁床地狱永消失。
文本A:
二十九日斋,四天王下界,念药王菩萨[14]356。
大足铭文:
(月二十九)日念药王药上菩萨千遍,不堕铁床地狱。菩萨真名号药王,铁床更用火烧烊,直饶造业如山重,但念众名免众殃。
第三部分(2):插入段落
以下是回鹘文本的译文:
他们变成……我崇奉《摩诃般若波罗蜜》、《行深般若波罗蜜》、《消灾般若波罗蜜》。
其他文本相应内容。
西夏文本31-2~31-5:
《摩诃般若波罗蜜》、《消灾般若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行深般若波罗蜜》、《智慧般若波罗蜜》。
文本B:
若有人看一卷,如转金刚经三十万卷。《摩诃般若波罗密》、《行深般若波罗密》、《消灾般若波罗密》、《禅定般若波罗密》、《智慧般若波罗密》、《精进般若波罗密》,每日净心念十卷,积福寿而无涯矣[6]370。
四、注 释
刘县令,昔毗山刘县令,为官清廉,家法甚严。日诵《金刚经》三卷,寒暑不辍。前任运司幕官,同妻难月,梦见一僧从空而来。云:“有事冒于尊听,贫道修行六十余年,盖因世缘未了,再令出世,念閤下善根成熟,特来依投,愿收录。”刘曰:“既蒙不弃,无吝见教。”其僧便入卧房,刘怒而觉。次日,其妻分娩得生一女,聪慧过人。年七岁,不曾从师,经书皆通晓。随父日诵《金刚经》,未及月余,便能暗诵。父母甚喜,年登十九,吟咏成章。女因患方愈,值夏月,忽作蚊蚋诗云:昨日曾未与君期,今朝擅自入罗帏。玉体任君食一饱,犹作娇声殢阿谁。其父听得大怒,唤出厅前,深责情意,欲置之死地。母急来救,询问其由,女曰:“昨夜蚊虫叮我,今朝作诗,别无他事。”母即去白父,说其因由。父曰:“汝既在室,安得有此等语,句句有情。”女告父曰:“不然请题,奴别作四句。”父将剪子为题。女随口便答曰:“有情两股合,无情两股开。快从腰里取,长短任君裁。”父微笑不语。女便入房,索浴更衣,出厅白父:“念奴适来,几乎不得其死,不如及早拜辞父母去矣。”因成颂曰:十九年来作客清净,无花无逸了了分明,归去一任东西南北。生也了死也了,不论年多年少。今日拨转遇真空,一轮明月清皎皎。描也难描画也难画,满头插花盘膝坐化。
028?rklig han:梵语 yama-rāja,汉语“阎罗王”,西夏语“去茸腲”(李4660、4710、3830)。
071 b(a)drak(a)lp:<梵语 bhadrakalpa,汉语“贤劫”,西夏语“羴弱”(李3294、4740)。
072-073 buzlug tamu:汉语“寒冰地狱”,西夏语“朗亮耻笗”(李3177、3358、0726、1786)。
078 yol?rkligi b?g:汉语“五道将军”,西夏语“氦癝窲居”(李0020、1531、2805)。所缺部分可据回鹘文本《十王经》补足( 参 看 RASCHMANN 2012:212)。
086 titso bodistv:<汉语“地藏菩萨”,西夏语“睫入蟅论”(李2627、4730、5906、3574)。
097 agtalu:agtar-的被动式,意为“转”[16]27。
098:汉语“天大将军”,西夏语“聻菞窲居”(李3513、4456、1531、2805)。
110-112这几行和二十四日斋那首颂的后两节对应,但无法给出精确的对应。
136-142回鹘文本把129-133行作为宾语,而西夏文本没有这样翻译。但是词语的一致性暗示了两者原始的汉语应该是一样的。
143 bolur-lar:据文本B的相应句子(若有人看一卷,如转《金刚经》三十万卷)和回鹘文本(12-13行),所佚部分可以复原为[kimkoki sudur
143-148与西夏文本相比,回鹘文本中这些经名的顺序与文本B更符合。
五、比较分析
如果汉文标题中的“纂”恰好仅指第二部分的话,依祩宏的解释,第二部分是从《金刚经》摘录而成,那么极有可能保留了《金刚经纂》原始文本的是刊印于1909年的文本B。
如上所述,敦煌的文本A和西夏文本同样可以划分为三部分:1.启请金刚和菩萨。2.摘录自《金刚经》中的灵验故事。3.十斋日和十二月礼佛日。尽管回鹘文本没有保存十二月礼佛日,但是我们期望将来可以发现它。
关于第三部分的十斋日,西夏文本、回鹘文本和大足铭文由散文和偈颂组成,而文本A只有散文部分。大概最开始的时候和文本A一样,十斋日只是独立的散文,接着偈颂被添加到了散文之中,之后带有偈颂的十斋日又被加入到了《金刚经纂》或大足铭文。
西夏和回鹘文本的散文部分以一个固定的短语开始。即:1.农历月的某一天。2.某位神明下界。3.诵读菩萨或佛名一千遍。4.不堕地狱。文本A介绍了1、2、3,另一方面,大足铭文仅提到了3和4。至于为什么大足铭文没有提及农历月某一天,以及下界长官和神明的名字,这似乎与那些石刻造像图有关,图上也刻着铭文。这些铭文与十王像一一对应,然而《金刚经纂》中的长官与十王的名字并不相同累。大足铭文有意不记录官员的名字,因为铭文内容需要与十王像保持一致。正如荒见泰史指出的那样,大足铭文反映了十王信仰和十斋日交织融合的状况[8]46-47[17]177-180。
和大足铭文相比,西夏文本和回鹘文本的十斋日偈颂部分更为接近:比较十四日斋和十八日斋。另一方面,西夏文本和回鹘文本之间也有一些不同,这从一日斋那个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回鹘文本:
闻说刀山不可攀,嵯峨险峻使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免见前程恶业牵。
西夏文本16-5~18-1:
闻说刀山不欲执,危险相恶见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不历前程恶趣中。
大足铭文:
闻说刀山不可攀,嵯峨险峻使心酸,遇逢斋日勤修福,免见前程恶业牵。
比较带下画线的第一句,相对于西夏文本,回鹘文本和大足铭文更为一致。然而大多数这样的差异似乎是由误译,以及不同的翻译方式造成的。在这点上,《金刚经纂》是我们比较西夏文本和回鹘文本翻译技巧的独特材料。
六、结 语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在三个已知《金刚经纂》版本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这五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展示。
对比回鹘文本和西夏文本,很难将它们视为内容相同的文本,因为两者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当然,这两个版本在结构和段落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十斋日的描述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版本译自一个来源相同的汉文本,成为中国西北黑水城至吐鲁番地区普通民众礼拜的焦点。藏文本的归属问题尚无定论。
汉文史书记载,回鹘僧人促进了西夏都城佛教事业的发展累。人们据此推测西州回鹘和党项西夏王国之间有佛教交流。即使松井太证实了西夏—回鹘双语佛教徒在西夏文残片上书写一些潦草的回鹘文字这一现象的存在[18],我们却没有具体的佛教文本来证明回鹘和党项佛教徒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影响。
虽然《金刚经纂》也不是一个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佛教文本,但我们可以证明回鹘和西夏文本之间是互补的。希望回鹘和党项佛教或语言方面的专家能够进一步合作,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
缩略语:
T:TaishōShinshūDaizōkyō大正新修大藏经
Z:Zokuzōkyō卍藏经
Li:李范文《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译自The Jin’gangjing zuan金刚经纂in Old Uighur with Parallels in Tangut and Chinese,原载Written Monumentsof the Orient,2017(2):43-87。
注释:
①在现存的八个汉文本中,鸠摩罗什译本是最有影响力的。
②类似的故事见于《太平广记》和《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T.LXXXV,2743)。比较亚库普的研究,参见Abdurishid Yakup Praj?āpāramitāLiterature in Old Uyghur(回鹘文的大般若类文献),Berliner Turfantexte XXVIII.Turnhout.2010。
③启请部分和傅大士《金刚经颂》内容相同。即:第一奉请青除灾金刚,第二奉请辟毒金刚,第三奉请黄随求金刚,第四奉请白净水金刚,第五奉请赤声金刚,第六奉请定除灾金刚,第七奉请紫贤金刚,第八奉请大神金刚。
④稽首三界尊,归依十方佛,我今发弘愿,受持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⑤十斋日是指一个月的1、8、14、15、18、23、24、28、29和30日。例如在第18日,阎罗王下界,应念诵地藏菩萨的名字。
⑥正月一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十月九日、十一月一日,是一年的十二礼佛日。《金刚经纂》漏掉了正月三日。例如,正月一日,平明时向东方礼佛四拜,除罪二百三十劫。(译者按:方广锠整理文本A、西夏文本инв.№6806中所载十二月礼佛日与此有所差异。)
⑦文本像T.LXXXV.2850校订的那样。荒见泰史从敦煌文献中分出了两个类型的十斋日,参见荒见泰史《敦煌本十斋日资料与斋会仪礼》,饶宗颐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A基于地藏信仰的地藏菩萨十斋日的文本,B强调念诵佛名的每月十斋日的文本。他视《金刚经纂》中的十斋日介于A和B之间。另一方面,斯瓦米耶对包含在《金刚经纂》的5日到19日的十斋日进行了彻底的考察,参见Michel Soymi?Un calendrier de douze jours par an dans les 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敦煌写本中的十二日历法),Bulletin de l’Ecole fran?aise d'Extr?me-Orient 69,1981年第209-228页。
⑧玄奘法师于西国取经一千卷内,掠出此礼佛日月。斯瓦米耶根据其他的十斋日文本,指出弘福寺被误作龙兴寺,参见Michel Soymi?Un calendrier de douze jours par an dans les 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敦煌写本中的十二日历法),Bulletin de l’Ecole fran?aise d'Extr?me-Orient 69,1981年第214页。
⑨《佛说日光经》、《佛说太阳经》、《佛说月光经》、《佛说太阴经》。前两篇经文是关于太阳的,后两篇经文是关于月亮的。根据作者的说法,这些经文反映了基于民间信仰的日月崇拜,参见通源《二曜金刚合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8,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68页。
⑩此经纂按《大藏宝积经》内录出,参见通源《二曜金刚合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8,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