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
2021-03-16王奎刚郝涛
王奎刚 郝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基于此,我国开展了环境监察工作,以此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为不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针对环境监察现状与管理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监察;现状分析;管理对策
分类号:X92
引言:环境监察是一种带有环境保护性质的执法行为,它的特点是直接的、具体的。环境监察工作是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强化执法、实施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监管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环境监察的概念、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环境监察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环境监察的概念
环境监察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减少环境污染和优化环境质量。环境监察工作是针对环境污染、污染排放等问题,在现场处理和检查的执法方式。环境监察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点:一是针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進行排污收费,二是监督和检查相关企业或者个人遵循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三是分析调查关于污染事件产生的争论和纠纷问题。环境监察工作的具体内容十分复杂,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环境监察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而后并总结和分析这些数据信息,从而保障后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监察工作[1]。
二、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针对环境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整理了五点,分别是环境监察工作理念有待创新、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公众环保的参与度有待加强、环境监察保护队伍有待完善、环境监察协作方面有待健全,本章将逐一进行论述。
1.环境监察工作理念有待创新
因为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环境监察工作的理念上,较为落后,所以为了实现环境监察工作的目的,所采用的执法仍然是续用传统的命令,例如:行政罚款、责令整顿、强制收费等执法方式。但是随着社会整体的不断发展,以往传统的环境监察工作理念早已无法满足现如今的市场发展需求。细化来说,传统的环境监察工作理念主要采取的是强制性手段进行工作,在相关企业或者个人出现违法违规等事情后,就会受到环境行政部门的具体责罚,这样会导致执法与服务两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统一,限制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2.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整体环境监察工作来说,工作人员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直接影响着环境执法工作的工作质量。根据笔者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的环境执法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存在着层次性,个人职业素养有高有低,而且我国在环境执法工作方面专业人员数量较为少,不仅如此,还缺乏相关经验,使得在实际实施环境执法工作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轻内部制约、重对外治法、轻执法程序、重处罚结果等,大大降低了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质量,减少了工作发挥的功能,阻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公众环保的参与度有待加强
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公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众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如若没有公众的参与,那么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起来就会较为困难,所以要注重公众在环保方面的参与度。在我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表的相关数据来看,虽然我国公众在环保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环保工作的意识和参与度严重缺乏,国家在保障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法律手段还有待加强,政府在组织公众参与环保的工作也有待强化[2]。
4.环境监察保护队伍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的体制下,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相较于其他部门来说,是一个比较弱势的部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财力、技术、人力和执法能力方面,与实际环境保护工作需求来说,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资金财力方面,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作为开展工作的物质保障,但是现如今国家在财力支持方面还有待提高。就目前地方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来说,受资金方面的影响较为严重,各个地区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一些贫穷的地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因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资金并非由国家统一的进行拨款,所以部门的资金保障容易受到当地政府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所以相关环保机构发展较为不足。
5.环境监察协作方面有待健全
想要真正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质量,就要加强环境监察行政部门与规划局、法院以及城管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环境执法工作的功能性。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环境管理机制来看,环境监察行政部门与规划局、法院以及城管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工作严重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在环境监察工作中,环境监察行政部门往往处于孤独工作的情况。不仅如此,因为一些制度的影响,导致环境监察行政部门与执法部门存在分离的情况,二者出现了严重脱节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环境监察工作的发展。
三、提高环境监察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
针对于提高环境监察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笔者整理了五点,分别是:完善相关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环境监察意识、积极组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保护、提高环境监察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环境监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作,本章将一一进行说明。
1.完善相关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完善相关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工作的基础理念,改善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抽象条文,转变错误观念,制定环境行政程序法和环境行政纠错调解法,提高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针对于区域地方来说,也要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环境立法,强化保护地方环境监察工作。在完善我国相关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时,也要适配国际贸易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我国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的适配性,强化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合作,从而使我国的环境监察工作能加符合国际保护环境的真实需要。
2.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环境监察意识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环境监察意识,既能增强工作人员在实际环境监察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强化被监督企业或者个人的自觉性。想要在实际环境监察工作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就可以通过一系列途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宣传,包括:论坛、微信、电视、广播等,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使工作人员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从而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3]。
3.积极组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保护
想要積极组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保护工作,各个地方的环境监察部门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包括:教育、行政、经济等,强化环境监督工作,严格打击污染环境、违反犯罪的企业和个人。要扩展相关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渠道和形式,加强公众对于环境监察工作意义的认识,尤其要加强企业领导和地方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创建良好的环境监察气氛。在进行宣传环境监察相关内容的时候,要切实处罚那些违法的企业和个人,以此作为反面教材,使公众正确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相关环境监察部门还可以专门设立一支环保队伍,加强环保监察工作的团队力量,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质量。
4.提高环境监察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监察工作队伍中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低下,所以要进一步优化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可以针对实际监察工作队伍的实际情况,定期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并邀请专家进行演讲授课,从而提升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如此,还可以在社会上招聘高能力高素质的年轻人才,优化环境监察人员的内部结构,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质量。
5.强化环境监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作
环境监察部门想要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就要加强与规划局、法院、市场监管以及城管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从而进一步构建环境工作的整体体系。不仅如此,在实际监察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要求各大机构和部门参与进来,例如:政协、人大等,从而加强监督工作,保障环境监察各个方面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国在环境监察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环境监察工作理念有待创新、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公众环保的参与度有待加强、环境监察保护队伍有待完善、环境监察协作方面有待健全,针对于此,可以通过完善相关环境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环境监察意识、积极组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保护、提高环境监察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环境监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作等方式,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工作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进而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丽君.基层环境监察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9(18):218.
[2]刘勇.新形势下环境监察现状及对策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0,(15):82.
[3]范志慧.基层环境监察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9(08):125.
22705005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