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同行 致敬英雄
2021-03-16曹玲
曹玲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对高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师生关系无法有效建立。而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新型模式。文中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选取了战疫期间的关注点“战疫英雄”案例,结合前导章节的拍摄,用自己的特长致敬战疫英雄。通过“战疫英雄”案例的融合,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达到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为同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致敬英雄;音频视频;思政;信息化;
分类号:G711
一、当下现状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于荆楚之地突然来袭,八旬南山,七十兰娟,亲征楚汉,为一国而封一城,欲阻疫于汉,至此华夏大地,万夫一力,共渡难患[1]。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唯一可以选择的授课模式。我国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线上教学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3]。应急条件下开展线上教学,既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共同期待[4]。在当前疫情之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线上学习APP学习课程知识,的确是弱化了老师们的作用。但是我们教师相较于这些冰冷的APP,多一份感情的存在,这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在我们的线上课程,可以引入课程思政,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政治思想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音频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是我校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案例选取了战疫期间的关注点“战疫英雄”案例,采用我校的名誉院长钟南山院士的抗疫事迹为案例,结合前导章节的拍摄,用自己的特长致敬战疫英雄。根据案例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储备、课中讨论拓展和课后完善提升三个阶段。在完成主题选取、视频剪辑、镜头转场的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达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爱崗敬业的素质目标;提高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组织纪律、培养乐于奉献的思政目标。通过“战疫英雄”案例的融合,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怀,达到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其中,重点是主题的选取和剪辑技巧,难点是镜头的转场过渡。
1.案例的选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既然课程思政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我们就要思考多个内容、多种形式,全方位、广角度、多种营养共同滋润,以期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6]。在选取案例上,先是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层层铺开。最后选取我校名誉院长钟南山院士的战疫事迹为例,讲讲南山爷爷是院士,也是战士。84岁高龄的他临危受命,逆行武汉,明确了新型肺炎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他的一句话能让14亿中国人待在家里。
2.案例的实施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腾讯会议直播、云班课互动、问卷星调查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的教法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拓展讲解、答疑为辅的学法,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储备、课堂讨论拓展和课后完善提升。课前要求学生看微课自学“视频剪辑基础操作”,并完成拍摄剪辑“致敬英雄”的短视频作业,用自己的特长(绘画、乐器演奏、朗诵等)致敬英雄;课中开展班级讨论,指导学生收集“战疫”素材,拓展讲解剪辑的技巧、转场技巧,如何将网上的“战疫”素材和自己的“战疫”素材衔接在一起,并实践剪辑,学生通过问卷星完成课堂总结和教学评价;课后学生完善作业、班级形成系列短视频。
三、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教学实施
课程思政实施要以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为前提,从学生认知及需求出发,制定适宜的思政元素[6]。
课中,使用腾讯会议软件直播。经过五个环节,分别是:情景导入、点评作业、任务分析讨论及拓展讲解、剪辑实战和总结。
A.课中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入。教师播放“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钟南山战疫全纪录”片段。将学生代入课堂。
B.课中第二个环节点评作业。播放学生上一节课的抗疫作品,并讨论其优缺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后选择网上的一幅海报进行讲解。
C.课中第三个环节任务分析讨论及拓展讲解。讨论: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先提出三个问题:
① 选择哪些主题加入到你的视频中?
② 如何剪辑这些素材?
③ 如何将网上的素材和自己的素材衔接在一起?
教师引导:
场景一:医护人员穿戴。选择医护人员的动作片段跳切,省略动作的中间部分,保留动作感强烈的画面,让整个行动干净利落。这里用动势传递,把不同人的动作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画面流畅,又具有另一番新的意义。由于剪辑需要精确到1/25秒,需要学生有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感受到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
场景二:医护人员背影。仿照网络上的案例,选择不同医护人员穿戴整齐毅然决绝地转身走向重症监护室的背影进行排列,表现他们义无反顾、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体现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十七年前,全世界保护九零后,如今,换九零后保护全世界。我们的学生是零零后,需要时刻准备着承担社会责任,增强时代使命感。
场景三:钟南山爷爷。选择南山爷爷抗疫行程的画面。84岁高龄的他临危受命,逆行武汉,明确了新型肺炎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选择他说话的画面。因为他的一句话能让14亿中国人待在家里。还可以剪辑南山爷爷忧国忧民的神情,有着最专业的医护知识和最爱国爱民的胸怀的南山爷爷,才是中国的脊梁、体现中国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爱国爱校情怀,达到情感的共鸣。
镜头组接:然后是如何组接镜头,也叫过渡镜头。同样是让学生先讨论,然后传授转场技巧。比如,定格转场、承接转场、遮挡转场、相似性转场等。
D.课中第四个环节课堂剪辑:学生进行剪辑实操。老师用腾讯会议软件在线指导。
E.课中第五个环节课堂总结及评价:用问卷星调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以及学生、教学督导、专家对此次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课后,学生进一步完善作业,形成“致敬英雄”系列短视频。
3.实效与经验
1)拓宽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获得感
本节课结合疫情,选用医护英雄以及本校的名誉院长钟南山院士的抗疫事跡为案例,为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适当延伸,注重交叉,拓宽了专业课的知识覆盖面,同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具备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2)提升教师的育人素质,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在疫情爆发时,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一颗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内心。网络复杂的因素影响,在网络上,时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坚守“立德树人理念”,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课程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外,还需要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时事政治、国家政策。提升育人能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3)思政融入,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专业课融入“战疫元素”,不像思政课的说教那么直接,而是潜移默化,更加含蓄,润物细无声。当我介绍祖国派出接管火神山的部队医生在机场集合时的照片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在电脑那头喊出“军医”两个字。然后直播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大概一分钟左右。这一分钟,我感受到学生对军医这两重身份的人有着更深的敬意。然后我会讲讲军人的使命,他们要撑起另一个家——国家。学生在接受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
4)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达到学生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的一致
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逐步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课后学生积极报名参军,用实际行动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达到了学生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的一致。还有很多学生报名校园志愿者,时刻准备为学生安全返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5)授课方式得到教学督导、企业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将战疫案例融入教学中,传授知识并培养价值观,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将本校的名誉院长钟南山院士的抗疫事迹作为案例教学,得到教学督导、企业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五、结语
通过深入挖掘疫情之下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关联,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将难以理解、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人情味”和“思政味”[7]。重新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不忘初心的使命。虽然师生面对面的次数少了,但增加了师生的思想交流。教师通过“润物无声”的思政元素启发了学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感悟与思想动态,令人欣慰!
参考文献
[1] 牟学鹏,王欣欣,张莉.突发疫情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4):72-74+86.
[2] 谢成兴,李树,王丰效.疫情下高校师生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分析[J].统计与管理,2020,35(08):27-32.
[3] 黄光生.被动应对与主动变革:疫情下的高校教学范式转型[J].高等理科教育,2020(04):12-13.
[4] 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5] 曲天良.留学生《现代导航技术》课程思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9):181-182+185.
[6] 纪洪兵,肖颖,张鹏霞,柳朝阳,张涛.疫情之下医学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J].广东化工,2020,47(18):246-247+253.
233750118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