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1-03-15王潇冬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高中英语培养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符合跨文化意识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把握高中生的基本英语语言认知能力和知识接受层次。本文从介绍跨文化意识的含义出发,说明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通过多种教学途径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培养

【作者简介】王潇冬,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普通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标准将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不同文化间的认识和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然而,由于考试压力,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只注重对于词汇、语法和阅读问题的解释,侧重于对语法和词汇记忆,加上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因此在学习英语方面有一些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跨文化意识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侧重于不同地域与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对于所在地人们的知与行的影响。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它更加侧重跨文化意识里有关文化本身的洞察力。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它把人们的交际行为和交际行为背后的心理模式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相联系,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在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认知。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对高中学生来说,跨文化意识的发展意味着对文化习俗、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和英美语言的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丰富的跨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而且还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了解英语的使用环境。高中的英语教学除了提供语言技能的传授外,還应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学生能够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把英语国家的文化纳入英语的学习当中去,提高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与整体水平。

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与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语言学习并非应试教育,也并非纸上谈兵,它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目,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使用的环境,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明白某句话或者某个单词应用的语境,在什么时候用?应该如何用?这样说会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因此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必须对英语国家有充分了解,才不会出现将中文语言表达习惯带入英文中的情况,只有将英语国家的语言艺术与文化环境融会贯通,才能够消除不同国别的交流障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误解。例如在中文语境中,见到熟人时经常会问“你去哪儿呀?”或者“今年多大了?”但在英文语境中,询问对方“Where are you going?”却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会被认为触及了自身的隐私问题,虽然本意是善良的,但是却造成了误会,这就是缺乏跨文化意识的表现,也是将中国文化张冠李戴的结果。因此在学习一门语言时,注重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并将之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方法

1.引入电影、音乐资源。根据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文音乐、英语脱口秀节目、英文采访和演讲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真切地体验到英语国家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利用一到两节课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这样既能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又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

例如,在必修1的Unit 2 “Exploring English”一课的学习中,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就可以引入与教学主题相符的英文电影片段,向学生对比播放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英语的美式和英式之分。这样,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又避免了纯书本知识讲授的单调和枯燥,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里就可以选取颇受学生欢迎的电影片段,例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片段来让同学们体会纯正的英式发音,尤其是伏地魔在叫“Harry Potter”的时候,短短两个单词有什么特点?重音放在了哪里?英音的口型变化与美音有何不同?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发音,模仿电影中的片段,来体会英式发音的美妙;也可以播放音乐剧《玛蒂尔达》,里面的小演员的台词并不难,高中阶段的学生也能够充分理解,尤其是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更为夸张,台词发音也更加清晰,让同学们仔细听小演员们的发音,在锻炼听力的同时,也能够体会英式发音的习惯与技巧。在体会美式发音时,可以播放深受学生喜爱的漫威系列电影,例如《复仇者联盟四》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与小女儿摩根温馨的对话,“I love you 3000”这句话是摩根对爸爸讲的,一般会直接翻译成“我爱你三千遍”,是小孩子对父亲撒娇般的告白,带着童真童趣,放在中文语境中也很好理解,然而若是不懂英文语境和语言习惯,而将中文中数词对应量词的习惯加之于英文语境中,很容易说成“I love you 3000 times”这句话就与原句意思大相径庭,如果说给外国友人听,会让对方感到冒犯和不尊重,甚至会被误认为有猥亵意图。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引入电影、音乐资源的方式,能让同学们轻松学习语言,并且带入到语言环境中,即使没有亲身去感受当地的环境,也能在影视作品中身临其境,达到融会贯通、寓教于乐的效果,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2.开展合作探究和专题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以被分配一些与文化学习相关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是小组合作的、探索性的。由教师带头进行专题探讨,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跨文化知识加以深入了解与调查,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从互联网上个进一步获取系统的西方文化知识。通过开展这样的调查任务,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查找外国材料和阅读英语新闻,并在选择报纸材料和设计网页的过程中有区别地思考英美文化。

例如,在必修2的Unit1“ Food for thought”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给出了很多符合西方饮食文化的美食图片,比如意大利面、沙拉、面包、薯条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的食物。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跨文化元素,把学生对美食的喜爱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加深学生对外国饮食文化的系统了解。在这里,老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当前很多国外的YouTube在国内视频网站上均有账号,老师可以播放这些国外YouTube的美食制作教程来让学生们领略地道的外国菜的做法。例如意大利面,学生们都知道意大利面叫作“pasta”,但其实意大利面根据原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在英国,意大利面主要被称为“spaghetti”,通心粉类型的被称为“macaroni”,而宽面条形状的被称为“lasagna”,细长面条形状的则被称为“tagliatelle”,甚至还有包着肉馅的意大利面饺,被称为“ravioli”,在点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点不同种类的意大利面。在国内,意大利面主要是番茄肉酱意面和奶油蘑菇虾仁意面这两种,国内的做法也在国外有很大不同,味道也大不一样,同学们吃惯了国内的意面,也可以通过观看YouTube的介绍来学习国外意面的做法,这时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小作业,将菜谱带回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次纯正的意大利面,品味一下与自己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都用到了哪些平时不会用到的食材?这些食材的名字用英文怎么读?你更喜欢“中式”意面还是纯正的意面?不同类型的意面吃起来口感有何不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将制作意面的过程拍下来,像YouTube一样介绍每一个步骤,都用到了哪些食材、用了多少,做成精美的小视频在课堂上分享,并用英语流利地介绍出来,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不用出国也能享受到纯正的异国风情,同时也增进了和家长的感情,更能够通过这样的小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融入生活。

3.开展英语话剧表演活动,创设跨文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创设英语话剧的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喜好在剧中扮演角色,体验英语戏剧和英语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文化学习情境,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相辅相成。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收集适合改编为话剧的关于西方文化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以此推动学生了解跨文化知识。

例如,在必修3的Unit4“ Amazing art”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引导,让学生注意其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在艺术上的差异,比如中国的舞蹈和建筑,以及西方的绘画、雕塑和戏剧等等,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然后,教师要将重心放在西方文化知识的扩展上,鼓励学生以教材中的线索为切入点,收集适合课堂表演的西方经典话剧桥段,比如根据维克多·雨果改变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等,并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营造跨文化学习环境。在《悲惨世界》音乐剧中的很多桥段都非常适合学生来表演,首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悲惨世界》原片,让同学们切身领会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是什么样的,小人物冉·阿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法国大革命中的热血青年们如何为了梦想而牺牲,警长沙威是如何偏执地维护着落后腐朽的法律和秩序,又是如何在遇到成名的冉·阿让之后陷入痛苦,精神世界随之崩塌,进而走向死亡的,这些都是值得同学们深思的问题,也是窥探雨果思想的要点所在,而《悲惨世界》音乐剧中很多桥段都适合学生来表演,例如“Look Down”,在前半部分的“Look down,look down,Don't look them in the eye.Look down,Look down,You're here until you die.”這一段可以让全体同学共同表演,而有能力的同学则可以继续接着冉·阿让的角色进行演绎,再比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同学们可以通过表演来体会法国大革命中青年们的怒火与激情,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甚至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音乐剧的准备、练习、布置与表演,让同学们都参与其中,既能领略经典作品的优秀之处,又能提升课堂参与感,体验英语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四、结语

总之,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经验,改进和创新跨文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打破中国式英语的固有思维模式,消除文化障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喜梅.浅析高中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9):123.

[2]丁宇旦.指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基于人教版必修教材[J].英语教师,2019(4):84-91.

[3]吴楠楠.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研究[J].海外英语,2020(3):93-94.

3731500338297

猜你喜欢

跨文化高中英语培养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