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2021-03-13安立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枸地氯雷组胺

安立辉

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时间>6 周的荨麻疹且1 周内发作>2 次,其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为间歇式发生,好发于过敏体质者、化疗或放疗者、有荨麻疹家族史者中,该病病程时间长且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对比较困难,该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可以将其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主要有物理刺激、药物、精神紧张、隐匿性感染等,临床中的多数患者都不能找到病因,有约50%的患者病情会在5 年内减轻,而也有20%的患者其病程时间长达20 年[1]。患者会出现风团、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也会有发热、呼吸急促、头晕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及学习都会造成影响,若未能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昏厥、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会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因此给予其有效治疗很关键。临床中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常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组胺药物为常用药,西替利嗪作为常用药其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效果一般,部分患者仍有复发,而有研究资料显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其复发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对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89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 例)和观察组(44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3.5±7.3)岁;病程4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2±0.5)年。观察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43.2±6.9)岁;病程5 个月~2 年,平均病程(1.4±0.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检查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荨麻疹[3];②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③临床资料较全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中应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②哺乳期及妊娠期的女性;③近1 个月内经过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④合并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西替利嗪(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4)治疗,口服,1 次/d,1 片/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2 观察组 给予患者枸地氯雷他定(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38)治疗,口服,1 次/d,1 片/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停药后1 个月内没有复发;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有轻微不适,停药后1 个月内有复发,但与治疗前对比较轻;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有不适感,停药后1 个月内有复发;无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停药后1 个月内有明显复发。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嗜睡、口干、疲倦、头痛。③对比两组患者停药后1 个月内的复发情况。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包括瘙痒、风团、水肿、发热,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计分1、2、3 分,评分越低症状越轻。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 水平,治疗前后应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水肿、发热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风团、水肿、发热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E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gE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E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 水平对比(,IU/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E 水平对比(,IU/ml)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其病程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临床中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不断提升,其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但有研究资料显示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饮食、生物等,可在一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病,患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皮肤瘙痒、风团、发热等,对其生活工作及学习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且还会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5]。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症状会在24 h 内消退,但是消退后还会出现新的皮疹进而迁延病情,临床中常应用抗组胺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机理在于对相关细胞的组胺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产生阻滞进而抑制其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

西替利嗪是一种抗组胺、抗过敏药物,患者服用吸收后会变成左旋西替利嗪及右旋西替利嗪,其常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对嗜酸粒细胞的变态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可缓解患者瘙痒的症状,但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效果来看欠佳,且患者长期用药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口干、嗜睡、头痛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降低其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选择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6-7]。近年来枸地氯雷他定逐渐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其与西替利嗪同为抗组胺药物,是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该药物中的成分主要有地氯雷他定及吡啶枸橼酸二钠盐,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患者服用该药后其可以快速代谢进而转化成地氯雷他定,药物起效速度较快且有较好的生理利用度[8]。地氯雷他定是三环类抗组胺药,其是由氯雷他定代谢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与氯雷他定对比其体外的作用可达到50 倍,而在体内时其作用可达到10 倍,主要作用为选择性对H1受体及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产生抑制作用,改善患者因荨麻疹而引发的相关症状,且还能对初期炎症及多环节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粘附及趋化等[9-12]。另外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吸收较快,其药物作用可快速起效且半衰期较长,作用持续时间长。有研究资料显示患者服用该药物后不会对中枢神经及心脏造成较大的影响,与其他药物没有较大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3]。孙权[14]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效果明确,可降低其血清IgE 水平,其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4.00%),且观察组治疗后IgE 水平(89.41±10.16)IU/ml 低于对照组的(117.25±12.32)IU/ml。杨哲[15]研究结果提示,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与此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患者的IgE 水平,且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枸地氯雷组胺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吃鱼谨防组胺中毒
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 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