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021-03-13蒋继红
蒋继红
摘 要:多媒体教学将视频与音频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主要以引导为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课堂情境的设置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利用多媒体将与教学问题相关的情境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处于具体情境当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然而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没有发挥出其对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应有的提升作用。
2.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数学的抽象性成为教师和学生难以解决的重难点,不仅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内容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
与小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特点在于其过渡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很多内容上,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更加抽象,特别是在初二开设几何之后,更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才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而随着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数学教师可以通过gif动图和影像等多种方式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种以信息化为抓手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是传统板书、课本等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
2.有利于教师制作数学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能够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学习和吸收能够为己所用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生学习能力制作高质量的课件。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将大大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且较为复杂,其中的定义、概念、法则以及多种公式更是晦涩难懂,使得学生害怕学习数学,更别说主动去探讨数学的奥秘了。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所要讲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呈现给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公式简单化。如此,便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也要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教师应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及教材知识,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从以前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几何图形、函数设置等知识点都比较陌生。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并且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学生更加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述“函数”的知识点时,如果运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只是通过黑板画出线条的变化趋势,而学生也只能通过黑板上有限的提示去进行探索,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学习难度。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及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几何画板给学生讲解相关内容,直观的教学方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科学高效地设置教学情境,是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要求之一。在当前的教学理论中,知识的展现方法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使教学情境的设置更加高效,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寻教学内容中的奥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逐步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设置出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并适当运用提问、合作等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带着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绝不是最终目的,需要在课堂上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才能记牢相关内容。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源泉。在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教师在讲授初中数学知识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師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直观性、丰富性等优点,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数学公式、概念等,而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知识背后的无限可能性。例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轴对称图形罗列出来,并让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用好信息技术这一抓手,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要持续学习新技术,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体系,让整个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高效,从根本上持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加顺利地构建坚固的数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沈文汉.摭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优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
[2] 管宜江.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
[3] 刘春满.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154250170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