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2021-03-13陈杰
陈杰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此背景下,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学校和教师所重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地区作为我国教育主阵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师资力量配置是当前国家实现教育兴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农村地区小学课外阅读的指导,对于农村地区的语文教育甚至整体教育发展来说都至为关键。本文将从加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具体的强化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地区;课外阅读;强化指导
一、加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意义
农村相对城市而言,信息相对闭塞,缺乏应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一直以来,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关注度较低,甚至许多地区没有能力也不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读不上书”“不会读书”“不喜欢读书”的现象广泛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导致农村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指导课内阅读,部分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授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失去了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加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夯实个人语文学习基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往长远看,这更是为了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语文阅读积重难返的弊病,对于农村地区的语文教育深入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课外阅读时间
当前,小学教育中学科趋于细化,小学生每天要面对大量大课堂学习内容,课后有较多的课后作业。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小学生缺乏可以自由安排的课外阅读时间。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为学生减负,但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和家长都没能切实的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考试成绩依然是他们最关心事情,尤其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迫切希望学生能够“鲤鱼跃农门”,这虽然无可厚非,却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课业负担所挤占。
2.农村经济条件限制,课外阅读书籍匮乏
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没有零花钱或者零花钱不足以购买足够的书籍,而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购买书籍更会给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购买书籍不在他们的经济开支计划以内。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缺少资金是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自己的阅览室,或者只有少量陈旧的书籍供师生阅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书籍成了制约农村地区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
3.学生坚持阅读的意志薄弱,教师未能合理指导
据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也很难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在课堂外,尤其是在家中,由于没有老师的强制要求,缺乏学校那样浓厚的学习氛围,多数学生的阅读意志薄弱。而在学校,部分教师也未能合理的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部分学生缺乏精读意识,也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味地泛读,导致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却不明白其中的深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学会阅读方法。
三、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它能够潜移默化的挑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学校有必要合理张贴古今中外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在校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农村小学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校园内营造人人爱阅读的良好氛围。
2.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更是如此,只有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愿意自行课外阅读,才能从阅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就好比一个好的电影宣传片可以将电影推销给广大观众一样,老师的合理利用课堂教育,也可以起到宣传阅读的作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老师经常用到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介绍课文的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给学生留下“意犹未尽”的感受,会使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例如,通过学习《故乡》闰土刺猹的故事,引申到鲁迅先生家乡更多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更多鲁迅先生的文章。
3.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目
农村孩子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接触的课外书籍很少,知识面较窄,尤其是许多农村家长自身学历较低,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指导。因此,学校和教师成了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渠道的关键。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作用,在能力范围内及时丰富学校的图书储备,同时,还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补充一些与教材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图书,使学生能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避免学生盲目进行课外阅读的情况发生。例如,对于低年级可推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读物,最好是有拼音标识的读物,避免学生读不懂的情况。中年级可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高年级可推荐《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4.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小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往往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类型,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读书方法。在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量上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合理的建议。
结语
阅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必备手段,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如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课外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唐丽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5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万国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贵州省黔南州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一般课题《乡镇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实践研究——以罗甸县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B094。
26505017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