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裕禄鲜为人知的逃难岁月

2021-03-11贾关青

世纪风采 2021年3期
关键词:博山宿迁客商

贾关青

提起焦裕禄,人们都会想到风沙、盐碱、内涝“三害”肆虐的兰考和一心为民与自然灾害、疾病顽强作斗争的优秀县委书记。但他早年为了生计,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荒避难的经历,却鲜为人知。通过河南省档案馆珍藏的一份焦裕禄1955年12月26日亲笔撰写的《干部历史自传》和与他有过交集的后人回忆,我们可以清晰地还原他的这段裹着血泪的人生经历。

青年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今博山区)北崮山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在《自传》中,焦裕禄这样介绍他的家庭情况:“从出生到十五岁家庭有15口人,15亩多地,牛两头,骡子1头,房子20余间。全家依靠种地生活,农闲时开一小油坊打蓖麻油,资金大部是外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底,日寇占领了博山县城,15岁的焦裕禄被迫辍学回家,靠与父亲卖菜卖油卖锅饼和下煤窑挣钱补贴家用。1941年,博山又遭大旱,粮食几近绝收,因无力还债,焦裕禄的父亲被逼上吊自尽。

关于这段历史,焦裕禄写道:“1941年家庭没啥吃,又欠下了外债,我还要结婚,父亲终日愁闷,上吊自杀了。”祸不单行,1942年6月22日,日伪军突然进村,焦裕禄不幸被抓,在博山、张店和济南遭受了三个多月非人的折磨后,又被押至辽宁抚顺大山坑煤矿当劳工。1943年4月,九死一生的焦裕禄终于找到机会从虎口逃了出来,并于7月初辗转回到家乡。但是由于没有“良民证”,焦裕禄在家乡无法立足,又不愿意昧着良心当伪军,只能被迫离开家乡到外地寻找出路。

逃难路上孩子夭折

1943年8月,焦裕禄带着妻子、岳母和仅两三个月大的儿子及岳母家的几个亲邻,一起踏上了背井离乡外出逃难的艰难道路。在逃出博山之前,焦裕禄就听说徐州东南地广人稀,他自认为凭借一身力气能够活下来。于是,他们一行计划先从博山乘火车到徐州,然后从徐州下车再往东南走。可是,焦裕禄一家刚离开山东不久,就遭遇到了逃难路上最大的一次打击,他的儿子焦连喜在徐州火车站不幸夭折。

也许是不愿意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焦裕禄在《自传》中只是简单地写道:“有个孩子生病,没钱治死了。”但据焦裕禄的侄子焦守忠后来回忆:在徐州火车站,焦裕禄一家夹杂在横流的、凝结的人堆中挤向铁罐车门,拥挤上车的逃难者却堵严了车门,双方争执不下,你上不得,我下不去。将生命和希望押向火车的人,火车以外的东西是顾不了的。拥挤之中,吵叫之中形成一片嘈杂,一片混乱。焦裕禄肩上背着破烂行囊,手牵年迈岳母趔趄于其中,既不能兼济他人也不能自持起身。那个襁褓中的男婴由妻子抱着,已没了哭声或根本听不见哭声。日本站警闻声赶来,举起枪托一阵乱砸。待下车的人们纷纷栽落站台,上车的人群“罐装”密实之后,倒卧于地的焦裕禄及妻子、岳母这才发现,孩子已经被挤扁了脑袋,气绝身亡。

抗战时期扒火车南下逃难的难民

儿子的不幸离世,对焦裕禄一家打击很大,可是前路茫茫,焦裕禄望着苍天,欲哭无泪。作为全家人的主心骨,他只能强忍着悲痛安慰妻子要坚强地活下去。就这样,焦裕禄带着残缺不全的一家,连同几个亲邻,一同步出了兵荒马乱的徐州城,他们一路乞讨地向着东南方向走去。沿途的路上,到处都是和他们一样面黄肌瘦的逃难者。为了填饱肚子,焦裕禄和他的同行者们开始靠“打短儿”卖力,讨口饭吃,晚上只能睡在雇主的车屋、草屋、牛棚或者草垛旁。但这样的“打短儿”也不见得总有雇主,太多的逃难人,太多的卖力气的人集中到这里,经常是一活难求。在找不到活干的日子里,焦裕禄一家只能靠拾荒度日,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挖到些许红薯断块根须或者从玉米地里捡拾一些秸秆皮毛,运气不好的时候,就只能忍饥挨饿。此时,正值日寇最疯狂的时期,路上不时传来日军“扫荡”的消息,以及中国人被集体枪杀、活埋等惨绝人寰的噩耗,这让焦裕禄一家在饥寒交迫、惶惶不安中度日如年。

落脚宿迁平静生活

1943年9月,焦裕禄一家经过几天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宿迁县双茶棚村,借住在几户早前逃难至此的黄台村几家老乡家。解放前,宿迁是淮海区的一个县,它距离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有300余公里,这里北望齐鲁、南接江淮,为南北交通要塞,相对比较富裕。正是这片土地,给焦裕禄和很多与他一样的南下逃难者们留下了一线生机。

第二天,老乡就托人把他们介绍到张姓的一家饭铺做杂工。但由于他家店小,雇不了三四个人,不久他就又介绍焦裕禄去了园上村,给地主胡泰荣当雇工。

据胡泰荣的后人回忆,胡泰荣祖上是园上村一户大地主,后来分家,他得到3间主屋、2间东屋、3间过道和二三十亩地。由于生了3个女儿,没有男丁,胡家农活都是找人干。之前的长工李景志正好随家人去了南京,焦裕禄就得到了这个工作,被安排住在地主家一头是猪圈、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等一切安排妥当后,焦裕禄就把妻子接了过来。在这里,虽然挣得不多,但有吃、有住,这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已经实属不易。焦裕禄十分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沤粪、除草、施肥,把地里的庄稼收拾得井井有条,深得胡泰荣赏识,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生活环境。1944年,胡泰荣家的粮食大丰收,13亩小麦收5000多斤,12亩玉米收6000多斤,2亩洼地春大豆、5亩春玉米代种大豆共收大豆1200多斤,3亩洼地秋大豆收500多斤。另外3亩红薯,2亩小豆还不计算在内,比头一年多收粮食6200多斤,胡泰荣笑得合不拢嘴来,年底就给焦裕禄涨了工钱。在《自传》中焦裕禄写道:“第一年挣五斗粮食(每斗十四斤),第二年挣一石五斗粮食。”

1945年,焦裕禄的长女焦守凤出生后,焦裕禄又把岳母接了过来和妻子一起在家里边带孩子边纺线卖,帮衬家用。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焦裕禄除了收种大忙季节在胡泰荣家里种地外,农闲时还做起了小生意。园上村西边有个雨露庵,常年生意不断,天天人流不息。曹、马、郝三家客栈,专门接待南来北往客商。山东、山西客商结伙贩卖山货较多,也有买卖驴马牛羊的,也有贩卖细瓷粗窑烧制品,南方客商多半贩卖些丝绸纺织品。焦裕禄一有空就经常到雨露庵去转转。北方客商一听他口音,就知是“山东老乡”,加之焦裕禄相貌可亲,语言可信,有什么能挣钱的,人家都能告诉他,甚至把剩下来零星散货交给他另卖。后来,焦裕禄就在胡泰荣家南边,雨露庵至大兴大路北旁,摆个摊子卖些针头线脑和土窑烧的瓦罐、茶壶、黑熊、黑马、黑碗、等杂货。

有年腊月,驴马客商交给焦裕禄两头驴请他代卖,价钱卖多少是多少,对方来年只收一半。正好胡泰荣家西边第三家胡俊清、第四家李广富看驴不错,一人牵一头回家推磨赶办年货。来年4月,驴马客商路经雨露庵,过来看看。焦裕禄才叫胡、李两家将买驴钱直接交给他们。外地客商也未想到这两头驴卖价之高,胡、李两家也是老实巴交人家,实事求是按本地驴价付款。客商要按三分之二价款接济焦裕禄,但他拒收分文,双方推来推去,最后还是依据客商原来说的“按售价二分之一收取售驴价款”。这件生意三方四家都很乐意,焦裕禄作东招待买卖双方。

焦裕禄在宿迁的两年时间,其一言一行,深得当地群众敬重,人们都爱看他拉二胡,听他讲故事。每到晚上,许多人都喜欢到他住的地方找他闲谈。特别是为胡家耕地的李振武,两人非常要好,李振武拉二胡,就是焦裕禄手把手教会的。当地群众虽然不知道焦裕禄的大名,但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焦”。时至今日,说起焦裕禄,当地了解情况的老人都会交口称赞。

党的教育重燃希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驻守宿迁城的日军乘车逃往徐州,新四军北上,宿迁宣告解放。宿迁解放后建立了人民政府,经常组织群众开会,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革命形势,让焦裕禄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自传》中,焦裕禄写道:“宿迁解放后经常参加开会,才更明确认识了八路军共产党才是真为人民办事的,才真正相信共产党能胜利。”

不久,焦裕禄又从家乡来此的挑夫那里得知,日本人投降了,家乡也进驻了八路军,世代受压迫的穷苦人终于有机会翻身了,思乡心切的他决定立即辞工回家。临行前,得到消息的一些邻里,纷纷过来为焦裕禄一家饯行。胡泰荣不仅给他结清了工资,还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干粮。焦裕禄便带着妻女、岳母和一起逃荒来的乡亲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在《自传》中,焦裕禄写道:“听到家乡也解放了,便将我二年工资同女人纺线挣的钱买了一头驴,同我们一起逃荒去的黄台、郭庄、皮峪村四家一起推小车回了家。”

焦裕禄亲笔填写的《干部历史自传》

1945年9月,焦裕禄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家乡。此时,在党的领导下,北崮山村的民兵组织非常活跃,同村的乡亲和家族中,许多人都当了民兵,扛起了枪。受此影响,焦裕禄也主动找到本家的叔辈、民兵队长焦方开,在焦方开的帮助下加入了民兵,开始为全天下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战斗。由于表现积极,1946年1月,焦裕禄在家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自传》中,焦裕禄写道:“自己自从共产党来了才有出路了,入党要好好干工作,在各种工作起带头作用。”从此,这个在旧社会历经磨难,艰难求生的穷苦人,终于挺起腰杆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

猜你喜欢

博山宿迁客商
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淄博博山琉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The Way of Writing an Attractive Cover Letter Through Receptive Aesthetic Theory
大运河·宿迁
展氏菜行
博山琉璃的产业化出路
博山琉璃的产业化出路
还看民国博山陶瓷
以文化为支撑撬动宿迁融进“一带一路”
这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