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政治工作名将”梁必业
2021-03-11夏明星
夏明星
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的梁必业
2002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了经过中央军委审批的《梁必业同志逝世》讣告,文中历数了梁必业将军军旅生涯的主要任职: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干事、科长、技术书记、军团政治部指导员、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总务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政治委员、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副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
综观将军革命的一生,他的任职经历大多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有关,所以人民敬称他是“解放军政治工作名将”。
一、在罗荣桓、邓小平领导下成长进步
1916年3月7日,梁必业出生于江西吉安县(今吉安市)文陂乡(今文陂镇)渼陂村(今陂头村),家里常年食不果腹,改变世道不公成为其幼年梦想。
1928年4月,秋收起义部队、南昌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红四军横空出世,着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燎原赣江两岸。1929年初,红四军来到吉安附近,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怒潮汹涌澎湃。梁必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历任本乡、区儿童团长,少先队指导员,小小年纪就跟随红四军出没硝烟。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红一军团部分干部合影(左起:朱涤新、罗荣桓、梁必业、萧向荣、刘炎)
1930年10月,红四军一举攻克吉安县城,就地开展扩红工作,梁必业踊跃报名参军,进入红四军政治训练队学习,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进入红军队伍不久,他就和时任红四军政委的罗荣桓邂逅。《罗荣桓传》记载:
他(梁必业)和他父亲一起参加了红军,他被分配在红四军政委办公厅工作。部队从吉安向峡江转移的第二天走了70里,梁必业掉了队。当他赶到宿营地时,军部正在开饭,菜已经分完了。梁必业盛了一碗糙米饭,蹲在一家店铺门口吃着,被坐在柜台里吃饭的罗荣桓看见。他连忙招呼:“小鬼,我这里还有菜,来,我们一起吃。”梁必业不好意思去。周围的同志都说:“罗政委喊你去,你就去吧。”他走到桌子跟前,罗荣桓叫他吃菜,可他夹了一块辣椒就一溜烟跑掉了,罗荣桓喊都喊不住。
这次邂逅,罗荣桓对这个纯朴的农家子弟顿生好感,着力培养。
1932年初,经过少共中央列宁青年学校短训,梁必业历任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红四军第十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当时,红军刚刚在部队建立青年工作系统,根本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肖华带领梁必业一起大胆摸索,从健全组织、培养骨干、开展活动三个环节开展军队青年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为适应青年特点,实行青年工作“青年化”,他们主持开展了一些青年官兵喜闻乐见、勇于参加的活动。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梁必业逐渐表现出工作细致、善于思考的特质,深受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欣赏。1933年夏,罗荣桓调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长,他经常把梁必业主持红十师青年工作的经验转发各部队,要求他们学习借鉴。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梁必业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技术书记兼指导员,负责机关政治工作。回顾万里长征,梁必业言简意赅:“有人曾问小平同志:‘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小平同志只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我的万里长征,也是小平同志的三个字,跟着走!”事实上,为了让机关人员万里转战“跟着走”,他时常开展“走得动、跟得上、不泄气、不掉队”教育,为革命保存了相当一批骨干,受到总政治部巡视员罗荣桓的表扬。
1935年9月,罗荣桓重新回到红一军团工作,担任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梁必业又在他领导下工作。同年10月,他们一起完成万里长征,踏上陕北大地。
1936年2月起,红军扎根陕北不久,梁必业参加了东征山西、西征宁夏战役。东征战役中,为加强军团宣传力量,梁必业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在时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当时,宣传队既做部队宣传鼓动工作,又做地方群众支前工作,还做瓦解转化敌军工作,更抓抗日文艺演出活动,工作十分活跃。梁必业看到邓小平重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因此,在大抓宣传队组织建设和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着重抓紧宣传队员的政治、业务学习,要求大家积极参加军团政治部机关组织的干部政治学习,从而培养了一批政工干部苗子。梁必业此举深受邓小平好评,他称赞“宣传队是培养训练政工干部的好地方”。在邓小平务实工作作风的影响下,梁必业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同年7月,梁必业调任红一军团直属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直接负责官兵日常文娱活动。1937年2月,他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履行起部分后勤工作事宜。
二、追随罗荣桓东进,坚持山东抗战
1937年8月下旬,国共达成团结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梁必业奔赴抗日战场,追随时任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步伐,先是转战冀西山区,继而东进山东大地,历任一一五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罗荣桓的直接领导下,他扎实做好师直属机关和部队的政治工作,保证了大小战斗的胜利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作为一一五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梁必业认真记录罗荣桓指示精神,留下5篇罗荣桓讲话记录,经整理之后收入《罗荣桓军事文选》,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1940年9月中旬,鲁南敌后抗战形势严峻,罗荣桓在平邑县桃峪组织召开一一五师高级干部会议,发出了“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号召。当时,梁必业升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不久,他完全拥护这一光荣号召,主持起草了《建立模范党军的支部工作》和《关于营连党组织的决定》两个文件,从健全部队党的组织、大力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开展思想斗争、不断改善党的工作方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等方面,一一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最终,这两份文件的贯彻落实,对于巩固党对一一五师的绝对领导,保证部队的稳定、团结和统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罗荣桓很重视运用报纸对指战员进行宣传教育,梁必业亦然。一开始,一一五师《战士报》是油印的,每期两版,只能登2000多字,一期报纸登不了几篇稿子。为了加大报纸的容量,提高报纸的印刷质量,罗荣桓积极主张将油印改为铅印,梁必业在这件事上出了大力。《罗荣桓传》记载:“他(罗荣桓)听说在湖西活动的教(导)四旅有印刷机,便吩咐去教(导)四旅检查工作的组织部长梁必业把印刷机带回来。梁必业带了装运印刷机的船队过微山湖东来时,罗荣桓派教(导)二旅第五团的干部带了几百名战士去接。印刷机运到后,《战士报》即改为铅印。”
1943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的山东军区,实现山东地区军事系统一元化领导,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同时兼任一一五师政委、代师长,梁必业升任山东军区暨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当年9月,新的山东军区进行大整编,梁必业调任主官岗位,被罗荣桓摆在了关键位置上,担任山东军区教导团政委。
任期内,梁必业和其他领导坚决落实罗荣桓指示,一起训练了3期共2700多名学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成为进军东北、参加人民解放战争的各级指挥员。1945年8月,罗荣桓在莒南县大店镇给全团干部、学员讲话时说:“照我看来,教导团的领导比较起来是比较强的。”
1945年8月,山东军区部队整编,梁必业升任军区第一师政委,积极率部参加对日伪军的反攻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三、助力第三十八军成长为“万岁军”
1945年10月初,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为打破国民党军抢占东北的战略企图,梁必业和师长梁兴初就奉命指挥山东军区第一师挺进东北,直接受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指挥。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成立,第一师划归一纵建制,成为主力部队之一,梁必业继续担任师政委。1947年9月,他升任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次年3月升任纵队政委。1948年11月,第一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梁必业成为这支王牌劲旅的首任政委。
诚如《梁必业同志逝世》讣告所言,“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政治委员、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和指挥了秀水河子战斗,镰刀湾、肥牛屯阻击战和大洼、金山堡伏击战,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战役,东北夏季攻势,四平攻坚战,秋季和冬季攻势作战,辽沈战役,天津战役,宜沙、衡宝、广西、滇南等战役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在此过程中,他工作上亮点颇多:
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要求,一纵各师相继开展了以加强形势与任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整训工作。梁必业深知榜样的巨大力量,决定利用这次整训的机会,在第一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评功选模活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民主评选,遴选出了213名英模代表,出席师里隆重召开的群英大会。大会上,梁必业郑重号召全师指战员向英雄模范学习,一时间立功创模蔚然成风,部队战斗热情急剧高涨。
1947年1月,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作战部署,第一纵队克服滴水成冰的酷寒,三次南渡松花江,展开了三下江南作战。作战过程中,梁必业在第一师坚持把政治工作与战斗任务、战术要求密切结合,把军事指挥同宣传鼓动密切结合,痛歼国民党军王牌部队新一军第三十八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各一部,创造了政治工作推动战斗力跃升的新经验。由于梁必业主持第一师政治工作表现不凡,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专门致电嘉奖:“这种勇猛机动与坚决执行命令的精神,特别值得称赞和表扬。这是由于该师指挥上的积极与平时政治工作和军事教育的效果。”
1941年春,梁必业(前排左二)与一一五师司令部、政治部部分处以上干部在莒南县合影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同年3月,梁必业升任第一纵队政委,职务又一次提升了,他却感到肩头责任越来越大。此时,第一纵队已经成长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中的头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为保持一纵官兵的昂扬斗志,打造军政兼优的钢铁劲旅,梁必业组织全纵队各级党委、支部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通过开展新式整军和战斗间隙穿插进行“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军事练兵,一纵指战员普遍提高了政治觉悟,战术技能娴熟,纯洁了部队风气,巩固了纪律性,增强了战斗力,为全面投身战略决战打下扎实军政基础。同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一纵最初的任务,是打沈阳南援锦州或长春南窜沈阳之敌,继而被确定为攻打锦州的主攻部队,后又改为锦州战役总预备队,担负准备阻援和助攻锦州的双重任务。战场瞬息万变,考验着政治工作者的敏锐和智慧,梁必业适时组织所属各部队开展广泛的动员教育,要求官兵不骄(主攻)不躁(打援),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圆满完成了所担负的任务。
1948年1月,解放天津之战打响,第三十八军是攻打天津的主力部队。为打好这关键一仗,梁必业代表军党委适时提出了“打好天津这一仗,夺取军事、政治两个胜利,做到完成任务打得好、遵守政策纪律好、互相礼让团结好”的要求。一时间,“一仗、两胜、三好”的号召得到了部队上下热烈响应,极大地激发了官兵崇高的荣誉感和高涨的竞赛精神。战役进行过程中,梁必业指示军政治部及时搜集突击队的英雄事迹,迅速通报前、后方,鼓励全军继续努力,奋勇作战,乘胜扩大战果。各部队接到通报后,战斗情绪更加旺盛。战斗中,第三十八军官兵表现神勇,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歼灭国民党军2.7万,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由于有出色的政治工作保证,第三十八军始终保持了高昂的革命斗志、强悍的战斗作风,从渤海之滨一直打到滇越边境,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十八军又把这种高昂的革命斗志、强悍的战斗作风带到了朝鲜战场,在第二次战役中大逞英豪,打出了“万岁军”的美誉。第三十八军老战士一致认为:“第三十八军强悍的战斗作风,是由梁必业同志一手打造的!”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梁必业继续战斗在军队政治工作岗位上,从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成长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他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0月14日,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6岁。